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儒墨道法四家评述优劣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1.81KB
约2页
文档ID:460618472
儒墨道法四家评述优劣_第1页
1/2

写作主题《我的职业准备一一大学生活最后冲刺》写作要求:1. 学生使用学院统一答题册工整手写,字迹清晰,卷面整洁,语言表 达清楚流畅2、评分标准(1) 目标设定(10分)学生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考研、考 公务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办事人员、入伍参军及自主 就业等方面选择一到两个方向作为自己大学毕业后就业的目标(自主 就业必须明确职业岗位)2) 目标分析(30分)个人情况和环境因素分析透彻,就业目标 的分析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现实环境3)行动方案(50分)实现目标的措施方案详细完整可行,执行时 间安排合理,规划内容周密全面,阶段性目标清晰明确,行动方案操 作性强4).总体印象(10分)卷面整洁,语言表达清楚流畅赏析《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史记•论六家之要旨》对儒墨道法四家评述优劣细细品读四篇古文,增长了自己对儒墨道法四家学说新的认识,而我认为其中《荀子■非十二子》、 《史记■论六家之要旨》两篇对儒墨道法的优劣评述写得相当透彻其中《荀子■非十二子》依据“礼”的标准, 对这几家思想都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否定,而独独推尊以礼义为宗旨的仲尼、子弓的学说,认为这是'总方 略,齐言行,壹统类”的最高法则。

后者则用相当篇幅序写六家的要旨,论道六经的要义,对儒、墨、名、法、道四家的分析精辟透彻,入木三分,指陈得失最为透彻综合阅读四篇文章,得出它们对儒墨道法四家评述的优劣如下:一、儒家优劣《史记■论六家之要旨》中记录“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即儒家以《诗》、 《书》、《易》、《礼》、《春秋》、《乐》等《六艺》为法式,而《六艺》的本文和释传以千万计,是 在说儒家学说广博,是为儒家优点而其篇中“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 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韩非子■显学》“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大毁扶杖,”及《荀子• 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然而犹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 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 瞀儒,唯唯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则是 其缺点其大致意思为儒家不能弄通其学问,有生之年不能穷究其礼仪,所以“学说广博但殊少抓住要领, 花费了力气却很少功效”而至于序列君臣父子之礼,夫妇长幼之别,即使百家之说也是不能改变它的。

同 时,儒家主张倾家荡产地大办葬礼,守丧需经三年,要悲痛到身体受损伤、扶杖而行的程度,显然是对自 己的不爱惜另外,儒家学说十分邪僻而没有纲要,隐晦而不成学说,晦涩而不可理解以上材料,足以 显现儒家的优劣二、 墨家优劣《韩非子■显学》篇、《史记■论六家之要旨》篇分别有言“墨者之葬也,冬日冬服,夏日夏服,桐棺三 寸,服丧三月”、“要曰强本节用,则人给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长,虽百家弗能废也显示出墨家的要 旨强本节用一一人人丰足,家家富裕之道,这是墨子学说的长处但是,它也有着自身的缺点如《荀子•非十二子》篇有云“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 俭约,而慢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 羯也”,即是说墨家不知道统一天下、建立礼制的重要性,崇尚实用,过分强调节约,而轻视等级秩序,以 至于不能区分上下之别、君臣之异,然而却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足以欺骗迷惑愚昧的老百姓,墨翟、 宋羯就是这样的人另《庄子•天下》篇亦云"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 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

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意为墨家之道违反了天下人的心愿,天下之人也 就不能忍受,它距离天下百姓一心归往的境界也就很远很远了三、 道家优劣《史记•论六家之要旨》篇记载“其实易行,”“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 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是说到 家的实际主张容易施行,并且其学说以虚无为理论基础,以顺应自然为实用原则道家认为事物没有既成 不变之势,没有常存不变之形,所以能够探求万物的情理不做超越物情的事,也不做落后物情的事,所 以能够成为万物的主宰有法而不任法以为法,要顺应时势以成其业;有度而不恃度以为度,要根据万物 之形各成其度而与之相合是为道家学说之优点然而“其辞难知”即其文辞则幽深微妙,难以明白通晓, 另《荀子•非十二子》“尚法而无法,下修而好作,上则取听于上,下则取从于俗,终日言成文典,反钏察 之,则倜然无所归宿,不可以经国定分;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U是陈述道家劣势, 即道家学说崇尚法制而不以礼法为法,轻视贤能而好自作主张,上面君王听取他,下面社会上的人也顺从 他,整日讲述着法律条文,等到循省审查研究,却脱离实际而没有着落,不能够用来治理国家、确定名分; 然而却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足以欺骗迷惑愚昧的老百姓。

以上材料,足以显现道家学说的优劣四、 法家优劣法家优劣材料均来自《史记•论六家之要旨》篇其中'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意为法 家不区别亲疏远近,不区分贵贱尊卑,一律依据法令来决断是为法家学说的有点而'则亲亲尊尊之恩绝 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则是说法家学说会使那么亲亲属、尊长上的恩爱关 系就此断绝,它可作为一时之计来施行,却不可长用,因为法家严酷而刻薄寡恩”是为法家学说的缺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