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30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0489105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30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30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30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30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30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3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30(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师范大学21秋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在线作业二满分答案1. 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关于科学的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是一种创造B.科学回答“做什么”的问题C.科学是知识和信息资料D.科学是探索的过程参考答案:B2. 下面属于计数活动的指导要点的是( )。A.认识两数之间的相邻关系B.按物点数,认识总数C.感官计数,强化总数D.进行各种寻找活动参考答案:BCD3. 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 )。在观察前依据所需观察的目标制定观察核对表,调查者根据观察到的事件或行为,

2、对照表中的各项目逐条检核,并在符合的条目上做出记号并进行评定的是( )。A.观察核对B.行为核对C.观察评价D.行为评价参考答案:B4.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 )。幼儿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要求是( )。A.科学性B.广泛性C.时代性D.启蒙性参考答案:AD5. “学习使用对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学习使用对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参考答案:D6. 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 )。A.智力B.抽象逻辑思维能力C.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D.思维能力参考答案:D7. 游戏活动是指在幼

3、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种可用以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和运用。( )游戏活动是指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种可用以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和运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8. 在幼儿学科学的要素中,探索结果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活动的本质特点,也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色。( )在幼儿学科学的要素中,探索结果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活动的本质特点,也最充分地反映出学前儿童学科学的特色。(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9. 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

4、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参考答案:A10. 请阐述幼儿数学教育总目标。参考答案:1)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2)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空间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3)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并学习独立选择数学活动的内容和按照要求检查自己活动的情况、活动的结果。4)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11. 幼儿数学

5、教学活动名称的取法有两种,其中可以使人们从名称上了解活动的内容或要求的取法是_。A.根据活动目标定名称B.用数学术语定名称C.用生活的语言定名称D.根据活动过程定名称参考答案:B12. 把一个有规则的物体分成四份就叫四等分。( )把一个有规则的物体分成四份就叫四等分。(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3. 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的指导要点包括( )。A.根据实际安排教学形式B.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含义及认识符号和算式C.指导幼儿学习列式和运算D.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运算练习参考答案:ABCD14.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是(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是( )。A.保证每个儿童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技

6、能B.教师的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C.教师的间接指导提高了儿童的学习效率D.集体教学的形式可以使儿童和同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参考答案:ABD15. 幼儿科学教育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幼儿科学教育主要研究的内容包括( )。A.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B.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C.幼儿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D.幼儿科学教育的评价参考答案:ABCD16. 下列属于认识立体图形的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是_。下列属于认识立体图形的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是_。A、出示形体,让幼儿命名B、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C、借助比较获得清晰印象D、巩固和加深认识参考答案:A,B,C,D17. 下列属于认识立体图形的教育的指导

7、要点的是( )。A.出示形体,让幼儿命名B.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C.借助比较获得清晰印象D.巩固和加深认识参考答案:ABCD18. 认读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有_。认读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有_。A、结合基数教学分散进行B、利用熟悉的事物进行形象比喻帮助幼儿记住字形C、把字形、读音和意义联系起来D、区分形近数字参考答案:A,B,C,D19. 下列属于认识时间单位教育的指导要点的有( )。A.结合幼儿的具体活动来帮助幼儿领会时间概念B.借助于图片来使幼儿明确时间概念C.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的规律D.认识钟表及用途参考答案:ABC20. 从儿童学习知识的顺序和方式来看,至少有三层阶梯,分别是_。从儿

8、童学习知识的顺序和方式来看,至少有三层阶梯,分别是_。A、行为把握B、概念把握C、图象把握D、符号把握参考答案:A,C,D21. 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_。儿童数学教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_。A、学习经验的选择B、学习情景的创设C、幼儿经验的准备D、物质的准备参考答案:A,C,D22. 押韵必须一韵到底,不可以中间换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23. 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嘉庆年间。( )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嘉庆年间。(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4. 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

9、有( )。A.与数的组成教育同步进行B.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的培养C.用普通话准确认读D.教幼儿书写练习参考答案:ABD25. 以下属于精神分析学说主要内容的有( )。A、潜意识B、人格理论C、性欲升华说D、本能说参考答案:ABCD26. 教具、学具选制和运用时应注意几点_。教具、学具选制和运用时应注意几点_。A、要有助于幼儿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和掌握B、尽可能使其具有多种用途,一物多用C、越新奇越好D、注意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认识特点参考答案:A,B,D27. 把一个有规则的物体分成四份就叫四等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28. 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有_。书写阿拉伯数字的指导要点有_。A

10、、与数的组成教育同步进行B、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的培养C、用普通话准确认读D、教幼儿书写练习参考答案:A,B,D29.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活动准备工作包括( )。正规性科学活动的活动准备工作包括( )。A.活动经费的准备B.情感的准备C.时间的准备D.空间环境的准备参考答案:BD30. 在进行表演游戏过程中,教师不要要求幼儿完整复述故事,而是由教师作为串连情节、掌握活动进程的重要人物领诵故事。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31. 渗透性的数学教育活动主要包括( )。A.生活活动B.游戏活动C.其它教育活动D.数学区活动参考答案:ABCD32. 幼儿教育活动目标的内容包括_。幼儿教育活动

11、目标的内容包括_。A、知识概念的学习B、认知能力的发展C、操作技能的掌握D、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参考答案:A,B,C,D33. 让幼儿比较物体数量应右手取物,从左到右一一对应地排列物体。(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4. 幼儿理解基数比理解序数晚。(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35. 数学的特点包括( )。A.明显的抽象性B.严密的逻辑性C.高度的精确性D.广泛的应用性参考答案:ABCD36. 下列属于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特点的有_。A.目标表述具体B.操作性较强C.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提出目标D.对幼儿兴趣、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发展提出相应的目标参考答案:ABCD37. 书写

12、数字是结合_教学进行。书写数字是结合_教学进行。A、数的组成B、加减法C、基数D、相邻数参考答案:A38. 关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关于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能充分顾及儿童在能力和兴趣等方面的个别差异B.能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增强儿童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C.能充分展现儿童学科学的过程,并使儿童在过程中得到满足D.以上都正确参考答案:D39. 让幼儿比较物体数量应右手取物,从左到右一一对应地排列物体。(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40. 试述儿童思维发展为他们学习数学知识提供了什么样的逻辑准备?参考答案:1.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我们以数学知识

13、中普遍存在的逻辑观念-一一对应观念、序列观念和类包含观念为例,考察幼儿逻辑观念的发展。(1)一一对应观念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3岁半以后)。起初,他们可能只是在对应的操作中感受到一种秩序,并没有将其作为比较两组物体数目多少的办法。逐渐地,他们发现过去仅靠直觉判断多少是不可靠的:有的时候,占的地方大,数目却不一定多。而通过一一对应来比较多少更加可靠一些。在小班末期,有的儿童已建立了牢固的一一对应观念。比如在“交替排序”活动中,存在四种物体,其中既有交替排序,又有对应排序。教师问一个儿童小鸡有多少,他通过点数说出有4只,再问小虫(和小鸡对应)有多少,他一口报出有4条。又问小猫有多少,他又通过点数得出有4只,再问鱼(和猫对应)有多少,他又一口报出有4条。说明幼儿此时已非常相信通过对应的方法确定等量的可靠性。但是能不能说,幼儿此时已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一对应的逻辑观念呢?皮亚杰用一个有趣的“放珠子”实验作出了相反的回答。实验者向幼儿呈现两只盒子,一只盛有许多珠子,让幼儿往另一只空盒子里放珠子,问幼儿如果一直放下去,两只盒子里的珠子会不会一样多,幼儿不能确认。他先回答不会,因为它里面的珠子很少。当主试问如果一直放下去呢,他说就会比前面的盒子多了,而不知道肯定会有一个相等的时候。可见幼儿在没有具体的形象作支持时,是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