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点整理讲解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0435027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点整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点整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点整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点整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点整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点整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点整理讲解(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知识点整理第一类:名词解释1、健康:答案要点: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而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包括生理健康、精神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完好。2、三维健康观:答案要点:三维健康观是由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基本侧面形成健康的三维立体概念即三维健康观。3、疾病:答案要点:疾病是个体表现出自己感知或者他人观察、测量到的异常状态即身体功能不正常状态。4、亚健康:答案要点:亚健康是由于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压力引起的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5、健康教育: 答案要点: 健康教育是以传播、 教育、干预为手段, 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建立

2、健康行为为目标,促进健康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及其过程。6、健康促进:答案要点:健康促进是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7、行为: 答案要点:行为是具有认知、思维能力并且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对于内外环境因素刺激所作出的能动的反应。8、健康相关行为:答案要点:是指个体或者团体的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包括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人类的行为、生活方式与绝大多数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关系极为密切,改善行为可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感染性疾病、意外伤害和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也与人们的行为

3、密切相关。9、促进健康行为:答案要点:促进健康行为指个体或者团体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行为。10、危害健康行为:答案要点:危害健康行为是个体和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的期望方向上表现的一组行为。11、心理健康概念:答案要点:心理健康是心理上的健康状态,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充分发展,与客观环境统一和适应。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12、情绪:答案要点:情绪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时对其态度的体验,是人体与环境意义事件之间关系的反映。13、人际关系: 答案要点:人际关系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过程中,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

4、的行为。即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14、气质的概念,答案要点:气质是表现在情绪和行动发生的速度、强度、持久性、灵活性等方面的动力性的个体心理特征,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15 个性:答案要点:个性是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16 性格:答案要点:性格是个体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是个性中比较稳定的、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征体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属性,是在长期的生活中塑造而成,也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17、心理评估: 答案要点: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

5、体或者群体的某方面心理健康状况或心理特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以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及心理问题的性质与程度的过程。18、心理咨询:答案要点:心理咨询是咨询者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给求询者发展或适应方面的困难以启发、帮助和教育,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活动。19 健康信息:答案要点:泛指一切有关人的健康的知识、技术、技能、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就是健康传播过程中传授双方所制作、传递和分享的内容。20、健康传播:答案要点:是以人人健康为出发点,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和方法,为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目的而制作、传递、分散、分享健康信息的过程。21、传播策略: 答案要点:是一个有组织、有系统的为达到某种预定目

6、标、在特定时间内通过某种传播渠道向目标人群传播特定讯息的全面计划。22、人际传播:答案要点:人际传播也称为人际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信息沟通的交流活动,主要通过语言,也通过肢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完成。23、大众传播:答案要点: 是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大众媒介和特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人数最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24、健康传播效果:答案要点:是指受传者接受信息后,在情感、思想、态度、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反应。25、社会诊断: 答案要点:社会诊断是通过了解目标人群的生活质量、健康问题、卫生服务问题、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资源情况,评估他们的健康问题和需求。26、 SCOPE

7、 模式:制 control of quality答案要点:就是健康促进计划的执行可以按照:制定实施时间表;建立实施的组织机构organization;实施人员的组织和培训schedule;实施质量控person;配备实施的材料设备equipment 的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组成SCOPE。27、社会教育:答案要点:社会教育是指非正规性的普及教育,是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措施对社区人群的各种教育活动。28、健康促进计划评价:答案要点:健康促进计划评价是在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中通过一个系统地收集、分析、总结资料的过程,来判定健康促进计划的价值、进展和预期目标达到的效果,是健康促进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和

8、组成部分。29、形成评价:答案要点:形成评价是一个为健康促进计划设计和发展提供信息的过程,包括为制定干预计划所做的需要评估及为计划设计和执行提供需要的基础资料。使健康促进计划符合目标人群的实际情况,使计划更科学、更完善。30、过程评价: 答案要点:过程评价是对计划实施过程的评价,从实施开始,贯穿于计划执行的始终。过程评价可以监测、评估计划执行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是否符合计划设计要求,计划实施是否取得预期效果,及时发现计划执行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计划以及干预方法、策略进行修正,以更加符合客观实际,保证实施的质量和目标的实现。31、效果评价:答案要点:效果评价就是评估健康促进计划导致的目标人群健康相

9、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的变化。包括近期和中期效果评价。32、结局评价:答案要点:结局评价就是远期效果评价,是对健康促进项目计划实施以后产生的远期效果相应进行的评价。33、学校健康教育:答案要点:学校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树立健康价值观,培养巩固健康行为,达到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提高终身生活质量的目的。34、健康促进学校:答案要点:学校所有成员为保护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完整、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包括设置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健康教育课,创造安全、健康的学校环境,

10、提供适当的卫生服务,动员家庭和更广泛的社区参与,促进学生健康。35、妇女健康教育:答案要点:就是用健康教育的理论、策略和方法促进妇女树立健康观念,激发健康行为,以提高妇女和女性群体的健康水平为目的的教育活动。36、老年人健康教育:答案要点:老年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一种运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相关理论,根据老年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对老年人群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第二类:填空1、健康的层次,一是躯体健康满足生存条件;二是(身心健康 )为满意度条件,包括一定的职业和收入满足经济要求,日常生活中能够享用最新科技成果,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三是(主动健康 )的最高层次,包括

11、通过适当训练掌握高深知识技术并且有条件应用和能够过着为社会做贡献的生活。2、健康的四类影响因素,一是(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是生物学因素包括人类遗传性疾病、成熟与发育、细胞与器官的衰老;三是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四是(卫生服务系统 )对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服务的活动。3、疾病的自然史是从( 病因过程 )开始病理过程开始(疾病成为不可逆)(临床出现 )疾病(症状和体征)疾病的结局(痊愈、死亡或者残疾)。4、健康问题是指个体表现出的非健康状态,即疾病、(伤害 )、(亚健康 )状态或者健康缺陷。1章3节 A 级5、渥太华宣言指出的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包括倡导、(赋权 )和协调,其核心策

12、略是(社会动员 )。而健康促进的三大支柱是:教育、政策和服务。6、健康促进涉及的主要活动领域或者任务包括制定能够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创造支持的环境;加强社区的行动;发展个人技能; (调整卫生服务方向)五个主要活动领域或者任务。7、行为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行为的主体、(客体)、环境、(手段 )和结果五个方面。8、人类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包括(遗传 )、人类行为的生物节律性、神经系统的整合能力与人的行为、(内分泌 )对个体行为的调节四大方面理解。9、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遗传、(生理 )、心理、 (社会文化 )和自然环境五大方面。10、知信行模式是指知识和学习、正确信念和积极态度、行为三个方面的

13、简称,是有关行为改变为比较成熟的模式,把人们行为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 )及形成( 行为 )三个连续过程。11、健康信念模式就是对于某疾病威胁的认识受到提示因素、对某疾病易感性和严重程度的认识,有关人口学因素、社会心理学因素、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还有对于采取预防行动(得益 )的理解和( 对克服采取预防行动中困难 )的决心,从而可能采纳预防某疾病的健康行为。12、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智力活动正常、情绪积极稳定、心理行为反应适度、人际关系和谐、心理行为符合心理年龄特征、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完整和健康的人格。13、情绪不是固有的,是由客观现实的刺激引起的一种(露于形, 内心感受无法观察, 常常用

14、内省法研究情绪;主观 )体验,虽然可能出现行为表象,但是也常不情绪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要。14、心理评估的内容包括智力和(健康的( 环境 )因素的评估。认知 )的评估;情绪评估;个性特征评估;临床心理症状评估;危害心理15、心理健康促进包括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和适应环境,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直面挫折,把挫折当作生活的组成部分,提高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如正确对待失败与逆境、适当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接受自己接受别人,采取精神宣泄法或者改变环境。16、传播模式是指我们为了研究(传播现象 ),采用简化而具体的( 图解 )模式对复杂的传播结构和传播过程进行描述、解释和分析,以求揭示传播结构内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17、媒介组合是指在( 同一 )大众传播的媒体计划之中,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 )的媒体。针对各种媒介的不同特点,择优选择以发挥传播媒介的最佳功能。18、进行传播媒介的选择,其原则包括:保证效果原则;(针对性 )原则;速度快原则;可及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五个方面。19、在国家健康促进行动规划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