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0532382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我要的是葫芦设计理念 本课采取激趣的方式,让学生在识字、写字、理解、朗读、表演等各个教学环节里,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创造性地续编故事。让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想象水平、口语交际水平也得到发展。教学目标 1理解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植物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懂得与课文蕴涵的事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 准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 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制作带生词的葫芦卡片。 学

2、生:收集蚜虫、叶子、葫芦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它是小葫芦(课件:葫芦动画跳出)。 2咦,小葫芦怎么不高兴啦?(课件:葫芦不高兴。)原来你们把它的名字读错了。它叫葫芦(学生答)。(课件:图变成字,加上拼音)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课件:我要的是葫芦) 4齐读“我要的是葫芦”,你想到些什么问题? 学生:“我”是谁? 学生:为什么说“我要的是葫芦”?那不要的是什么? 学生:得到葫芦了吗?二、初读感知,认读生字 1 答案藏在课文里。我们赶快打开书,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两遍。

3、 2“秋天到,葫芦香,摘个葫芦大家尝”,我们来摘葫芦吧。 课件:hlutng xi h y dng ln 葫芦藤 花谢了 治一治 蚜虫 盯着 比赛 邻居 3调皮的汉字宝宝摘掉了拼音小帽,你还理解它们吗?仔细看看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请能干的小老师提个醒(学生指出容易读错的字)。 4课件:葫 芦 藤 谢 哇 蚜 盯 邻 治 赛 教师:教师也给大家提个醒儿,“葫芦”的“芦”单独念l,组成词念轻声。 5“开火车”读,同桌互读,抢读。 6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芦: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户”字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卢”字区分,“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

4、字旁,右边是“丁”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 动手书空。教师实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7、学生动手书写较难的生字。8、给汉字宝宝找个好朋友,放到课文中,你还理解吗?勾出课文中的词语,和同桌读一读。 9、指名读课文中的词语。 葫芦 一些 挂着 雪白 邻居 奇怪 治一治 自言自语三、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的“描描写写”。 2抄写生字词。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旧知 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生:葫芦娃娃)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生:能。 师:好!我们一起来读两遍。 (学生齐读词语) 葫芦 一些 挂着 雪白

5、邻居 奇怪 治一治 自言自语二、图文结合,自读感悟 1、 孩子们,让我们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课件:葫芦图。音乐声中学生观察葫芦。) 师: 这就是那个人种的葫芦,想一想,这是一棵怎样的葫芦?生:雪白的小花 (美丽的小花) 生:可爱的小葫芦(嫩绿的小葫芦)生:碧绿的叶子 (茂盛的叶子)生:细长的葫芦藤(嫩绿的葫芦藤)师: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生:我看见了雪白的小花。 葫芦藤上开着雪白的小花。生:葫芦藤上挂着可爱的小葫芦。 葫芦藤上挂着嫩绿的小葫芦。生:葫芦藤上长满了碧绿的叶子。 葫芦藤上长满了茂盛的叶子。生:葫芦架上爬满了又细又长的葫芦藤。 葫芦架上爬满了嫩绿的葫芦藤。师:是啊!望着

6、这棵葫芦,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赞叹:这是一棵多么茂盛的葫芦啊! 孩子们,你们也想赞叹吗?(想)生:多么美丽的小花啊!生:多么嫩绿的叶子啊!生: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师:是啊!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你们喜欢吗?(喜欢)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师:听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生:再读。师:哪些词语你特别喜爱?(生说) 老师还欣赏一个词“挂”。每次读到“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时,我仿佛看见挂在藤上的小葫芦随风

7、摆动,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课件:挂) 这个“挂”字还可以换成哪些词?生:“挂”字还可以换成“结”字。生:“挂”字还可以换成“长”字。2、 好,我们一起把心中的喜爱读出来。(配乐朗读)3、 听出来了,孩子们都很喜欢小葫芦,是吧!但是比我们更喜爱葫芦的人是谁?(种葫芦的人)。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在文中找答案吧!(用笔勾出)(生自读)孩子们,找到了吗? (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种葫芦的人喜爱葫芦?)生:那个种葫芦的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越看越喜欢。(一生读)师:你从哪些词体会到他很喜欢小葫芦?生:每天 一次师:“每天”就是“天天”。 看一次吗?强调看几次。(生再读)。师:听

8、出来了,你有点喜欢小葫芦。有更喜欢小葫芦的吗?(一生再读)(读得真不错!)师:男孩子喜欢小葫芦的吗?(男生齐读)师:孩子们,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他很喜欢小葫芦?生: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一生读)4、 如果你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你盯着小葫芦会说什么? 生:我心想:小葫芦快长吧, 生:我对小葫芦说:“我的小葫芦,你快长啊”5、 你还想怎样表达你对小葫芦的喜爱? 生:我想每天都去看小葫芦。 生:我真想为小葫芦唱歌。师:孩子们,你们也来当一当那个人,对小葫芦说说话吧!(生自读)(抽两生读)(生评)生:她读的“快”“赛”字,读得很好。师:好,我们

9、学着她的样子读一读(生自读) (女生齐读)师:是啊!在那个人期盼的眼神中,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他多么希望小葫芦越长越快,越长越胖;他多么希望他的葫芦长得赛过大南瓜;他多么希望在秋天能有好收成呀! 可是,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孩子们,请看看吧!(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生:以前嫩绿的叶子变黄了。 生:小葫芦都落了。师:望着一个个落下的葫芦,那个人的心里怎样? 生:好可惜呀! 生:我想,他一定很伤心。生:我心里很难受。6、来,把我们心中的惋惜、难过读出来。(生自读):“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7、是呀,那个人辛辛苦苦种的葫芦一天天变黄,落掉,我们怎能不难过呢?大家一起来读读

10、这句话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仿佛听见那个人在不停地说,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呀?我的小葫芦怎么就这样落了呢?孩子们,帮他找找原因吧!请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生自读)师:找到了吗?小葫芦为什么落了呢?生:你别光盯着葫芦,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师:这是邻居劝他的话。怎么劝的?(生读:“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师:前几天,葫芦的叶子上只有一、两只蚜虫,而今天却有好几只蚜虫,叶子都被吃了好几张了,邻居的心里着急呀!又来劝他了:“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生齐读)师:那个人还是不听,又过了几天,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再不治

11、就来不及了,邻居真着急呀!再一次真诚地劝劝他:“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生齐读) 师:这一次那个人不但不听,还觉得邻居很(奇怪)。 他怎么说?生:“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生读)师:是呀,老兄,是叶子上长了虫子,关葫芦什么事,你真是太奇怪了“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是葫芦。”(生读)师:同学们,读懂了吗?(课件) “种葫芦的人”要的是葫芦,不要(),因为他认为()。 “邻居”认为:要葫芦,就要(),因为他认为()。8、孩子们,现在知道为什么葫芦会落了吗? 你们知道这两者的关系了吗?引导学生交流:(1)那个人没有听邻居的劝告;种葫芦的人没有及时治蚜虫。(

12、2)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后来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 在学生说的同时,老师一边补充一边板书。师:(课件: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叶子吸收太阳光为果实输送营养。同样,葫芦的叶子上长了(蚜虫),自然,小葫芦就得不到(营养),所以,小葫芦就一个个(落了)。看来,那个人不懂得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不懂得事物之间是有密切的联系的道理。9、 分角色读这个自然段。为了演好,先排练排练吧。(表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注意说话的语气 ) 同桌分角色读 二人上台表演读 分组表演读师:是呀!那个人也太固执了,邻居这么

13、着急地劝他,他还是认为他要的只是葫芦。10、 学完这个故事,你想对那个人说点什么呢?生:那个人不听邻居的劝告,结果,他种的葫芦落了。师:看来,我们同学之间也要听听别人的劝告,有时别太固执了。生:那个种葫芦的人没有及时治蚜虫,使他的葫芦落了。生:那个人不懂得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师:看来,我们要多学文化知识,才会懂得更多的道理。师:是啊!那个人听了你们一席话,肯定后悔不已,同时,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三、教师小结 齐读课文,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四、编故事1、 种葫芦的人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已经不糊涂了。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想想,

14、他会怎么做呢?以这句话开头,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编一个小故事,讲给在座的老师、同学听。2、 抽同学上台讲故事。(生讲)师:看来,那个人亡羊补牢,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他种的葫芦丰收了。五、教师总结这节课,孩子们不仅明白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还编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真能干!课后读读更多的故事吧!你将收获更多!附:板书设计23、我要的是葫芦 蚜虫 落了教学反思:我要的是葫芦这篇寓言是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结合本课特点,从观察插图入手学习第一自然段,然后导出第四自然段,了解现象及结果后,在第2课时再学习二、三两段,探究其缘由“葫芦为什么落了”。这篇寓言,语言活泼生动,人物形象鲜明,深受孩子们喜爱。我结合小学语文新课标理念,在教学设计上作了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