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苏科班通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60460984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6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苏科班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苏科班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苏科班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苏科班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苏科班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苏科班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泰兴市济川中学九年级物理第一次阶段考试试题苏科班通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川中学初三第一次阶段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 100 分钟 总分: 120 分)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6分)请注意:考生必须将第一部分选择题(113题)的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将每题的唯一正确答案填入下表内)(每题2分,共26分)1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 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D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2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

2、不断的变化3如图所示的轻轨车,出站下坡时,驾驶员即使不加油门,车速也越来越快,其原因是A摩擦力越来越小B惯性越来越大C势能转化为动能D内能越来越大F1OF2G4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第一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1的作用下处于水平位置平衡如果第二次杠杆在重物G和力F2的作用下仍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下面关系中正确的是AF1F2 BF1F2CF1F 2 G DF2F1G5如图所示是内燃机气缸工作的简图,图示的情况正处在A吸气冲程 B排气冲程C压缩冲程 D做功冲程6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杯中各盛入一定温度和一定质量的水,则关于杯中水的内能说法错误的是A、a杯中水的内能最小B、b杯中水的内能比c杯中小

3、C、a、b两杯中水的内能无法比较D、d杯中水的内能最大7小明从家里去上学,如图所示,是他上学过程中的路程一时间图象,请你判断小明在哪一段时间内动能最大A在t1t2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B在t2t3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C在Ot1时间内,小明的动能最大D无法判断8下列关于温度、热量、热运动和内能的相互关系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物体放出了热量,内能一定减少,温度一定降低D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快,内能一定增加9下列事例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小明把透镜胶带紧压在错字上面,揭起就把表层的纸和错字一起粘了起来B考场中小明为了提神,涂了

4、清凉油,许多考生都闻到了气味C当有人用修正液覆盖错字时,常能闻到刺鼻气味D煮茶叶蛋时,蛋壳会变成茶色10有甲、乙两种物质,其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那么升高的温度之比和比热容之比分别可能是A23,101 B32,110C53,25 D35,52F甲GF乙G甲乙11如图(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G动小于物重G),用它们分别将重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甲、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甲F乙 BF甲F乙C甲乙 D甲 =乙12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

5、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B. 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C.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D. 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13如右图所示,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N,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0%,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A60 N B126N C180N D257.1 N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94分)请注意:考生必须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无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4在撬棒、扳手、缝纫机的脚踏板、天平中可分为三类,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天平是_杠杆15已知酒精的热值为q、质量为m的酒精完全燃烧一半放出的热量为_,剩余酒精的热值为_16夏

6、季中午,把一个充足了气的小气球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后气球突然炸裂了,则炸裂前,球内气体内能变化是通过_的方式。炸裂瞬间,球内气体内能变化,是通过_的方式17暴风雨即将来临时,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这一现象中,主要是将风的_能转化为小树的_能18升旗仪式上,旗手缓缓向下拉动绳子,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滑轮,使用它的优点是可以_19有报道说:台湾一家厂商发明了一种“手机自生能”技术。手机上装了特制电池,上下左右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每摇一分钟可通话两分钟。如果将手机上下摇动一下,相当于将200g的重物举高10cm,每秒约摇一次。则根据报道可知,每摇一次可以获得的电能为_J,该手

7、机使用时的功率约为_W20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的厨灶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煤球炉、沼气灶和液化气灶等灶具已走进家庭.液化气与煤相比,热学方面突出的优点是 _;环保方面突出的优点是 _ .若要将2.5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80,至少需要燃烧 _m3 的液化气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液化气的热值是5.0107J/ m3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8分)21如图所示AOB是以O为固定点悬挂在墙壁上的支架(重力忽略不计),在B端吊一盏电灯。若以O为支点,F2是墙壁对支架的阻力,请画出动力F1的示意图、动力F1的力臂及阻力F2的力22如图所示是人的前臂,可视为一个杠杆。请在图中适当位置

8、标出支点O,并作出动力F1的示意图23小红同学站在地面上用三个滑轮组成一滑轮组提起重物,请你帮助他画出该滑轮组最省力的绕法24一小球沿光滑半圆形轨道由静止开始下滑,请准确画出小球到达的最高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保留作图痕迹) 第21题图第22题图第23题图第24题图四实验题(9分+14分+5分+4分+4分,共36分)25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使杠杆的 在支点上;挂上钩码后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上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

9、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次数动力F1 / N动力臂L1 / cm阻力F2 / N阻力臂L2 / cm11.510121201031201.510(1) 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2) 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_(3) 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_26某同学在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1) 他所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滑轮,细绳,铁架台,直尺,还需 和(2) 实验中需要测的物理量有 、 、 、 (3) 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在表格中,请认真填写所缺少的部分物重/N物体提高的高度/m弹簧测力计读数/N绳自由端拉动距

10、离/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500.15200.45(4) 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该同学实验时滑轮组的连接置图。(5)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该 运动。(6) 同学乙观察并分析了甲的实验后,认为甲的实验中,可少用一种器材,少测两个数据也能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通过和甲讨论并经过老师的认定,他的方案是可行的,请你分析一下,去掉的器材是什么?少测哪两个数据?答:去掉 ;少测两个数据是 , 。27如图,被压缩的弹簧在放松后能把压在上面的砝码举起,对砝码做功,说明被压缩的弹簧具有弹性势能。 根据你的经验,试猜想弹簧的弹性势能与_、_有关(只要写出两点) 为了验证你的猜想,可以设计实验来探究:你所需实

11、验器材有_简要的探究方法和步骤_28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我们制定了两个计划:A让研究对象都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B让研究对象都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1) 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适量的水和煤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仪器(2) 能够准确的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本次实验成败的关键,在提供的热源中,你认为选用 比较合理,理由是 (3) 从两个计划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记录记录表格29某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 ,若想用它来称量重约为

12、15N的重物,应怎样来称量?手边现有铅笔一支、铁钉一个、铁丝一段,请你说明称量方法及其物理原理。(不计器材自重和摩擦,可画图辅助说明)五计算与应用(11分+12分+12分,共35分)30小马用如图滑轮组抬高重5N 的小车,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请你计算下列问题:(1) 若不计动滑轮重,绳子自由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多大?(2) 若考虑动滑轮重,此时弹簧侧力计的示数是2.5N ,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 当动滑轮总重超过多少时,使用该滑轮组提该小车不再省力?31目前处于秋收季节,有部分农户焚烧秸秆,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研究表明,秸秆的热值为0.75107J/kg,相当于标准煤的四分之一。(1) 我国第一家秸秆发电厂已开始正式发电,从此,中国电网里出现了由农民“种”出来的电流。据了解,我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产量就有6亿吨(合61011kg)。如果这些秸秆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转化为电能,则每年通过焚烧秸秆可产生多少焦耳的电能?(2)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分析,焚烧秸秆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3) 某学校食堂锅炉盛水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