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Word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0299316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及其化合物导学案学生版Word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优秀Word版文档 ,希望对您有帮助,可双击去除!铝及其化合物一、铝的主要性质及用途1.物理性质:颜色导电、导热性密度硬度_色,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_较小质地_2.化学性质:写出的化学方程式:_。_。_。_。【微点拨】(1)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2)铝与稀硝酸反应时生成的气体是NO而不是H2。(3)能与铝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呈强酸性也可能呈强碱性。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_色固体,_溶于水,熔沸点_。(2)化学性质(书写离子方程式)(3)用途: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还可制作各种宝石

2、。2.氢氧化铝:(1)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_;_;_。(2)制备。向铝盐中加入NH3H2O,离子方程式为_;向四羟基合铝酸盐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_。3.明矾:明矾的化学式为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微点拨】(1)Al(OH)3具有两性,能溶于强酸(如盐酸)、强碱(如NaOH溶液),但不溶于弱酸(如H2CO3)、弱碱溶液(如氨水)。(2)Al2O3、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作耐火材料,但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熔融NaOH固体。(3)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Al、Al2O3、Al(OH)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3、K

3、HS、KHSO3、NaH2PO4等)及弱碱弱酸盐(如CH3COONH4等)。1.【思考辨析】(1)(2014福建高考)铝罐可久盛食醋。( )(2)(2014福建高考)常温下Al(OH)3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与稀硫酸反应。( )(3)(2014江苏高考)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4)(2013广东高考)常温下将铝片放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说明Al与浓硝酸不反应。( )(5)(2013江苏高考)氯化铝是一种电解质,可用于电解法制铝。( )2.【教材研习】(1)(RJ必修1P48科学探究)日常生活中有一些铝制炊具,它质轻且坚固耐用,其中的原因是()A.铝很不活泼,不易与其

4、他物质反应 B.铝虽然很活泼,但是在高温下才能反应C.铝制品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起保护作用 D.铝制品表面镀有一层铜,可以保护铝(3)(LK必修1P124)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CO2,快速加入过量NaOH浓溶液,立即把口封闭。发现易拉罐“咔咔”作响,并变瘪了;过一会儿,易拉罐又会作响并鼓起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致易拉罐变瘪的离子反应是CO2+OH-=HCO3- B.导致易拉罐又鼓起来的反应是Al3+3 HCO3-=Al(OH)3+3CO2C.若将CO2换为NH3,浓NaOH溶液换为水,易拉罐也会出现先瘪后鼓的现象D.上述过程中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有三种,且反应结束后的溶液显碱

5、性(4)(RJ必修1P63)向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MgCl2溶液或AlCl3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A.BaCl2 B.FeCl3 C.Na2CO3 D.NaOH【速记卡片】1.牢记1种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2.熟记2种两性化合物:Al2O3、Al(OH)3。3.掌握3种制备Al(OH)3的方法:Al3+3NH3H2O=Al(OH)3+3 NH4-; Al(OH)4-+CO2(足量)=Al(OH)3+ HCO3-;Al3+3Al(OH)4-=4Al(OH)3。4.掌握6个离子方程式:2Al+6H+=2Al3+3H2 2Al+2OH-+6H2O=2Al(OH)4-+3H2

6、 Al(OH)3+OH-=Al(OH)4-Al(OH)3+3H+=Al3+3H2O Al3+3OH-=Al(OH)3 Al3+4OH-=Al(OH)4-考点一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及应用【自主训练】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易溶于水。若取A溶液灼烧,焰色反应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片)。(1)写出化学式:A,B,C,D,E。(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B: 。AD: 。【归纳总结】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及应用Al3+、Al(OH)4-、Al(OH)3的转化关系:2.应用:(1)制备Al(OH)3。

7、 以盐为原料Al3+3NH3H2O=Al(OH)3+3 NH4-; Al(OH)4-+CO2=Al(OH)3+ HCO3-。以铝为原料(2)判断离子共存。Al3+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不能与显碱性的物质大量共存;Al(OH)4-只能存在于强碱性溶液中,不能与显酸性的物质大量共存,所以Al3+与Al(OH)4-不能大量共存;加入铝粉放出氢气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与H+、OH-反应的离子一定不能大量共存。(3)鉴别(利用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NaOH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现象为: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不

8、溶解。(4)分离提纯。利用Al能溶于强碱溶液,分离Al与其他金属的混合物。利用Al2O3能与强碱反应,分离Al2O3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加固训练】1.(双选)(2014上海高考改编)已知:2NaAl(OH)4+CO2=2Al(OH)3+Na2CO3+H2O。向含2 mol NaOH、1 mol Ba(OH)2、2 mol NaAl(OH)4的混合溶液中慢慢通入CO2,则通入CO2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关系正确的是()选项ABCDn(CO2)(mol)2346n(沉淀)(mol)12332.(2015聊城模拟)用含少量镁粉的铝粉制取纯净的氢氧化铝,下述操作步骤中最恰当的组合是()加盐酸溶解;

9、 加烧碱溶液溶解; 过滤; 通入过量CO2生成Al(OH)3沉淀; 加入盐酸生成Al(OH)3沉淀; 加入过量烧碱溶液A. B. C. D.考点二氢氧化铝沉淀的图象分析1.四个基本图象:(1)可溶性铝盐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图象。操作可溶性铝盐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可溶性铝盐溶液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无沉淀出现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图象离子方程式Al3+3OH-=Al(OH)3Al(OH)3+OH-=Al(OH)4-Al3+4OH-=Al(OH)4-3Al(OH)4-+Al3+=4Al(OH)3(2)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图象。操作

10、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中逐滴加稀盐酸至过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四羟基合铝酸盐溶液至过量现象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渐多最多渐少消失无沉淀出现沉淀渐多最多沉淀不消失图象离子方程式Al(OH)4-+H+=Al(OH)3+H2OAl(OH)3+3H+=Al3+3H2OAl(OH)4-+4H+=Al3+4H2OAl3+3Al(OH)4-=4Al(OH)32.四个拓展图象:(1)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或NaAl(OH)4溶液至过量,图象如图1所示。(2)向NaAl(OH)4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或通入CO2至过量,图象如图2所示。(3)向MgCl2、AlCl3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即将Mg、Al溶于过量盐酸所得

11、的溶液)中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图象如图3所示。(4)向MgCl2、AlCl3混合溶液中先加入NaOH溶液,后加入盐酸(NaOH与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沉淀图象如图4所示。【典题】(2015六安模拟)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中的几种。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阳离子有B.溶液中n(Al3+)0.1 molC.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SO42-和NO3-D.n(H+)n(Al3+)n(Mg2+)221【典题剖析】关键信息信息分析与迁移信息气体可能是H

12、2,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存在NO3-信息根据沉淀颜色,可确定不含有有色沉淀信息根据图象变化趋势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方法规律】图象题的解答要领(1)转化过程中要遵循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的对应关系。(2)看清纵横坐标的含义,对图象进行全面分析。(3)对于一些复杂问题可先分解后组合,进行图象的叠加工作;只有抓住一些关键点(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等)和变化趋势,才能顺利地解决图象问题。【针对训练】室温下,在0.2 molL-1Al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1.0 molL-1NaOH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NaOH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Al3+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B.ab段,溶液pH增大,Al3+浓度不变C.bc段,加入的OH-主要用于生成Al(OH)3沉淀D.d点时,Al(OH)3沉淀开始溶解【加固训练】1.(2015合肥模拟)将物质X逐渐加入(或通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的量与加入X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情况的是()ABCDXCO2HClNaOHAlCl3YCa(OH)2NaAl(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