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井挖土法施工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0460964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井挖土法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沉井挖土法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沉井挖土法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沉井挖土法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沉井挖土法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井挖土法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井挖土法施工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二、 施工方案三、 分部分项施工方案(一)、施工流程(二)、沉井制作(三)、沉井下沉(四)、沉井封底四、 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一)、进度计划(二)、保证措施五、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六、资源需求计划1、劳动力需求计划2、主要材料使用计划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沉井施工方案一、 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1、工程概况根据武汉市总体规划,为解决汉阳黄金口地区污水排放问题,武汉市水务局拟在该地区修建污水处理厂,本工程为位于汉阳黄金口村和什湖农场,紧邻三环线,本期污水处理厂规模为1.5万吨/天,占地31.0亩,设计0.000相当于12.600m,现场标高21.053,场平设计标高21.3m

2、。2、地质条件在勘探孔所揭穿的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由人工填土、全新统湖积相、湖冲积相粘性土夹粉土粉砂及冲洪积相粉砂层构成。本次施工区域地质情况下:(1)素填土,层厚约1.3m;(2)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约1.5m;(3)粘土,层厚约4.0m;(5)粉质粘土,层厚约2.0m;(6)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层厚约9.0m; 二、施工方案粗格栅间及进水泵房埋设较深,设计采用沉井施工,按坡度1:1.5先开挖到15.053m标高之后,制作套井,然后挖土至13.053m后制作沉井4.5m米高,待下沉到设计标高后封底,再施工上层井壁至施工标高。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的显示,刃脚基础持力层选用(5)

3、层粉质粘土。由于(6)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中赋存潜水,极易形成流土、流砂,容易导致坑壁垮塌,对基坑影响较大,在基坑开挖到15.053m后,在坑底井外设真空井点降水,同时井内设污水泵排水。三、分部分项施工方案(一)、施工流程场地平整、测量放线挖土放坡至标高15.053m套井制作挖土至13.053m坑内制作沉井刃脚、井壁施工砼养护(至70砼强度)沉井下沉沉井封底上部井壁制作养护中隔墙制作养护上部封顶。(二)、沉井制作1、基坑排水根据厂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开挖范围内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土、粉砂中赋存潜水层,极易形成流土、流砂,容易导致坑壁垮塌,对基坑影响较大,在基坑开挖至15.053m时,

4、在坑底井外设6座50真空降水井。基坑内的积水、渗水由基坑四周的排水沟(300300)排到基坑内集水井,然后通过水泵抽到地面。在沉井施工未完成前,应始终保持地下水位不超过刃脚底面。还应对周围路面及附近建筑物定期观测,防止沉陷或坍塌等事故。2、钢筋工程施工采用现场加工,主筋采用电焊搭接,底板、梁采用闪光对焊。钢筋直径14 以下的可采用绑扎。工艺流程如下:池壁钢筋砼:a.施工程序:清除池壁钢筋上水泥浆施工缝凿毛拆除池壁跟部吊模绑扎池壁钢筋验收钢筋安装池壁模板验收准备工作浇筑池壁砼养护拆除池壁侧模继续养护。b.池壁钢筋:池壁钢筋绑扎关键是控制好钢筋的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控制池壁的钢筋顶部的高度,控制好

5、池壁内外层钢筋的净距尺寸,保证整体钢筋的稳固。钢筋工艺流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图前期工作施工验收钢筋、钢板、焊条、焊剂施工图纸焊条烘焙钢筋调直、除锈技术交底作业条件钢筋焊工考试合格焊接试件试验合格模板验收合格保护层垫块制作弯曲箍筋成型弯钩弯起钢筋下料钢筋制作绑扎、安装钢筋制作焊接,根据钢筋焊接及验收规格(JGJ18-2003)钢筋结构形体的几何尺寸预埋件位置和标高保护层扩建块的设置(绑扎)钢筋、钢板的材质合格证和试验报告钢筋安装,配置钢筋的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焊件试件试验报告 3、模板工程

6、池壁模板:池壁模板的质量,直接影响池壁混凝土的质量水平,池壁模板设计、模板的支搭高度与浇筑方式、对模的强度、测度、稳定性进行计算,构造合理,结构稳定,易于装拆,操作方便。池壁模板支模详见下图:4、砼工程(1)混凝土浇捣砼振捣采取插入式振动器。在浇捣时个别部位应注意如下操作顺序:预留洞口两侧适当加长振捣时间,以使模板底面混凝土浇注密实。(2)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在浇注12h后即进行浇水养护。(3)砼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所使用混凝土,其骨料级配、水灰比、外加剂以及塌落度、和易性等,应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进行计算,并经过试配和试块检验合格后方可确定;严格实行混凝土浇灌令制度,经过技术、

7、质量和安全负责人检查各项准备工作。、混凝土的浇捣必须严格进行,严格控制沉实时间,钢筋密实处尽可能避免浇灌工作在此停歇以及分班施工交接,确保混凝土的浇捣密实;砼浇筑工程质量程序控制详见砼浇筑工程质量程序控制图。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施工图前期工作施工验收水泥、粗细骨料施工准备外加剂配合比浇水湿润模板内清理洁净技术交底作业条件配制用的计量衡器校正准确模板和钢筋安装验收合格混凝土配制(水灰比)和易性保水性粘聚性坍落度混凝土的输送浇筑混凝土(浇捣)密实性匀质性施工缝的留置混凝土试件制作(标养)养护原材料配合比试件标养28d的测试值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

8、0204-2002)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施工缝的技术处理:对于施工缝的处理做法是留凹凸缝。5、脚手架工程本工程采用钢管脚手架从地面往上搭设,井壁内搭设满堂脚手架外侧搭设双排钢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基坑土回填夯实后,放上小木板,脚手架立杆再支撑在基上,保证支撑点牢固平衡。脚手架的立杆间距1.50m,横杆间距0.90m,各排搭设步距1.8m,并每隔7根立杆设剪力撑(拉杆),每层脚手架上分层铺设上脚手板,在脚手架的外侧四周挂好安全防护网,防止高空物体掉落伤人,每隔水平7m竖抽4m距离,采用一拉一顶固紧脚手架,拉固用6 钢筋。支顶用钢管,脚手架工程搭设要及时逐层跟上

9、,保持高出结构高度1.8m 以上。并在第二层脚手架的四周搭设安全斜挡板,防止高空物体掉落而击伤下面的行人及施工作业人员。(三)、沉井下沉1、沉井下沉前的准备工作(1)确保降水高度在-1.600m以下。(2)检验井壁砼强度,按同条件养护之砼试块强度等级值为准,刃脚部分达砼强度100,井壁砼强度达70以上。(4)对原来的定位桩,高程点进行复查,并在四面井壁上部做出与控制桩对应点的标志,以检验沉井的位移。(5)在井壁内侧设垂线,其中南北墙各一条,东西墙各两条,以吊线锤观察沉井的倾斜。(6)在井壁外侧四角上用红漆画出标尺,每一标志线间距500mm,并标出下沉前的实际高度和下沉完毕后的标高,以观测沉井下

10、沉情况。2、沉井下沉(1)分组对称拆除沉井模板至刃脚斜面内400mm。(2)在沉井中间开始逐渐向四周挖土,每层挖土厚0.40.5m,沿刃脚周围保留1.5m土。(3)先挖两层后(形同锅底),再集中人力沿沉井井壁,每23m一段向刃脚方向逐层全面、对称均匀地削薄土层,每次削200300mm,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均匀垂直切土下沉,然后再重复上面程序。每次下沉深度不能大于500mm,发现沉井倾斜后,(1)立即停止倾斜方向挖土,加快对面方向挖土,以防加剧倾斜,并按此纠正倾斜。(2)在井顶上压钢锭,钢锭重量根据具体情况,经计算确定。(3)在沉井较高一侧的井外壁插入数根管子,由此压入膨润土泥浆,使该侧井外壁摩阻

11、力减少。(4)沉井位移处理:沉井位移主要是由沉井倾斜引起的,沉井向某一方向倾斜被纠正后,必然引起沉井向相反方向产生位移,可以利用这一点,当沉井向某一侧位移后,在沉井下步沉时,先挖此侧刃脚处的土,使沉井向此侧倾斜,然后挖相反侧刃脚的土纠正倾斜,如此循环一、二次可纠正沉井位移。(5)沉井的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1制作质量平面尺寸:1、长度、宽度L/200并不大于100井壁厚度152下沉后刃脚平均标高底面中心位置偏移H10m刃脚底面高差L10m100H/100L/100且不大于300(6)挖土必须分层进行,防止锅度挖的太深或刃脚处切土过快伤人。(7)在沉井开始下沉和将沉至高度标高时,周边开

12、挖深度应小于300mm或更薄一些,避免发生倾斜,在离设计标高200mm左右应停止取土,依自重下沉至设计标高。(8)沉井内人工取土,装入吊斗内,采用吊车取土至井外。(9)沉井下沉中应加强位置,垂直度和标高(沉降值)的观测,每班至少测两次(每班中及第次下沉后检查一次),接近设计标高时应加强观测,每两小时一次,予防超沉,并由专人负责作好记录。3、测量控制沉井下沉过程中,自始至终对沉井高程及平面位置进行测控,具体方法如下:(1)高程控制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区域设置高程控制点(离沉井周围40m以外),用油漆在沉井四角井壁上画出四个相同的标尺作为沉井水平观测点,在下沉中,采用水准仪每隔1小时全方位观测一次,做

13、好记录,如发现倾斜立即纠偏;终沉严格控制刃脚标高及周边高差,控制在设计充许的范围内。(2)平面位置控制在沉井井壁上画出中线,沿中线轴线方向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坐标控制点,用经纬仪及钢尺直接量测沉井中轴线位置,及时做好记录,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沉井平面位置。4、沉井下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应急措施(1)沉井纠编根据该工程的施工条件及土质情况,如发现偏斜,视具体情况分别对策。如发生倾斜,只需在刃脚和一侧进行人工挖土,在刃脚低的一侧保留较宽的土埂适当填砂;沉井位置如发生扭转,可在沉井的两对角除土,另外两对角填土,借助刃脚下不相符的土压力所形成的扭矩,使沉井在下沉进程中逐步纠正到位。所有偏差在下沉到距设计标高2m以上时,基本纠正好,然后谨慎下沉,在沉井刃脚接近设计标高500mm以内时,不允许再有超出允许范围的偏差。(2)沉井不沉主要原因有:开挖深度不够,下沉阻力过大。沉井倾斜,致使刃脚下局部土体未能顺利挖除,形成较大的上面阻力。沉井在软粘土层中因故停止下沉时间过久,静磨擦力增大。遇坚硬土层,破土困难。壁外无减阻措施或壁外减阻措施遭到破坏,侧面摩阻力没有降低。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适当增大挖土深度和范围。沉井下沉过程中要注意连续性不能停止时间过长,如果考虑到某些原因不得不停止较长时间,造成无法不沉时,可以在井壁和土层间灌入触变泥浆或黄土,降低摩阻力,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