二手车试验三指导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065415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手车试验三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手车试验三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手车试验三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手车试验三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手车试验三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手车试验三指导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事故车判别实验教学目的能判断二手车车辆是否为事故车实验工具笔一支,记录表、二手车车辆实验要求1、安全规范的进行操作。2、认真、仔细、正确的进行各项检查。实验内容什么事事故车?事故车是指使用中, 曾经发生过严重碰撞或撞击, 或长时间泡水,或较严重过火,虽经修复并在使用,但仍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总称。(1)严重碰撞或撞击的车辆,只要符合以下任何一条损伤的车辆,就应认为事故车:碰撞或撞击后,车架大梁弯曲变形、断裂后修复是事故车;水箱及水箱支架被撞伤后修复或更换过;车身后叶子板碰撞后被切割或更换过;车门及其下边框、 B 柱碰撞变形弯曲后修复或更换过;整个汽车在事故中翻滚,整个车身产生变形凹陷、断裂

2、后修复或做过车身。(2)泡水车一般指全泡车,也叫灭顶车。全泡车是指泡水时,水线超过发动机盖,水线达到前挡风玻璃的下沿。(3)过火车辆汽车无论是由于自燃还是外燃,只要在发动机舱或乘员舱发生严重火烧,燃烧面积较大,机件损坏较严重,就应该列为事故车。1、参照图所示车体部位,按照表要求检查车辆外观,判别车辆是否发生过碰撞、火烧,确定车体结构是完好无损或者有事故痕迹;(1)碰撞事故车检查此类车在检查时, 首先查看汽车底盘, 看脏污的程度是否大致相同。 若发现有部分地方特别干净, 该处有可能被修理和擦拭过。 而此处大梁应平直, 并无敲打的痕迹。若发现有敲打或烧焊的痕迹, 那就肯定大梁发生过弯曲变形, 甚至

3、于断裂有裂纹。其次看水箱支架和水箱,看是否有碰撞变形后修复或更换过的痕迹。若有,水箱一定修理或更换过。 水箱支架损坏后, 碰撞有可能殃及发动机或车架,要注意有关零、部件的检查。再次,若车后部被严重碰撞, 那车身的叶子板肯定会损坏, 看叶子板是否被切割更换过。叶子板与车厢及车体的连接处应平整, 其上的焊点应略呈圆形及微凹陷,若焊点是凸出,则为重新烧焊的痕迹。也可以打开行李箱盖,看其内板是否有烧焊的痕迹。此外,可查看车身侧面有无碰擦痕迹。 先看车门是否与车身密合, 有无翘曲,门缝是否均匀一致, 若修理或者换过就一定会出现某些缺陷。 检查 B 立柱是否有烧焊的痕迹,这可从车内扒开装饰物查看,或看油漆

4、是否平整,有无涂抹腻子。检查底板、横梁有无敲击过和烧焊过。有时候还可以从零件的工艺孔是不是变形来检查,看工艺孔是否一致来判断。例如,有的轿车发动机盖前方左右两内侧有对称的椭圆形工艺孔, 若两工艺孔形状不对称,不一致,则可能发生过碰撞后变形,因而有异。(2)泡水车检查打开发动机盖,查看水箱、散热器片、水箱前板、是否有污泥。然后检查发动机旁的发电机、起动电机、电线插座等小零件,左右轮罩的接缝处。其次,翻到检查前、后排座椅,查看弹簧及内套绒布是否有残留污泥,甚至还伴有霉味。此外,还要查看行李箱内的备胎座内有无污泥,若是泡水车, 后轮罩隐秘的接缝处死角内会留有污泥。另外,还要仔细检查一下前、后车门中间

5、的 B 柱,把塑料饰板轻轻撬开,可看出浸泡水位的高度。(3)过火车的检查汽车过火的地方比较容易辨认, 过火并烧蚀较严重的金属会出现像排气歧管一样的颜色。凡是燃烧面积较大, 燃烧时间较长,过火严重的车修复起来很困难,常应做报废处理,不能使用。1车体结构示意图2、 使用漆面厚度检测设备配合对车体结构部件进行检测; 使用车辆结构尺寸检测工具或设备检测车体左右对称性。3、根据表一、表二对车体状态进行缺陷描述。 即:车身部位 +状态。例:4SH,即:左 C 柱有烧焊痕迹。4、当表一中任何一个检查项目存在表二中对应的缺陷时,则该车为事故车。表一车体部位代码表序号检查项目序号检查项目1车体左右对称性8左前纵梁2左 A 柱9右前纵梁3左 B 柱10左前减震器悬挂部位4左 C柱11右前减震器悬挂部位5右 A 柱12左后减震器悬挂部位6右 B 柱13右后减震器悬挂部位7 右 C柱2表二 车辆缺陷状态描述对应表代表字母BXNQGHSHZZ缺陷描述变形扭曲更换烧焊褶皱5、判断实验用车是否为事故车(1)该车是否为事故车:是() 否 ()(2)若是事故车,其状态描述是:6、思考题,哪些情况下可以判定为事故车?7、思考题,何为泡水车?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