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055898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名言警句。2、朗读全文,进一步培养文言语感。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中心。4、准确理解并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育。教学重点: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文意。2、积累文言词语、名言警句。教学难点:分析结构,把握主旨。教学设想:课前,学生按要求认真预习,把不理解的词句通过查工具书尽快解决,同时,反复朗读,找出认为有用的信息;课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实行多形式的朗读,培养语感,在质疑中积累文言词句,把握文章中心;课后,背诵课文,归纳文言词句。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2月2日西昌卫星发

2、射中心主任张振中宣布:“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奔月飞行约需5天,将于12月6日飞行至月球附近,于12月中旬在月球虹湾软着陆。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期。要知早在我国研制原子弹的时候,中苏交恶,苏联撤走了专家,我们国家那时还是一清二白,有人就劝说道,我们还是暂停了原子弹项目吧,陈毅元帅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的话很具有代表性:“中国人就是要把裤子当了,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张爱萍向国防部长林彪汇报自己对原子弹项目调查结果的时候,林彪的态度同其他几位老帅的意见完全一致,同样很坚决。他说:“原子弹一定要搞下去,一定要响,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它烧响了。”当然,正是有了原子弹方面技术的成熟才有了今天我们的

3、嫦娥三号。二、朗读训练,培养语感。(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情感)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动笔在课本上标出节奏,圈出生字。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检查朗读,发现朗读问题。三、疏通文意:1、明确学习要求:(1)理解课文字词,把疑难问题记下来。(2)理解课文结构思路和中心。2、小组自主学习、讨论:(1)结合工具书和课文注解疏通文意。(2)小组讨论解答疑难问题,组长把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3、小组提出没有解决的问题,教师鼓励其他小组协助解决,教师补充。4、引导学生归纳课文重点词语。通假字:曾=增衡=横拂=弼词类活用:苦:使受苦;劳:使劳累;饿:使经受饥饿之苦;动:使惊动空乏:使受到贫困之苦

4、;:使坚韧古今义: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举:古义:被举用;今义:举起;征:古义:征验;今义:出征;喻:古义:了解;今义:比喻。虚词:于:在;从;给;因为一词多义: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恒亡,则有去国怀乡四、文章探究:思考下面的问题:1、文章第一段例举的这几位古代贤能的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的经历什么共同点?(1)他们出身卑微,(2)他们历经了苦难的磨练,(3)他们都被提拔任用,做出了一番成就。2、文章举的这几个例子在文章中有何作用?引出下文“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起过渡作用4、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要经历那些磨难?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实行阐述这些?5、学习了课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请谈谈自己的看法。五、朗读、背诵。六、板书第1段:列举古代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举例论证)-引出问题这些事例暗示:逆境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第2段:归纳概括第一段的事例。说明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提出问题第3段:从个人和国家的角度进一步阐发上述结论。(对比论证)-分析问题(正面)和(反面)第4段: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独成一段,鲜明突出。-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