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教案6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6038295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教案6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教案6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教案6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教案6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教案6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教案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五项脊轩志教案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脊轩志教案 教学目标 1 掌握5个多义词;进一步了解词类活用的文言词法现象。 2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分小组从以下四个不同角度,结合课文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1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目标1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一个重点; 2就本篇文章的学习,目标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应该是学习这篇优秀文言文中更应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因此,通过同学们完成上节课布置的小课题的讨论,来学习体会本文这一典型特点,并通过口头片段作文的训练,进一步实现目标2。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检验上节课文言自译情况

2、1 导入新课(略) 2 指名学生试翻译下列句子(投影):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珊珊可爱。 (4)。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译文参考: (1).在北面开了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阳光(从北墙上)反射回来,室内才明亮起来。 (2).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 (3).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月光下,庭中桂树的影子交杂

3、错落,微风吹来,树影摇动,美丽可爱。 (4)我的妻子嫁到我家,经常来到轩中,问我一些古代的事,有时伏在桌案上写字。 二、出示本课学习目标。 1掌握5个多义词;进一步了解词类活用的文言词法现象。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三、完成目标1。 1请负责5个词的组同学上台讲解练习二 顾 1回头看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2探望,拜访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3关心,照顾 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商君书 4副词,反而、难道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5副词,而、不过 稍 1逐渐,慢慢地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2稍微,略微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3公家给的粮食 县官

4、日有廪稍之供 置 1赦罪,释放 2放到一边,放弃 沛公则置车骑 3搁,安放;摆,设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4立、建立;购置、添置 内外多置小门 5驿站;驿车、驿马 去 1离开 比去,以手阖门 2除掉,去掉 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3距,距离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4前往,到去(后) 归 1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 2返回,回来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 3归还 4归附,归属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 5通“馈”,赠送 2请负责词类活用的同学上台讲解练习三。 资料参考: (1)文言词类活用一般有以下几种: 名词活用做动词;名词活用做状语; 形容词活用做名词;形容词活用做动词; 动词活用做名词;使动用

5、法; 意动用法。 (2)本课主要涉及前两种。 名词动词:名词在句子中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动词用的一种语言现象。 名词状语:名词直接限制或修饰动词时,充当状语。 (3)答案参考(略) 四完成目标2 1一个书斋项脊轩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 脊轩”。可以说,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 文中通过“百年老屋”的几经变迁,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

6、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 3 2两种情感悲和喜。 全文以第二段作为过渡,承上启下,或侧重写喜,或侧重叙悲。 (1)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 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 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 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

7、了诗情画意: 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 (2)第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 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

8、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 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 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 (3)第四段,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 (4)第五、六段,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

9、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 3三世变迁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归家三代变迁的情况的? 本文通过记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 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 交织成篇,以生活中的一桩桩琐事,尽现了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与作者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归家中三世变迁的沧桑。这里,重点从归家家庭衰落的一些表象描写中加以分析。 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

10、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先用篱笆相隔,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始为篱,已为墙”)。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外,写祖母到项脊轩来,鼓励作者读书求仕,光宗耀祖这件事,同样可透析出归家家道衰落的状况。归有光祖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归有光的身上了。 4项脊轩志中的四个女人: 文中

11、共写了四位女子的形象:哺育过项家两代人的老妪 慈爱的母亲 对“我”寄以厚望的祖母 与“我”恩爱情深的妻子 (画线部分由学生完成) (写老妪,是为了写母亲,因此,可以说,作者主要叙述的是三个人。) (1)写母亲突出“慈爱关怀” 作者8岁丧母,对慈母的音容笑貌,已不甚了了。但作者却巧妙地通过曾在项家居住的两代乳母之口,感人至深地道出了母亲那对儿女的慈爱之心。作者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问饥问寒的情景。尤其是后面这一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绘形绘声地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引起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眼泪也禁不住潸然而下。 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

12、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来分析。 (2)写祖母突出“殷切期望” 这件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写法与前或以景抒情、或以人物旁白为叙事主线大不相同。作者主要抓住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描写的: 之一:祖母过来探望“我”,看到孙儿静静读书轩中,笑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 之二:祖母离开时,轻手阖门,自言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出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喃喃自语中,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之三

13、:顷之,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殷殷的希望。作者写到这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3)写爱妻:突出“恩爱情深” 正面写情:“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时”,时常,经常,有“问”就有“答”,有“学”就有“教”。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项脊轩中不断传出来了欢声笑语,能感受到他们夫唱妇随,心心相印,志趣相投,情深似海的感人场面。 侧面写情:“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此语表述非常巧妙,值得玩味:吾妻转述的是诸

14、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 “其后六年其后二年”这一层,交代了妻子亡故之后的一些事情,看似平淡,却也字字含情:前一句,“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做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作者没有直写妻死后的伤感,但我们从文章前后的对比中,自然能体会到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二、三句写两年后重修项脊轩等事,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

15、葺旧室,已全然没了当年的热情,平实的语言中,无限伤感溢于言外。 借物抒情:文章到此,看似结束。可作者笔锋一转,又起波澜:巧妙地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来收束全篇。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却使文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 五学以致用口头作文:从学校、家庭日常生活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某种感情。 1有人说我们的生活太平淡,缺少让人感动的东西。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一颗颗善于发现感动的敏锐的心。请看最近一位同学的一封“非典时期非常家信”的一个片段: 非典时期非常家信(片段) 想家思亲之情悄悄地爬上心头。往日在家的情景一幕幕掠过脑海。 早晨,是妈妈您早早起来,煮好牛奶和鸡蛋,摆好在餐桌上,再细心慈爱地关望着我;是妈妈您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