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广西桂林市某初中小升初数学试卷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032895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广西桂林市某初中小升初数学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2年广西桂林市某初中小升初数学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2年广西桂林市某初中小升初数学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2年广西桂林市某初中小升初数学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2年广西桂林市某初中小升初数学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广西桂林市某初中小升初数学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广西桂林市某初中小升初数学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广西桂林市某初中小升初数学试卷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48分)(2012广西桂林市某初中)把一块正方体木块的表面涂上漆,再把它锯成27块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在这些小正方体中,没有涂漆的有1块,至少被漆2个面的有12块考点: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分析:因 为333=27,所以大正方体切割成27个小正方体方法如图所示:则8个顶点处的小正方体3面涂色;每条棱长上都有1个小正方体2面涂色:所以两 面涂色的正方体一共有112=12个;每个面上的中间的小正方体都是1面涂色:共有16=6个由此即可解答问题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3面涂色的有8个,在每个顶点处;2面涂色的有12个,在每条棱长的中间;

2、1面涂色的有6个,在每个面的中间;所以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27-8-12-6=1(个),答:在这些小正方体中,没有涂漆的有1块,至少被漆2个面的有12块故答案为:1;12点评:此题考查了涂色问题,要抓住3面涂色、2面涂色、1面涂色的特点进行解答(2012桂林)小明在体育馆参加篮球训练,如果去时坐车,回家时走路,在路上需花45分钟;如果往返都坐车只需15分钟;如果往返都步行,则需要45分钟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分析:如果往返都坐车只需15分钟,则坐车单程所用时间为152=7.5分钟果去时坐车,回家时走路,在路上需花45分钟,则步行单程需要45-7.5=37.5分钟,所以往返都步行,则需要37.5

3、2=75分钟解答:解:(45-152)2,=(45-7.5)2,=37.52,=45(分钟)答:如果往返都步行,则需要45分钟故答案为:45点评:在根据题意求出坐车单程需要时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求出步行单程的时间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012桂林)在30和40两个数之间找出两个自然数,使它们的乘积与1870的乘积相等,则这两个自然数是36和35考点:合数分解质因数分析:先把18和70分解质因数,再将两个数的质因数重新组合,得出符合条件的两个自然数即可解答:解:18=233,70=257,所以1870=233257=(2332)(57)=3635;因此两个自然数为36和35;故答案为:36,35点评:

4、关键考查合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2012桂林)3.631.4+81.46.4=634考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析:根据数字特点,把31.4看作81.4-50,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解答:解:3.631.4+81.46.4,=3.6(81.4-50)+81.46.4,=3.681.4-3.650+81.46.4,=81.4(3.6+6.4)-180,=81.410-180,=814-180,=634;故答案为:634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灵活进行数字转化,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2012广西省桂林某中学)学校六年级8个班举行篮球单循环比赛,即每个班都要与其他班比赛一场,那么一共要进

5、行28场比赛考点:握手问题分析:举行篮球单循环比赛,是每个班级都要和其它7个班进行比赛,要进行7场比赛,所以8个班一共进行:78=56(场),又因为每两个班重复计算了一次,所以实际全年级一共要进行了562=28(场)解答:解:要进行的比赛场数为:782=28(场)答: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故答案为:28点评:此题属于组合问题,要做到不重不漏还可以这样做:一共进行:7+6+5+4+3+2+1=28(场)答:一共要进行28场比赛(2012广西省桂林某中学)从一块正方形的木板上锯下宽为3分米的一个木条以后,剩下的面积是108平方分米木条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考点:合数分解质因数分析:如图所示,要求木条的

6、面积,必须知道正方形木板的边长,只要把108 分解成边长(边长-3)即可解答:解:把108分解质因数108=22333=129由此可见,9加3正好等于12,所以正方形木板边长是12分米所以,木条面积是123=36(平方分米);故答案为:3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知识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012广西省桂林某中学)从一块正方形的木板上锯下宽为3分米的一个木条以后,剩下的面积是108平方分米木条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考点:合数分解质因数分析:如图所示,要求木条的面积,必须知道正方形木板的边长,只要把108 分解成边长(边长-3)即可解答:解:把108分解质因数108=22333=129由此

7、可见,9加3正好等于12,所以正方形木板边长是12分米所以,木条面积是123=36(平方分米);故答案为:3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解质因数的有关知识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012桂林)甲、乙两港口相距120千米,一艘货轮从上游甲港口到下游的乙港口,每小时行60千米;然后再沿原路返回,每小时行30千米,则这艘货轮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分析:甲、 乙两港口相距120千米,从上从上游甲港口到下游的乙港口,每小时行60千米,则需要12060=2小时,然后再沿原路返回,每小时行30千米则返回时 需要12030=4小时,所以其来回共用2+4=6小时,行驶总里程为1202千米,则其

8、平均速度为12026=40千米/小时解答:解:1202(12060+12030),=240(2+4),=2406,=40(千米)答:则这艘货轮往返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故答案为:40点评: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分别求出这艘船去时与返回各用多少时间是完成本题的关键(2012桂林)一个班有45名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其中参加航模小组的有34人,参加象棋小组的有26人,并且每个人都至少参加一个小组,则这个班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15人考点:容斥原理分析:参加航模小组的有34人,参加象棋小组的有26人,并且每个人都至少参加一个小组,根据容拆原理可知,用参加两个小组的人数和减去这个班的总人数,即是个班两个小

9、组都参加的有多少人列式为:(34+26)-45解答:解:(34+26)-45=60-45,=15(人)答:这个班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15人点评:在此类问题中,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2012广西省桂林某中学)某人上8天班后,就连续休息2天如果这个星期六和星期天他休息,那么,至少再过7个星期后他才能又在星期天休息考点: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分析:这个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下次休息星期天可能有两种情况:或者在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或者在星期天和星期一休息,我们要注意对这两种情况分别讨论,然后综合两种情况,便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第一种情况相当于每

10、隔9天休息1天,问什么时候再休息星期天?这是求7与10的最小公倍数问题,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70,而707=10,所以,再过10周才会在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第二种情况,假如再过n周后休息星期天和星期一,那么7n+1应是10的倍数,所以n只能是7、17、27n至少是7故答案为: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数字的变化类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采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将该问题转化成最小公倍数的问题来求解(2012桂林)如图三角形ABC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AE=ED,BD=2DC,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考点:燕尾定理分析:过 D作DMBF交AC于M(如图)因为BD=2DC,因为AE=DE,所以AB

11、E的面积与DBE的面积相等,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DBE的面 积+AEF的面积,即三角形AFB的面积,由DMBF知道DMC相似CBF所以CM:CF=CD:CB=1:3,即FM=23CF,因为EF是ADM的中位线,AF=MF,所以AF=25AC,由此即可求出三角形AFB的面积,即阴影部分的面积解答:解:过D作DMBF交AC于M(如图)因为BD=2DC,因为AE=DE,所以ABE的面积与DBE的面积相等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为DBE的面积+AEF的面积DMBF所以DMC相似CBF所以CM:CF=CD:CB=1:3即FM=23CF因为EF是ADM的中位线,AF=MF,所以AF=25AC所以ABF的面积10

12、25=4(平方厘米)即阴影部分的面积(即DBE的面积加AEF的面积)等于4平方厘米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4平方厘米,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是利用在三角形中,高一定,面积与底成正比关系解决问题二、计算题(11、12题6分,13题7分,共19分)(2012广西省桂林某中学)计算19981998+考点:分数的巧算分析:此题若按常规来做太复杂,在计算19981998时,把除数化为假分数,分子不必算出来,其分子部分19981999+1998=19982000,其中1998可与被除数中的19998约分,得出,然后加上即可解答:解:19981998+=1998+=1998+=+,=1点评:此题构思巧妙,新

13、颖别致要仔细观察算式,抓住数字特点,灵活巧妙地解答(2012桂林)将1至7七个自然数填入图中的“”中,使每个圆周和三条直线上三个数之和都相等考点:幻方分析: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那么中间的数应是这7个数的最中间的数4;剩下的数字1+7=2+6=3+5分别填入三个方向上,每个直线上的和是:1+7+4=12;然后根据两个圆周上的和也是12,调整三对数的位置找出符合要求的数解答:解:最中间的数是4,那么这个图形应是: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找出中间数,然后根据中间数求出相等的和,进而推算求解三、应用题(每题7分,共28分)(2012广西省桂林某中学)有A、B、C、D四种计算装置,装置A:将输入的

14、数乘以5;装置B:将输入的数加3;装置C:将输入的数除以4;装置D:将输入的数减6;这些装置可连接,如果装置A后面连接装置B,就写成AB,如果装置B后面连接装置A,就可写成BA(1)装置ACD连接,输入20,结果是多少?(2)装置DCBA连接,输入什么数,结果是100?(3)在装置ACBD连接中,填上适当的装置使输入16时运算结果是17考点:逆推问题分析:(1)根据装置的运算规则列出算式,然后根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设输入的数为x,然后根据装置的运算规则列式,然后解方程即可;(3)根据各装置的运算规则结合数据特点,试探即可得解解答:解:(1)2054-6,=1004-6,=25-6,=19,答:结果是19(2)设输入的数是x,根据题意可得:(x-6)4+35=100, 5(x-6)4+15=100,5(x-6)4=85, x-6=68, x=74,答:输入的是74,(3)1654+3-6,=804+3-6,=20+3-6,=17,所以在装置ACBD连接中,填上适当的装置使输入16时运算结果是17故答案为: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