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设计考试类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60313106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设计考试类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科研设计考试类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科研设计考试类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科研设计考试类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科研设计考试类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研设计考试类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设计考试类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 研究因素与研究因素:研究因素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地而给受试对象施加的各种处理内 容,它可以是生物的,化学的或物理的。但是受试对象本身的某些特征(如性别,年龄, 遗传特性,心理因素等)也可以作为研究因素来研究。科研中必须明确研究因素与非研 究因素,对于试验效应来说,除研究因素起作用外,同时还有若干其他因素也会影响效 应结果。这些其他因素就是非研究因素。对于非研究因素,应当作为误差来源严格加以 控制。2. 重复原则:有二层含义,一是指实验的样本含量必须足够大,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有充分 的重复,以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突出表现其必然性。二是指任何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应经得起重复实验的考验

2、,重复实验是检查实验结果可靠性的惟一方法。3. 随机化抽样原则:随机化是指在对某研究总体的抽样或实验研究过程中,使总体中的每一 个研究对象(观察单位)都以概率均等的原则随机地被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或有同等的 机会地被抽到研究的样本中去的一种措施。体现在抽样随机,分组随机,实验顺序随机。4. 组间均衡性原则: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或各实验组之间。除了观察的研究因素外,其他一 切条件应尽可能相同或一致,如动物的种属,品系。窝别,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 况。生理条件,饲养环境等要保持一致。如研究对象为病人,则要求病人的病重,病期, 病型,病程,年龄,性别,生活,社会,心理等因素保持均衡一致,以便更好的避

3、免偏 差,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精确性。5. 把握度:又称检验效能,用B表示II型错误的概率,1B称为把握度,它是指当二总 体确实有差别时,按规定的检验水准a所能发现该差异的能力。6. case-control study:病例对照研究,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 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 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 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 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 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

4、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 病病因假说的目的。7. 特异度:又称真阴性率(true negative rate,TNR),即实际上未患病的人被诊断为 阴性的概率,计算公式是:真阴性/ (真阴性+假阳性)X 100%,此值越大说明诊 断试验越精确。敏感度:又称真阳性率,即患者被诊断为阳性的概率,计算公式为: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X 100%,此值越大说明诊断试验越灵敏。诊断性 试验的敏感度越高。漏诊率就越低;特异度越高,误诊的比例越低。8. 随机测量误差: 随机误差是一类不恒定的,随机变化的误差,由多种尚无法控制 的因素引起。在实验过程中,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现象反复进行测量,岁极力

5、控 制或消除系统误差后,每次测量结果仍会出现一些随机变化,即随机测量误差。10 双盲:盲法是指在临床试验中,试验的研究者或受试者都不知道试验对象的分配情况, 目地在于有效避免研究者或受试者的偏倚和主观偏见。双盲指受试者和观察者双方都不 知道分组情况,也不知道受试者接受的何种干预措施。11 系统误差:由于仪器未校正,测量者的感官的某种障碍,医生掌握疗效标准偏高或偏低等 原因,是观察值不是分散在真值二测,而是有方向性,系统性或周期性地偏离真值。这 类误差可以通过实验设计和技术措施来消除或使之减少。实验中,系统误差决定测定结 果的准确性。12. CMB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英文名称为China

6、Medical Board,简称CMB,始创于 1914 年,最初是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派出的中国医学小组,负责建造和运营北 平协和医院(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现为北京协和医学院) 。1928 年 ,在最 后一次接受了洛克菲勒基金的捐赠后,从洛克菲勒基金会独立出来,在纽约改组, 取名为 China Medical Board of New York,正式发展成独立的美国私立基金会。在将近 100 年的慈善活动中, CMB 一共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地区共无偿捐赠了近 10 亿美元,为推动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医学卫生事业做出了贡献学术不端 scientific mi

7、sconduct 定义:在建议研究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评审科学研究、报告研究结果中的 : 捏造、 篡改、剽窃、伪造学历或工作经历。这不包括诚实的错误和对事物的不同的解释 和判断。第二类误差:指接受了实际上不成立的H0,这类存伪的错误称为。EBM:循证医学。即遵循证据的医学,是现代医学领域新兴发展起来的临床模式。(p491) 主效应(main effect):指某一因素各水平间的差别。交互作用(interactio):当某个因素的各个单独效应随另一因素变化而变化时,则称这两个 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效应指标:主观,客观,定量,定性,特异性,非特异性, 配对设计与成组设计:指的是受试对象相同或基本齐

8、同的实验设计,其基本优点是抽样误差 较小,实验效率高。而成组设计可以是实验性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也可以是观察性研究中的 不同人群随机抽样,再进行处理。医学科研设计按学科属性分为:基础、临床、预防、社会医学研究(p3) 按研究场所分为:?参数的容许误差:容许误差又称为极限误差,是人为规定的某类仪器测量时不能 超过的测量误差的极限值,可以用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或二者的结合来表示。二,问答1, 简述实验设计三大要素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 实验设计是必须遵循对照,随机化,重复的统计学原则。只有设立了对照,才能消除非研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把研究因素的效应分离出 来,这是控制各种已知的非研究因素产生的系

9、统误差的基本措施。只有通过随机化分组,才能避免由于各种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可能引起的偏性,减少系统 误差,并可使其产生的总效应归于总的实验随机误差之中。此外随机化也是对资料进行统计 推断的前提,只有满足随机化原则的资料才能应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重复在统计学上的主要作用是在于控制和估计实验中的随机误差。 为了使实验能够更好的控制随机误差,避免系统误差,以较少的实验对象取得较可靠的信 息,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实验设计必须满足这三大原则。2,样本含量大小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何谓第二类误差?取决于四个条件:假设检验的I型错误概率a的大小I型错误概率a越小,需要的样本 含量愈多。 假设检验II型错误概率B或

10、检验效能(1B )的大小 II型错误概率B 愈小或检验效能(1P )愈大,需要的样本含量愈多.容许误差&的大小 容许误差&愈大,需要的样本含量愈大.总体的相关信息3.调查设计与实验设计的区别调查设计是观察性研究,是研究者通过客观地观察,描述调查对象来收集资料,未加任何 干预措施,比如:调查了解某地学龄前儿童的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率。 调查设计的特点:研究/分析因素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过程中没有人为的施加干预措施,而 是客观地观察记录某些现象的现状及其相关特征;不能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来平衡或消除非 研究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实验设计是试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假设主动地对研究对象加以干预措施,并观察总结其

11、 结果,回答研究假设所提出的问题。4.实验设计时,为何强调设置对照组?对照是实验设计基本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对照就是在实验中设置与试验组相互比较的对照 组,给各个组施加不同的处理,然后比较结果。设置对照主要是为了更好的评价和鉴别实验 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避免偏倚而产生错误的结论。其主要意义是:甄别处理因素与非 处理因素效应,排除非处理因素干扰 减少实验误差。为确保对照的有效性,还必须配 合随机。重复,均衡与盲法原则。5试剂盒一旦是伪劣产品,对实验结果会产生什么样误差? 试剂盒一旦是伪劣产品,会使实验结果有方向性的偏离真值,表现为测定值偏低,导致系统 误差的出现,精密度与准确度:精密度(prec

12、ision)表示同一方法重复测量同一样品时,测量值的一致 程度,即观察值与其均值的一致性程度。它的大小由随机误差决定的,衡量其大小的常用指 标是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准确度(accuracy)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它的大小主要 由系统误差控制,也受随机误差影响,衡量其指标是偏差系数(CB)。计量资料与等级资料: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又称数值变量资料,是指用定量方法 测定每个观察单位某项指标量的大小的资料。等级资料(ranked data)又称有序资料,它是将 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的不同程度进行分类,进而计得各类的观察单位数。同源配对与异体配对:同源配对(homogene

13、tic matching)又叫同体配对(homobody matchi ng), 是指试验和对照均在同一受试个体身上进行同源配对又可分为以下4种类型:自身配对(self-matchi ng): 同一患者先后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即受试者要接受前后两个阶段、两种不同的治疗措施,然后对其疗效 进行对比研究.这种自身配对又称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before-after study in the same patients).同一受 试对象两个左右对称的部位、器官进行配对同一受试对象或同一样品用两种方法或仪器检测用同一方 法或仪器检测同一受试对象不同标本的检测结果。异源配对(heterogenetic

14、matching)也叫异体配对 (heterobody matchi ng),是将受试对象按照一定的条件,将条件相同的个体配成对子,然后在对子内部按 照随机方法,将一个分配至实验组,一个分配至对照组,最后对其结果以配对分析的统计方法加以处理。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不同?患病率是在一定时间内一种群中出现特定疾病新病例的数量。发病率是某人群在一定时间内因某病死亡人数与该人群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反映人群总的死亡水平,是 衡量人群因病伤死亡危险(机会)大小的指标。也可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医疗卫生保 健水平。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而不管这些病例

15、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为一定期间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是衡量疾病的出现情况。_:配对设计方法,文字描述配对设计 配对设计(paired design)是将某些性质或条件相似的研究对象、部位配成相应的对子,然后采取 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中之一分配到试验组,另一个分到对照组,连续试验若干对,观察比较干预与对照 的差异.配对设计可控制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使两组非处理因素更具可比性,且此方法简便、经济、高效.配对设计的类型 根据受试对象的来源不同,配对设计可分为同源配对和异源配对口同源配

16、对(ho mogenetic matching)又叫同体配对(homobody matchi ng),是指试验和对照均在同一受试个体身上进行.同源配对又可分为以下 4 种类型:自身配对(self-matchi ng):同一患者先后接受两种不同的处理,即受试者要接受前后两个阶段、两种不 同的治疗措施,然后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这种自身配对又称为自身前后对照研究(before-after study in the same patients). 同一受试对象两个左右对称的部位、器官进行配对:如药物皮试,是一受试者一侧上臂注入受试药液, 在另一侧上臂注入溶媒作对照;又如研究某药的散瞳作用,如果理论上已经证明,该药只有局部作用,不 易吸收或不致通过神经反射及体液因素影响对侧眼,则可以用双眼进行配对. 同一受试对象或同一样品用两种方法或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