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及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0532178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及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交通及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交通及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交通及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交通及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及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及通信发展带来的变化(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因素,不正确的是()A交通运输的发展,拉近了世界各地的空间距离B通信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增强了国际联系C跨国公司使资本和生产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D金融危机不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解析】经济全球化受交通和通信技术的推动,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载体,金融危机恰恰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答案】D2我国古代南方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A水源B气候C经济 D交通【解析】河流汇合处和大道会合处,交通便利,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答案】D3读下面两图,有关图中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受河流影响,甲图中城区形态

2、呈团块状B甲图中城区分布沿河流扩展,乙图中的城市沿河流分布C乙图中形成的城市都沿铁路干线分布D乙图中城市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解析】由图可知,甲图中城区分布沿河流扩展,乙图中的城市沿河流分布,是因为河流具有供水和运输功能。【答案】B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45题。4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A甲 B乙C丙 D丁5对图中城市布局形态与今后扩展方向描述正确的是()A呈带状,主要沿铁路延伸B呈同心圆状,沿交通线向外扩展C呈团块状,逐渐向同心圆收缩D呈团块状,沿主要交通线向外扩展【解析】第4题,丁处在四地中,交通条件最差。第5题,根据图中城市道路网模式对城市地域形态的影响推断

3、,其形态与主要交通线相关。【答案】4.D5.D6读某城市简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商场A的布局符合_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两大优势是_、_。(2)商业街B的布局符合_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优势是_。(3)C商业点分布是否合理? _,为什么?【解析】商场A位于城市外环线附近,这里交通便利,城区绝大部分居民可以方便地到达这里购物,其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此外,这里位于城市边缘,地租较低,也是商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商业街B位于城区中心,这里人口密集,市场较大,符合市场最优原则。C商业点的布局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因为这里市场狭小,交通不便利。【答案】(1)交通最优交通便利地租较低(

4、2)市场最优人口密集;市场大;且市场对外的辐射能力强(3)不合理原因:这里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因为这里市场狭小,交通不便利。一、选择题1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现代交通运输技术发展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速度稳步提高以国际互联网为载体的操作方式ABC D【解析】现代交通运输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答案】D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完成23题。2根据图示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A水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C地形条件好 D气候适宜3该城市城区建设发展的方向是()A向西扩展 B向北扩展C向南扩展 D向东扩展【解析】

5、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既有铁路、国道、高速公路,又临长江、洞庭湖,水陆交通便利,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第3题,城市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该城西面、北面为水面阻隔,发展不便。东面陆路交通最为便利,区位条件要优于南侧,最适宜城市发展。【答案】2.B3.D下图是我国某小城市地域形态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2008年与1948年该城市地域形态明显不同,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政治 B地形 C河流 D交通5目前,该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较突出,正确的解决措施有()修建卫星城镇修建环城公路将铁路、国道公路迁往城郊疏散城市居民,减少城区人口A B C D【解析】194

6、8年城市沿河分布,2008年城市沿河、铁路和国道分布。铁路、国道穿过市区,造成拥堵和污染。【答案】4.D5.B下列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据图回答67题。6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空间形态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火车电车时期B是汽车时期C是高速公路时期D是步行马车时期7图中所示城市形态出现最晚的是()A B C D【解析】第6题,结合四幅城市形态图可知,城市没有火车;城市形成高速环城公路,正处于高速公路时期;城市有火车、电车路线,正处于火车时期,城市正处于汽车时期。第7题,根据图例中的信息,高速公路这种运输方式最晚出现,即图中所示城市形态出现最晚。【答案】6.C7.B(2

7、012北师大附中期末)读下列两幅图,完成89题。图1图28两图所显示的含义有()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零售商业面积与行人流量之间既存在负相关,也存在正相关关系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小于公交站点道路交叉口对零售商业的吸引力大于公交站点A BC D9如上图所示,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市场B行人、营业面积C营业面积、人口、密度D人口密度、交通【解析】第8题,根据图1可判断正确,根据图2可判断正确。第9题,根据两图判断,交通条件、市场条件是影响零售商业布局的主导因素。【答案】8.D9.A据西安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2004年2020年)规定:以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

8、机,按照物流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发展要求,完善商贸体系,进一步增强西安商贸流通业的辐射力和竞争力。立足于西安都市圈,影响黄河中上游区域,使西安成为交会东西、带动西部、辐射全国、联通中亚、接轨国际的西部商贸中心。到2020年,把西安基本建成布局科学、生态优化、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西部商贸中心。据此完1012题。10西安市成为西部最大的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是()A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B在社会发展中的政治地位C环境优美,名胜古迹多,可发展旅游购物中心D是我国著名的古都11历史上曾有“八水绕长安”之说,而今天以铁路运输为主,经过西安的主要铁路线有()A陇海线 B包兰线 C兰新线

9、 D京包线12目前,西安市的商业街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其体现的布局原则是()A交通最优 B资金最优C资源最优 D市场最优【解析】第10题,商业中心是地区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物资集聚中心和服务中心,是组织工业与农业、城市和乡村、国内与国外商品流通的枢纽。它的形成与城市政治地位关系不大,旅游地也不一定是商品集散地。第11题,根据中国的铁路交通模式图,可知经过西安的铁路线有陇海线和宁西线。第12题,商业街在市中心主要是为了接近最大消费人群,以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答案】10.A11.A12.D二、综合题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0世纪20年代,安徽阜阳城北商业贸易频繁,原因是_河是对外交通口岸。(2)

10、20世纪20年代后,商业中心移入三里河一带,原因是_,说明城市的分布向 _的位置移动。(3)20世纪70年代后,淮南铁路、京九铁路相继建成,阜阳成为主要的_城市,火车站附近形成了河东_区和_区。(4)阜阳对外交通口岸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迁,说明交通因素对_的影响很大。【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弄清影响阜阳城扩展方向和商业网点布局的主要因素。由题干可知:阜阳城的扩展过程经历了从,都是受河流、铁路等交通运输因素影响;最初的城市扩展方向是沿河向下游河道更宽、通航能力更强的区位;随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由河运变为铁路,工业区、仓库区向更为便利的铁路沿线扩展。总之,城市形态和商业网点的布局都是随交通运输方式的

11、变化而变化的。【答案】(1)泉(2)泉河淤塞交通便利(3)铁路枢纽工业仓库(4)城市空间地域形态和商业中心位置14甲、乙图表示范围相当的两个地形区,根据图示居民点和商店分布状况,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甲、乙两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是_地区,交通线网较密的是_地区。(2)就居民点和商店分布密度而言,甲地区较_,乙地区较_。(3)试比较两地区的居民点和商店在分布位置上有何异同?相同点:_。不同点:甲地区_;乙地区_。【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形对商业网点的影响,通过平原与山区的对比来展示。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基础设施建设,交通便利,形成完整的交通运输网,商业网点较多,多是商业街或商业小区

12、的形式;山区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交通不如平原地区便利,商业网点密度较小,且多以流动式为主。【答案】(1)乙甲(2)密集稀疏(3)沿交通干线分布(或沿公路分布)居民点和商店沿公路两侧分布除沿公路分布外,还沿河流分布备选答案高速化商业网点邮政通信全球化商业贸易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的评价思路评价某地交通运输发展条件一般是从区位条件、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评价分析的。1区位条件某事物的区位有两层含义:该事物的空间位置和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空间联系。某地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战略区位等方面。2自然条件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

13、候条件等方面来分析。地质条件:地壳构造运动活跃地区,多断层、地震、滑坡、泥石流,交通建设难度大,安全性差,应尽量避开。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来考虑,在背斜和向斜两种地质构造中应选择背斜,避开向斜。地形条件: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较小,工程造价较低,选线时要注意少占好地、处理好交通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城镇发展的关系。山区地形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对交通线路的限制很大,工程造价高,应尽量避开沼泽地、陡坡,无法避开陡坡、山地的地方可修建盘山公路和隧道。气候条件:湿润地区应注意排水,干旱地区应注意防风固沙,高寒地区应注意克服冻土和缺氧带来的不利影响。航空港应选择能见度比较好的地区。3资源条件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4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