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征文开放教育学院 上海电视大学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0473622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阅读征文开放教育学院 上海电视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推荐阅读征文开放教育学院 上海电视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推荐阅读征文开放教育学院 上海电视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推荐阅读征文开放教育学院 上海电视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推荐阅读征文开放教育学院 上海电视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荐阅读征文开放教育学院 上海电视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阅读征文开放教育学院 上海电视大学(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一推荐阅读征文电大 我的人生加油站朱代兴崭新的开始,由衷的感动陆雯电大让我懂得人生的真谛陈程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俞虹师者之道支宏愿妥善处理工学关系 着力解决工学矛盾陈琪电大人我的故事叶格儿电大圆我大学梦毛稀清我与电大同龄 我与电大有缘龙云腾迎双庆,讲讲开放学院与我的故事张幼为努力学习 成功未来曹晓鹏知识改变命运周群电大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陈睿面对挑战,为自己创造美好的将来徐程鹏我在开院的日子徐岳峰电大 我的人生加油站国顺 朱代兴2010年3月,我园了本科梦,成为了电大机械本科的学生,回想起2006年9月,我有幸成为电大的一名学子。来上海打工了这么多年,再一次走进学校是需要勇气的,说实话也是工作

2、上的需要,走进电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就感受到了,电大开放学院的领导,对我们专业的重视和关怀,电大老师在教学上的兢兢业业,电大辅导员对学生一种近似父爱,母爱,友爱的情感,这些使我更加坚定地静下心来好好学三年的信心。三年多了,弹指一挥间。在这一千多天里,其中的酸甜苦辣,工作和学习的矛盾、生活和学习的矛盾,各种艰辛,我知、辅导员知、任课老师知,校领导知。因为“靠一张文凭打天下”的日子不存在了,只有切实提升职业技能,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才能让学习者在工作中脱颖而出,为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年来我切身感受到在电大所学到的知识是多么的有用,以前工作上碰到技术上的难题,心里很自然地产生畏惧心理,因

3、为心里没底。经过三年来的扎实学习,在电大老师的精心教导下,使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有了飞跃和提高。三年来,我共学习三十门课程,其中二十六门成绩都在90分以上。我利用所学知识,攻克了不少生产技术的难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了,这使我的自信心大大的增加了。三年多来,我学习在06机电班一个团结、和谐、努力、奋进的集体里,我们班,真是一个大家庭。五十位同学,来自五湖四海,祖国的大江南北,北到辽宁,南到福建,不少是从农村来上海打工的青年,我们新上海人有十八位,占到了三分之一。年长的四十八岁、年青的二十岁还不到,有的还是娃娃。近的就住在学校边上,远的家在松江。有的已经是公司经理了,有的在工厂已经获得技师职称、不少

4、同学已经成为所在行业的能手。三年前,同学们怀着共同的求知愿望,走进了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上海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走过进校时的长征宣誓,老师和学生们的联谊活动、毕业前夕松江的聚会、帮有困难的学弟付学费、为汶川大地震捐款,给我们留下了点点滴滴的回忆与感动。三年多来,我一直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情同手足,团结友爱,互帮互学,深深的感到班级集体的温暖。不同的口音,没有影响我们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生经历,汇集在这里,就像无数的溪流汇集在一起。如果老师的授课是纵向的灌输,那么,我们同学之间给我带来的就是横向的讲义。在这个特定的时刻,我

5、们带着不同的讲义走到一起来,欣赏彼此散发的摇曳光辉,让我看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教无类,乐学致远的校训,无疑是一次次生动的励志终身教育,让我在人生之路上永不懈怠。三年多来,给我留下了太多太美好的回忆:领导的关怀,老师的敬业,辅导员的苦口婆心,同学之间的互助。酷暑寒来,每个星期几个晚上,在灯光通明的教室里,我们吸取老师知识的营养;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围在实验室的计算机旁如饥似渴的操作;在我修船中遇到困难,同学们还会赶到船上和我一起攻关,解决实际问题。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三年来的收获超过了我的想象。短短的经历带给我的是终身难以磨灭的印象,并将成为我今后工作生活中不断前进的动力。有实践工作经验的

6、人接受教育,往往会对授课内容中与现实不符的情况在心理上排斥。在我以前接受的再学习中,有过很多类似的经历。但这一次,三年的电大学习,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实践经验都是那么丰富,他们把我们同学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深入浅出,引用实例,授课不枯燥,与我们的实际工作生活结合紧密,我们在接受了他们大量的信息的同时,很自然地消化处理,没有任何被动。这得益于对授课老师的精挑细选,这是我折服电大的最大理由。2008年,我有幸被评为电大第一届的特等奖学金的获得者,站在教育电视台的领奖台上,我万分激动。我感到惭愧同时也感到自豪,惭愧的是我远没有达到要求,自豪的是学校领导,老师们对一名外地来上海打工学子的关爱,自豪的是我已

7、经名副其实的成为我们上海欧讯船舶技术有限公司技术维修部合格的当班人,这其中包含了许多许多的情感在里面。毕业了,在毕业设计中,我和我的毕业设计小组将上课时所学的PLC和液压传动的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设计开发了一个工作上很实际的项目船舶的舵机液压随动系统,它将填补我国国内修船行业的空白(因为国内所用的都是进口的机械,核心的技术被国外掌握,收费极高,每小时要五百美元),电大老师对我们这个项目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电大“一切为了学习者,为了学习者的一切”的精神。我喜欢电大的学习环境,我喜欢电大的学习专业,我更喜欢电大的老师。三年多了专科已经毕业了,师生情、同学情,难分难舍。

8、我又开始了继续读本科!回顾电大三年多大专的学习,我只想说一句话:电大是座大学堂,电大是我人生的加油站,进电大学习,和大家在一起,再读本科,我无怨无悔!崭新的开始,由衷的感动开放教育学院阜新校区2010春会计学(本)陆雯走上工作岗位已将近4年,在工作实践中,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尽管,已经拥有了中文专业的硕士学位,但因为双腿残疾,我在职业发展中仍然遭遇了诸多的限制和瓶颈。为此,我决定要去打破原有的专业界限,提高自身实力,为自己的未来谋求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深思熟虑之后,我选择了会计作为自己今后的第二专业。然而,工学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始终是横亘在我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但

9、当我看到上海电大的校训时,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有教无类”化解了我对于工学问题的顾虑,它告诉我即使已经走出了校园,依旧拥有学习的权利,电大会计专业详尽的教学计划更是有效解决了我工学冲突的矛盾;“乐学致远”则与我的目标不谋而合,它使我坚信自己依然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实现对新知的追求。上海电大开放学院用一种海纳百川的姿态,接纳每一个学习者,这种开放的教学理念,新颖的学习模式深深地吸引了我。从那一刻起,我决心成为一名电大人,为自己的理想鸣响启航的汽笛。作为一名电大一年级新生,电大的校园令我感到如此新鲜;作为一名接受过全日制大学教育的毕业生,那种似曾相识的学院气息,又让我觉得如此的亲切。当我踏入上海电

10、大阜新校区,成为开放学院会计专业2010春季班的一名本科生,当我第一次捧起电大的教材,伴随着那阵熟悉的书香,我的求学之路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这里,我面对的是一片崭新的知识领域。上海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我,从前的知识积累大多偏重于感性的领悟;如今,作为一名会计学的新生,我面对的新知,更注重理性的分析,追求对数理精确的把握。那些陌生的会计公式和法则向我展示着它们无限的魅力,激励着我去学习,去融会贯通。全新的求知道路,必定充满荆棘,但也必定满含着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乐趣,这些都将吸引我去不断求索,不断吐故纳新。在这里,我接触到的是崭新的师生关系、同窗之谊。当我还是十八九岁的少年,大学生活对我而言充满了青

11、春的懵懂和张扬。同学就是最好的玩伴,老师则是权威的指导者。如今,我和电大的同学们都已是步入社会多年的成年人,曾经的青涩飞扬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份沉稳和老练。在这里,同学们以“自助互助”的学习理念为纽带,成为了互相指导、互相促进的伙伴。师生之间的相处,则少了一分威严,多了几分亲切。课堂之上,他们是循循善诱的传授者;课时之余,他们和我亲切交流,更像是无话不谈的挚友。在这里,我体会到的是一份份由衷的感动。进入电大学习以来,我时时刻刻都受到来自各方关心。第一天踏入校园,班主任金文韵老师主动来到我的课桌前,询问我是否需要帮助;第一次上课结束,教学楼走道上偶遇开放学院副院长王大伟老师,“饭吃过了吗?有

12、需要我和电大的食堂说一声!”朴实的话语,透露出最真诚的关怀;第一次课间提问,电大老师的敬业同样令我钦佩,她们敬业而悉心的答疑,为教学质量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也彻底消除了我对电大教学质量的最后一丝疑虑,他们无愧于我们的信赖!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上海电大的短短数月时间,已使我体会到“独乐学,不如众乐学”的优越性。在导学、自学、助学相辅相成的良好氛围中,我充分享受着“乐学”带来的快乐。当我展望未来,我的憧憬因这些新良师益友而变得与以往不同,我相信在这里,我的将来会展现出一片别样的天地,一幅崭新的前景。电大让我懂得人生的真谛开放教育学院中原校区 08秋会计学 陈程生活,总是在忙碌中匆匆而过

13、,偶尔抱怨、偶尔烦躁、偶尔停留、偶尔发现原来,忙碌中不乏惬意,忙碌中不缺惊喜,忙碌中才更能体会,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充实。回忆,在电大的学习,从大专到本科,如今已快步入第五个年头;惊起,不得不感叹,就连本科毕业似乎也近在眼前。稍作停留、慢慢品味、细细探究。脑海里如幻灯片般播放着的,是这些年来,这些欢声笑语,风风雨雨中,电大所给予我的无论是快乐,是烦恼,是成功,是失败电大陪着我走过了这些个春夏秋冬,电大,所给予我的,不仅仅是我所需要的知识,更多的是我应该或必须具有的比知识更重要的综合素质。虽然,电大的入学门槛并不是很高,但其教学质量、师质水平却是非常优秀的。每一位任课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特点,有

14、幽默中不失严肃的;有嬉笑中便让我们轻松掌握课程重点的,电大的教师不仅敬业,也更愿意与我们交流,在“教”的同时不乏“互动”,帮助我们学得更好。电大的学习非常具有特色,在时间上它显得更为灵活,方式也更为多样,对于像我这样,即需要工作,又渴求提高专业知识或业余充电的人来说,得益之处显而易见。然而,边工边读的体制,看似简单,但缺少了约束,要想真正有所学,一次性全部考过,顺利毕业,说实话,压力还是较大的。可见,电大所要培养的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人才,更是一个有知识、懂得自律的人。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我开始懂得如何改变自己,如何打造自己,如何给自己订计划计划自己的工作,计划学习的时间,计划必要的休

15、息,计划未来的希冀。这些来自于学习中的细节,学习中的方式、方法,不仅提高了我的学习质量,运用到工作中后,也为我的工作提供了卓有成效的借鉴价值,并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当然,纵观电大的学习,还可以发现,在电大的教学中,包括了大量思想道德的教育,虽然这些课看似与专业无关,但正是通过这些课的学习,才让我,无论是在精神面貌上,还是内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像我这样做财务的,如果不晓何为“廉洁自律”、不懂何为“手提万贯,一尘不染”,那我的所学,我的未来,不过是空中阁楼。忘记了最初的法则,忽视了为人的基础,未来,又岂会畅行无阻?通过在电大的学习,我深刻地体会到,成绩并不是一种目的,学历也不是唯一的追求,我们真正应该追寻的,是为人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在电大50周年国庆来临之际,我深深地感谢我的母校感谢您,五十年的春华秋实;感谢您,五十年的辛勤耕作,是您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有机会不断升造,不断前进;是您教会我如何正确地看待世界,把握今朝,展图未来,正是因为您的教育,您的努力,您的希冀,我才能更明确我的未来,才能在纷乱的利益面前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才懂得人生的真谛!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我与开放学院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