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0531887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当今社会计算机专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人数不断增长,各学校设立的专业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却出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实践需求脱节现象。许多学校都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许多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如“订单式”、“产学结合”等模式。诸多新模式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才培养困境。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学校虽然设定了新目标,采用了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设备,在培养途径上却仍旧沿用原有模式,最终无法实现新培养目标,使得人才培养改革成为空谈。我校自有计算机专业以来,一直着力于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学校从实际出

2、发,立足专业发展,及时调研市场,更新思想观念,提出了以培养“基础扎实、素质过硬、技能一流”的计算机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制订了科学合理培养方案,并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培养途径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人才的最主要的途径,它包括理论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两大块。理论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前提。实践教学则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吸收、理解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提高。在理论课程教学方面,我们注重对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与设计,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首先改变了以往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上灵活运用探究式

3、教学、模拟体验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组织他们开展自主式学习、协作式学习,培养其学习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其次,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为领头羊,布置相应的合作任务,指导学生积极讨论与合作,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借此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第三,我们也优化了课程考核手段,突出多元化评价,以日常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课外实践项目等,结合上机测试成绩和平常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应用型人才的最主要特征是具有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这就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主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接收新事物的

4、能力。在此过程中多设置疑问,使全体学生都解答加深对新事物的印象。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遵循“书本与项目结合”的原则,既以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为基本目标,又注重与各类课外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和网络实验室等教学设备,灵活运用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信息化平台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指除课堂教学外的各类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部分,一直都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这一基本培养途径的重要补充。课外实践包括各级各类培训与比赛,学校安排的参观、见习、暑期实践、毕业实习,以及校企合作中的各类项目建设等。我校很早本着

5、“以赛带学,以赛促学”的育人理念,都说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我校将各类技能大赛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之中,并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利用课余时间,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特别是在二年级,由于学生基本掌握了基本理论,在班内开展技能比武、班与班比武,重点针对一些项目竞赛开展实践教学,强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将课程教学与课外活动任务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设计中理解并学会书本知识。我校除了每年举办全校性的电脑作品大赛、计算机知识大赛、打字比赛、创意设计大赛以外,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市的技能大赛、全省的技能大赛和企业组织的比武大赛,为学生提供多种参与项目设计的机会,指导他们在各类活动中努力提高

6、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教学有方、组织得力,我校在各类大赛中都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中在省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个“团体一等奖”和两个“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每届都有数十位同学获得市参赛项目的一等奖。与此同时,我们还与校外的一些企业签订了联合实习协议,在了解专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基础上,为学生创造与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的环境和意识,让他们在真实的任务中不断学习、提高。这些课堂外的实践活动往往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且活动任务真实有趣,又有一定挑战性,有些还有一定物质奖励,对学生吸引力很大。充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极大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他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让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7、,提升了他们对今后毕业就业方向和形势的认识。同时还增强了他们与人交流的能力,促使他们形成对成功与挫折的正确认识,从而培养出优秀应用能力、扎实创新能力和良好心理素质。实践证明,在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遵循“书本与项目结合、课堂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灵活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大人才培养途径,既可保证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更能在各种实践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真正实现全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参考文献:1 陆丽,李联宁.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计算机教育,2009,(13).2 冼广铭,曾碧卿,冼广琳.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9,(4).3 胡孔法,陈素娟,陈峻.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