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毕业论文《针织物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065369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毕业论文《针织物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纺织毕业论文《针织物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纺织毕业论文《针织物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纺织毕业论文《针织物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纺织毕业论文《针织物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毕业论文《针织物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毕业论文《针织物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针织物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 江西工职院毕业设计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针织物面料分析及性能研究专业: 现 代 纺 织 技 术班级:现代纺织技术(1)班姓名:罗长健学号:20110944指导老师:余建锋提交日期:2014年04月目录第一章 前言11.1针织面料的飞速发展11.2针织面料的适用性能1第二章 针织物组织分类21.1原组织21.2罗纹组织31.3双反面组织31.4经平组织41.5经缎组织41.6衬纬组织51.7衬垫组织51.8提花组织51.9移圈组织61.10经平绒组织6第三章 图解针织面料知识71.1汗布名称及简介81.2罗纹针织面料91.3棉毛组织10第四章 针织物

2、性能111.1针织物之物理性能121.2针织物之机械性能131.3针织物之缩水与缩率141.4针织物线圈之认识15第五章 总结16致谢17参考文献18前 言针织面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服装面料,近20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休闲、运动生活方式的推崇,针织服装出现由内衣向外衣方向的发展,而且更加时装化、成衣化。同时,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材质不断涌现,使得针织面料性能不断改善,因而针织服装在服装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由于针织物是由线圈互相串套形成的,这种结构使其具有很多有别于梭织物的性能,这些性能对服装造型、结构、裁剪、缝制等方面均有很大影响。针织面料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在样板设计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为造

3、型而设计的接缝、收褶、拼接等。其次,针织面料一般也不宜运用推归、拔烫的技巧造型,而是利用面料本身的弹性或适当运用褶皱手法的处理来适合人体曲线。那么面料伸缩性的大小就成为在样板设计制作时的一个重要的依据针织面料在风格和特性上与梭织面料不同,其服装的风格不但要强调发挥面料的优点更要克服其缺点。由于个别针织面料具有脱散性,样板设计与制作时要注意有些针织面料不要运用太多的夸张手法,尽可能不设计省道、切割线,拼接缝也不宜过多,以防止发生针织线圈的脱散而影响服装的服用性,应运用简洁柔和的线条与针织品的柔软适体风格协调一致关键字:针织面料 纤维 服装 性能 发展第二章 针织物组织分类1.1原组织asic s

4、titch最基本、最简单的针织组织,为针织物组织的基础,即纬平针、罗纹、双反面、编链、经平、经缎、重经组织。纬平针组织weft plain stitch连续单元成圈相互串套,一面完全是正面线圈,另一面完全是反面线圈的组织。图1纬平针组织1.2罗纹组织rib stitch正反面线圈纵行,以一定组合相间配置而形成的纬编组织。图2罗纹组织1.3双反面组织purl stitch正面线圈横列和反面线圈横列,相互交替配置而成的纬编组织。图3双反面组织1.4经平组织tricot , tricot stitch经纱在相邻的两枚针上轮流垫纱成圈,串套而成的经编组织。图4经平组织1.5经缎组织satin tric

5、ot stitch经纱顺序垫放在两枚以上相邻的针上,形成线圈至一定位置后,依次返回的经编组织。图5经缎组织1.6衬纬组织weft laid in stitch在线圈圈干之间或在圈干与延展线之间,周期地纬向垫人一根或几根不成圈纱线的花色组织。图A6衬纬组织1.7衬垫组织laying in stitch一根或几根纱线按一定比例在织物的一些线圈上形成不封闭的圆弧,而在其余线圈子呈浮线停留在织物反面的一种花色组织。图A7衬垫组织1.8提花组织jacquared stitch将纱线垫放在按花纹要求所选择的工作针上进行编织成圈的花色组织。旧线圈只在纱线成圈时才从针上脱下。在纱线不成圈处,以浮线状留于织物反

6、面或两层纱层之中。图A8提花组织1.9移圈组织(纱罗组织)lace stitch在原组织的基础上,按照花纹要求将某些线圈进行移圈形成的针织物组织,移圈处线圈纵行中断,外观呈现孔眼效应,或线圈相互移圈,外观呈现扭曲效应。图A9移圈组织(纱罗组织)1.10经平绒组织locknit stitch后梳编织经平组织,前梳编织经绒组织所形成的双梳经编组织。图A10经平绒组织第三章 图解针织面料1.1图解针织面料知识之-汗布汗布名称及简介汗布,是所有大圆机针织面料中最基础的面料。汗布顾名思义,就是做汗衫的布中文学名:单面平纹组织或单面纬平组织。英文名:Singlejersey或jersey在针织服装上应用于

7、春夏季恤,时装秋冬季的内衣运动休闲针织服装也可广泛应用于复合面料,服装配件等是最常见的,应用最广泛的针织面料 色织全棉彩条汗布 烂花汗布1.2图解针织面料知识之-罗纹罗纹英文名RIB由上下针筒,两面的线圈交替成圈而成最常见的是1*1罗纹和2*2罗纹。常有业务人员或采购人员在2*2和2*1的说法上纠缠不清。一般来说称之为2*2的比较妥当。意思为正反两根针交替成圈的意思。;而2*1的说法来源于在意个面上隔两枚针抽去一枚针。后者容易和一种织发混淆,就是正面两枚针,反面一枚针交替成圈的罗纹。也有一些不规则的抽条的罗纹。比如6*4,7*5+2*4等常见的弹力罗纹加氨纶的针织面料。大多数的氨纶织法是一路隔

8、一路和上盘针同织。罗纹针织面料的特点:横向弹性较好。适宜做紧身服饰,配件等。 1*1氨纶罗纹 2*2罗纹色织彩条1.3图解针织面料知识之-棉毛棉毛布的含义棉毛布,英文interlock现在泛指双罗纹组织面料。而非含“棉”和“毛”两种成分的面料。一般具有较好的横向弹力。用棉,人棉,大豆纤维,彩棉,莫代尔,竹纤维等原料制成的棉毛组织面料,由于比较好的亲肤性,保暖透气性,常被应用做内衣面料和婴儿用面料。在国内,很多冬季内穿的长裤和袖内衣,被统称为“棉毛裤”,“棉毛衫”。虽然实际用的面料可能是弹力罗纹面料或弹力汗布面料。双面类组织有很多变化组织和复合组织,而棉毛组织是最基础的双面针织面料组织。棉毛布的

9、典型特征:面料正反面机构风格一致,相邻的两行线圈交错半个线圈高度第四章 针织物性能1.1针织物之物理性能 针织物与梳织物有很大区别,针织物具有一定的特性,其主要物理机械性指标有多种,通过其物理机械性之特点,及测量数据便可成为针织物之基本指标。一密度(STITCH DENSITY):织物的密度对外观影响很大,密度是表示针织物在一定纱线细度条件下的疏密程度,通常用规定长度的线圈数来表示,有横向密度和纵向密度两种:(1)横向密度(COURSEWISE DENSITY):简称横密,是指沿线圈横列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数目。PA=50/APA横向密度A圈距50规定长度(mm)(2)纵向密度(W

10、ALEWISE DENSITY):简称纵密,是指沿线圈纵行方向规定长度(50mm)内的线圈数目。PB=50/BPB纵向密度B圈高50规定长度(mm)总密度:针织物在规定单位面积内的线圈数。密度对比系数:针织物横向密度对纵向密度的比值。针织物的密度是目前考核针织物之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二线圈长度(LOOP LENGTH):针织物的线圈长度,是指每一个线圈的纱线长度,由线圈的圈干及其延展线段所组成。一般以毫米(mm)为单位,线圈长度的近似计算和测量方法有三种:(1)按线圈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进行计算。(2)把线圈拆散再量度其实际线圈长度。(3)在针织机编织时,利用仪表实测其线圈长度。线圈长度与针

11、织物的密度有关,对针织物的机械性能如:脱散性、延伸性、耐磨性、弹性、强力以及抗起毛球性和勾丝性等,存在很大的影响,是评定针织物的一项重要物理指标。三未充满系数(LINEAR MODULUS OF STITCH):未充满系数又称线圈线性模数,表示针织物在相同密度条件下,纱线细度对疏密程度的影响,反映针织物的紧密程度,线圈长度和纱线直径是分不开的,未充满系数是表示在不同纱线细度情况下,反映针织物的疏密程度的指标。未充满系数为线圈长度l与纱线直径f之比,用符号8表示:8=l/f8未充满系数l线圈长度(mm)f线圈直径(mm)未充满系数分为两部份:(1)面积未充满系数(AREA MODULUS OF

12、STITCH):亦称线圈面积模数,表示针织物结构疏密程度的工艺参数,是一个线圈在针织物中所占面积与纱线在线圈中所占面积之比值。(2)体积未充满系数(VOLUME MODULUS OF STITCH):亦称线圈体积模数,表示针织物结构疏密程度的工艺参数,是一个线圈在针织物中所占体积与纱线在线圈中所占体积之比值。五覆盖系数(COVER FACTOR):亦称紧密系数(TIGHTNESS FACTOR),表示针织物紧密度的工艺参数,为纱线特数(TEX)的平方根与线圈长度之比,即K值。K值=TEX/线圈长度开方。线圈长度愈短或纱线直径愈粗,K值就愈大,织物愈密。1.2针织物之机械性能一单位面积干燥重量(

13、COMMERCIALWEIGHT):针织物单位面积的干燥重量是考核针织物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用每平方米的干燥针织物的克重表示(g/m2),可利用切重仪,切出规定面积布样,再称出其重量,再以回潮率计算出其单位面积干燥重量。二厚度(THICKNESS):针织物的厚度取决于其组织结构,线圈长度和纱线细度等因素,一般以厚度方向有几根纱线直径来表示,或以纱线密度来表示,最简单以厚度仪测量织物的厚度数值。织物厚度尤以双面罗纹类布种,十分重要,对织物外观手感弹性有密切影响。三脱散性(LADDERINGRAVELLING):针织物的脱散性是指针织物的纱线断裂或线圈与线圈失去串套联系后,互相分离的一种现象。当纱

14、线断裂后线圈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沿纵行从断裂纱线处脱散,有些织物圈干沿逆编方向脱散,有些织物的沉降弧沿顺编方向脱散。织物的脱散性不单使针织物强力及外观受到影响,针织物的脱散性及其组织结构、纱线摩擦系数、织物的未充满系数和纱线的抗弯刚度等因素有关,线圈长度长,脱散性大,纱线摩擦系数和纱线的抗弯刚度大,则脱散性小。四卷边性(SELVEDGECURLING):某些组织的针织物在自由状态下,其边缘发生自然包卷的现象,称为卷边,是由于各线圈中弯曲的纱段,具有内应力,力图使纱段伸长的缘故,这是线圈的弹性恢复力作用的综合结果。卷边性与针织物组织结构、纱线弹性、纱线细度、松度、密度以及纱线长度有关。单面织物因所有弯曲方向相同,弹性恢复力的方向也相同,形成织物从布边的横列向织物正面包卷,而纵行向反面包卷,罗纹或双面织物,因纵行或横列线圈其相应纱段弯曲方向相反,相反方向的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织物的卷边性并不明显。卷边性要以后整浆边等工艺解决,或改变布边组织作改善。五延伸性(EX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