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4656045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组备课【优质】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0653699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74656045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组备课【优质】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874656045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组备课【优质】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874656045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组备课【优质】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874656045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组备课【优质】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874656045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组备课【优质】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74656045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组备课【优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74656045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组备课【优质】(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整组教学课例第一部分 单元教学内容概述一、单元主题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走进西部”,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集中编排了四篇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

2、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本组教材所选取的角度不同,但是都反映了神奇的西部,表达了对西部的热爱,因此,本组课文的教学围绕着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对西部的认识和感受,加强各篇课文教学之间的联系,进行单元整组教学。配合本组专题,语文园地也做了相应的安排“口语交际”和“习作”是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开展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然后以个人或小组的名义,给远方的小朋友写信。“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对西部的认识与感受,文章的表达方法及其他方面的收获。“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诗,目的是继续增加学

3、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二、单元教材与背景分析1、本组教材和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都有一个要求:把握主要内容。学生在把握文章内容上是比较薄弱的。其实在四年级下册“我的发现”,已初步提出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要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也是分段的一种雏形。到了高年级,虽然没有安排把握主要内容的训练,但在导语中,还是多次提出。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还要重点训练。方法除了分段,概括段意,还要有其他一些方法,阅读时,提出问题;抓住关键的句子。在习题中也多次安排提出自己的问题,这里暗含着提出问题的阅读方法。2、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读书、阅读批注、思考积累、写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学习习惯的养成。

4、本单元要求学生收集的资料很多,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处理,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也是一种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方式,教师要让学生切实掌握。3、写信在第七册已经接触过,写信的格式也基本掌握。这个学期还提出了写信的要求。因为从五年级上册开始,本班孩子与鹤浦小学504班一对一交朋友,有书信的往来,所以写信的格式,信封的书写都不是问题。三、单元目标和任务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需要综合单元提示语、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要求,各课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特点,以及课前连接语、课后练习等教材资源,结合年段教学要求来确定。1、编排意图。除了课文中蕴含的语文知识和一般技能训练要求外,本单元教材的编排意图,

5、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由此,单元导读提出的重点要求是:把握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的语言和含义深刻的句子。口语交际、习作提出的要求是:学生亲历一次“手拉手”实践活动,讨论与远方的同龄人建立联系,并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在信中,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写完后要读一读

6、,改一改,学会正确书写信封,把信寄出去。2、课文表达特点。草原这一课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作者移步换景,由景及人,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课文写景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同时又不失纯朴简练,生动感人。三是情景交融,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主客相见、联欢、惜别,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丝绸之路先描写了矗立在陕西西安市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然后由点及面、由情入理地阐明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由群雕遐想到两千多年前的情形,重点描写了

7、汉代张骞的副使与安息国将军在边境上互赠礼品的场面,展现了两国不同的礼节、文化及经济发展。课文描写细腻生动,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栩栩如生。作者接着概述了丝绸之路对中西方国家经济、贸易、文化的促进与繁荣所起的重大作用。最后一段与开头相照应。白杨这篇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

8、,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通讯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抒情色彩。作者主要采用这样几种抒情方法:一是直抒胸臆,通过8个感情色彩强烈的感叹句,充分表达了筑路大军的信心与决心以及所遇困难的严峻以及克服困难和取得胜利的喜悦之情。二是运用恰当的比喻,如,“铁龙”“下马威”“逞凶一时的冻土”“巨大的拦路虎”,更加突出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三是语言直白简洁,有很强的节奏感,字里行间充溢着乐观情怀。3、课前提示和课后作业:两篇精读课文的课后作业安排着重体现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句子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二是体会意义深刻的句子。此外,两篇略读课文的课前提示语

9、上的阅读要求是:默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有关句子,并搜集资料。应该说都是符合高段语文学习特点的的训练点。(二)单元教学目标由上述的教材分析导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六个方面:1能听写本单元20个生字并组词,能听写词语盘点中列出的32个词语;能认读要求识记的27个生字和16个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语段),能识别、画出重点语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能识别一般语句和优美语句,体会优美语句的表达方式。4能说明课文的叙述顺序,举例说出表达上的特点和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在小练笔和习作中运用。5能搜集有关资料,给远方的小学生写一封信,学会

10、正确书写信封。 6认识西部,了解西部,激发学生对西部的自然风光及建设者热爱之情。(三)学习任务分析目标1:属于语文本身知识的学习。高段学生90%已有自主识字的能力,但辨析形近字、形近词,理解字词意思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字形容易写错。如草原一课“蒙古包”中的“蒙”读作“mng”,“好客”中的“好”读作“ho”,“同行”中的“行”读作“xng”,“似乎”中的“似”读作“s”;“毯”的最后一笔为点,“吟”“貌”不要多一点,“襟”“涩”不要少一点。可通过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来巩固。目标2:属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高年级的学生已基本具备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交流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感

11、。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通过有感情朗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并背诵指定段落,促进语言的积累和内化。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和读书的时间,让学生运用已有能力理解课文内容。目标3:属于语文的基本技能。辨别一般语句和优美语句,应该是五年级的学生该掌握的基本阅读技能。从三年级开始,我就不断引导学生积累优美语句,所以辨别不是问题,所以因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目标4:属于语文的高级技能。本单元的课文语言很美,都有不同的表达特点。(1)如草原这一课最主要的特点是情景交融。作家在描写草原风光时,处处流露出感叹赞美之情,大致有

12、三个特点:一是直抒胸臆。二是精笔细描。三是写实清新质朴,不露雕饰的痕迹。所以在学习本篇课文是要学生结合具体语段来体会表达方式,并学习写一段情景交融的片段。(2)白杨这一课在表达上借物喻人、托物言志。所以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矛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目标5:属于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本班学生家中有电脑有网络条件的不到五分之一,所以自主搜集资料难度较大,面不广,因此老师应该提供帮助,如利用班级电脑一起查找,信息课时查找等。学生可将搜集到的资料在课前交流,也可组织在晨会、班队等德育课上交流。写信对我们班的孩子来说已经很平常了。因为从五

13、年级上册开始,本班孩子与鹤浦小学504班一对一交朋友,有书信的往来,所以写信的格式,信封的书写都不是问题。但随着年段的增高,本单元的习作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在信中,可以先介绍自己的情况,再说说打算开展“手拉手”活动的想法,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写完后要读一读,改一改,学会正确书写信封,把信寄出去。这其实是要求学生能更有条理地表述,表达的内容更加充实。因此习作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目标6: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

14、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 。有些课文学习前的资料,教师也应给学生有所准备。 语文教学目标与内容分类双向细目表教学内容掌握水平记忆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课文内容目标1目标1语文知识目标2基本技能目标3目标3目标3高级技能目标4目标4综合运用目标5目标6四、教学时间安排本组教学时间可安排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单元检测1课时。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和教学实际情况,在课余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布置适当的家庭作业(每天不超过半小时。)教学内容教学策略课文单项技能高级技能情感态度教学形式课时安排1、草

15、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精读32*丝绸之路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好生活自学感悟13.白杨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赞颂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精读2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抓重点词句体会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体会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感受建设者无私奉献、乐观向上和科学创新的精神自学为主2口语交际习作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和同龄人建立联系,交上朋友明确要求,先说后写,再评议修改3回顾拓展一交流和展示2教学评价单元检测1附录1:草原的课后训练: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写得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