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5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0525311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5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关于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5篇-WORD文档5下载后可编辑修改-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1我喜欢刺绣,你没听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一刺绣。无聊的时候 我总是用刺绣来打发时间,但是我想并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样喜欢 刺绣 的。说到刺绣,你又了解多少关于刺的事情呢?还是让我来告诉你吧-一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之一,刺绣与养蚕,剿丝是分不开的,所以刺绣又叫做丝绣。你知道上海的什么刺绣最有名吗?那当然是“露香园顾绣” 了。顾氏家族世袭相传,善于刺绣的声誉名扬大江南北。现在,中国的刺绣工艺几乎遍布全国一一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镯绣,广东的粤绣。各具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发展到今天的刺绣艺术品,

2、工艺精细复杂。例如:双面绣(猫), 是苏绣的代表作品之一。艺人们把一根头发粗细的绣发线分成二分之 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线绣,并将十万 多 个线头藏的无影无踪。无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都可以看倒小猫调皮 活泼 的神态。绣猫最难的是一对猫眼睛,艺人们要用二十多种丝线才能把猫 眼睛绣的炯炯有神,栩栩如生。你知道现在拍卖会上的刺绣能占怎样的地位吗?你一定不会想到。 在中国古代的刺绣价格平平,直到1993年在香港,新加坡等地才开 始有人专门收集。据市场分析家推论:要使刺绣成为市场上的“新宠儿”还需要收藏家十年的努力。可是在近两年的拍卖会上刺绣拍品价格 却非常高。通过我的介绍,你是不

3、是也喜欢上刺绣了呢?跟我一起拿起针绣看看吧,一起体验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究竟技艺如何高超。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2这个星期,我收集了许多中国传统的资料:有对联、十二生肖、剪纸,还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的图片和文字等。其中我最喜欢传统节日的资料,因为我对传统节日很感兴趣。我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中最喜欢的是春节,因为它是中国民间最隆 重 的传统节日。在夏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 年”。每年过年,街上挂满了红红的灯笼,彩旗飘飘。商场是人山人 海,购买年货,可热闹了。奶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外面有许多“砰、 砰、砰”的鞭炮声。每个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们露出了 满意的笑容。爸爸给我买了许多礼

4、花和鞭炮,到了晚上,我就拿出礼花下楼和 小朋友一起放,我们玩得非常高兴,到了晚会开始,我才恋恋不舍地 回 家,与家人一起一边吃水果一边观看晚会,精彩的表演把我们逗得 哈哈 大笑,心想:要是天天都过年该多好啊!我还喜欢过“重阳节”,农历 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一一重阳节。重阳节,又有“老 人节”,重阳这一天,人们赏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愉。这一天放学,我和爸爸妈妈准备了一份礼物去看望爷爷奶奶,我心中非 常开心,因为我明白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的传统美德。“元宵节”也让我难忘。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 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一天我们也放了许多烟花,还吃了元

5、宵,猜了灯谜,还到公园里观了灯。一家团团圆圆,那时的我心中充满无比的幸福和欢乐。中国的传 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它是中国的文化。我了解的传统节日还有:端 午 节、清明、七夕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同样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和 幸福,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些节日,并永远继承下去。中国的传统 文化更 是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为我们新一代要加强学习,大力弘扬中国的 这些传统文化。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3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 文化底蕴。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经过 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6、奔流到海不复回。”李清照的“寻寻 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慢,惨戚戚。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 今的中 华文化。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 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 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一个“知音”里,就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 词 语中,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希望能有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就 这样,和他一起走到白头也不分离。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没有

7、堆 砌的华丽辞藻,却扣人心弦,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古语云“百善孝为先。”那么说起美德,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 继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长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 血。我们应当感谢,应当报答。一篇广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小 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水,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洗脚! 让我记 忆犹新的,不仅仅是那个小男孩的乖巧,还有他那份发自内心的感谢和 至深的爱。他给了我们一个典范,一个让年幼的孩子尚有这 样的感恩之 心,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大学毕业,到一个公司应聘。 他走进大厅,看见地上有一张纸屑,来应聘的人很多,却都只顾着自己 的事,没有一个人捡起那张

8、纸屑。于是,他走过去捡起纸屑,扔进垃圾 桶里。就是这样一个举动,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并没有很高的学 历,却 在这次应聘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那一个小小的举动。”这样微不足道 的事,但它足已显示出一个人的品行。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 德。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肩负起这个责任“传承文明,弘扬 文化。”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4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 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

9、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 不 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 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 古美谈。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 人 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 热之际

10、,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 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 破 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 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 示 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 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 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 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 为流传开来。中

11、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 的礼仪化发扬光大。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 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 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 的凝 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 壳。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 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 有害 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 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5舞狮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文化之一

12、,今天,老师就让我们亲眼 目睹了一场精彩的舞狮表演。瞧,这只调皮的小狮子一蹦一跳地上了台,它长得十分可爱,铜铃 般的大眼睛,胖乎乎的身子,还穿着一身鲜红的“衣裳”,张着血盆大 ,真惹人喜爱。它先用前爪向大家挥了挥,好似在向我招手呢!然后,小狮子跳上一根木桩,抬了抬前爪,慢悠悠地跳了过去,突然,它 的脚一踏空,我的双眼猛得一闭,然后提心吊胆地睁开,出乎了我 的意 料,小狮子在梅花桩上做倒立蜻蜓呢!害得我为它捏了一把汗!然后, 小狮子来到了钢丝前,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轻而易举地走过了钢丝, 两位舞狮的叔叔真是配合得默契,教室里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小狮子跳梅花桩就更精彩啦!看,它在梅花桩上来了一个180度旋 转,然后,又稳稳当当地落在了梅花桩上,又在一根又一根的梅花桩上 做不同的动作,看得我们是眼花了乱,目不暇接,舞狮快结束了,小狮 子又来了一个360度翻跟斗,我们个个都赞不绝口,一起喝彩,教室里 又响起了潮水般的掌声。看完舞狮表演,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心想:能把舞狮表演得这 么活灵活现,舞狮的两位叔叔在台下不知吃了多少苦,花了多少时间, 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