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让 “共情”先行——一个心理个案给我的启示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0281908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让 “共情”先行——一个心理个案给我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让 “共情”先行——一个心理个案给我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让 “共情”先行——一个心理个案给我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让 “共情”先行——一个心理个案给我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让 “共情”先行——一个心理个案给我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让 “共情”先行——一个心理个案给我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与健康教学论文:让 “共情”先行——一个心理个案给我的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让 “共情”先行一个心理个案给我的启示一、来访者基本情况简介姓名:梁 性别:女 年龄:16岁二、辅导过程(一)主要问题概述该女生第一次来辅导室时有一名同班女同学陪伴,这是一个外表清秀,身材娇小的女孩子,性格也较文静内向,一看便知是老师们眼中“省心”的好学生。经过几次接触和熟悉,她终于向我说出了自己在宿舍和班级所受的困扰:在宿舍,她和睡在下铺的女孩关系不好,有几次睡得迷迷糊糊的,她感觉有人在碰她的下面,她怀疑是下铺的女孩;在班里,她经常能听见那几个后排的男同学讲她的坏话,在她背后指指点点,有几次,还明显感觉到她后面的男同学把手伸到她的下面通过班主任和她的同班好友的介绍,该生在班上成绩较好,但和

2、同学之间交往较少,显得较内向;近段时间忽然对班主任也很冷淡,表现抗拒,请假也变得频繁,她自称在宿舍休息不好,经常请假回家,情况严重时,每天晚自习都请假,因此,班主任建议她来找我。(二)背景资料该生家庭情况正常,父母均是工人,还有一个弟弟初中在读。因父亲性格内向,弟弟年纪小很调皮,她在家里和母亲沟通最多,关系亲密。根据该生自述,她在初三时曾遭遇同班一男生追求,该男生因为她的拒绝而恼怒,在班里散步谣言,讲了许多她的坏话。毕业后,她很庆幸终于可以脱离原班级,高中有新开端,谁知高二一开学她发现转来的新同学正是原初三班上的一个男生。很快她就发现班上的同学开始背地里议论她鉴于她所说的身体遭受触摸的事实很隐

3、私,班主任和她的好友均表示没有发现过,可能是她过于敏感多疑,因此对她进行了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PPCT),发现她在O量表(被压迫感)和A量表(有孤独感倾向)得分偏高,其他未见异常。(三)分析与诊断1、性心理发展不健康小梁从小与父亲接触很少,在初三与异性交往受挫,这一方面导致她对异性交往有更强的渴望与好奇,另一方面又对此表现得更为退缩和不安。由于缺乏科学的性心理知识,不能理性面对自己的欲望冲突,时间一长就有了神经症倾向,有被害感和莫名其妙的不安(总是觉得同学们在背后嘲笑或议论她,讲她的坏话;最严重时会察觉有人恶意碰触身体的隐私部分)。 2、人际关系不适应 因为认定自身受到受到他人的攻击而产生了

4、一种被压迫和被害的感觉,表现出来就是不喜欢跟人交往,有时会突然采取粗暴的行为(小梁在后面确实有这种行为表现)。(四)辅导策略埃里克斯的情绪ABC理论告诉我们,同一事件或现象,因为个体的不同的信念、解释或评价,就会产生不同的结论。显然,小梁在人际交往和两性关系方面的困扰,来自于她内心不合理的信念。而我要做的,就是帮助她看清、纠正自己的非理性思维,重建理性认知。根据分析,我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决定采用认知疗法,希望能引导她用合理的信念取代不合理的想法,走出被伤害的幻境。认知疗法(Congnitive therapy)是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并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5、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只有通过疏导谈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认知疗法的主要代表人物贝克指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但在和小梁一起分析引起她痛苦的这些现象,发现其中的不合理认知和信念的这个过程中,她的反应是我始料未及的。她非常肯定自己的感觉,回避我的理性提问,或者干脆沉默一小会儿然后又开始讲述她遭遇的新的痛苦。几次辅导下来,她的情况不但没有得到丝毫改善,还不断

6、从她班主任那里反馈来一些坏消息:她要申请退宿;她在上课时突然大声斥责后面的男同学她似乎已经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我觉得自己的能力已经无法帮助她,想把她转介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在和领导、班主任沟通后,我们邀请她的父母到学校,说服她的父母带她去治疗。一个星期后,小梁的母亲告诉我,心理医生给她做了一些检测,结论是小梁一切正常。她已返校上课,暂时情绪稳定,希望我能继续帮助她,这也是小梁自己的意愿。她母亲的最后一句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分析小梁的问题,企图用理性思维去影响她,改变她,但是我却从来没有想过小梁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原来前期辅导的失败,正是我完全忽视了小梁最需要的是“共情”。正如

7、Mayeroff(1971)所言,共情就是“关怀一个人,必须能够了解他及他的世界,就好像我就是他,我必须能够好像用他的眼看他的世界及他自己一样,而不能把他看成物品一样从外面去审核、观察,必须能与他同在他的世界里,并进入他的世界,从内部去体认他的生活方式,及他的目标与方向。”我现在终于明白:她的确缺乏理性的认知和思维,但她现在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合理宣泄。而我要做的,就是跟随她的感受,走进这个花季少女单纯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接下来的辅导中,我放弃了对她的诉说的分析和纠正,而是先对她的感觉表示理解和同感,然后和她讨论该怎样保护自己的身心免受伤害,进行反击防卫的模拟训练。几次辅导下来,渐渐地,她不再和

8、我谈到“有人又碰了我的下面”、“有人又说我的坏话”,而是更多地向我谈起她的学习和交友情况,征求我的意见。(五)辅导效果 经过一年的跟踪辅导,在进入高三后,小梁只是偶尔和朋友一起来辅导室找我聊学习的压力。这个我最初断定性心理发展不健康的学生,已能主动和我轻松谈论将来找男友,以及结婚生子等话题。2008年8月,她拿到了某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满怀期待地投入了她的大学生活。三、反思与总结回顾对小梁的整个辅导过程,我不能说这是一次成功的辅导:我最初急于求成,在咨询关系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执着于认知疗法,等到碰壁了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共情才是学生的需要,也是咨询成功的首要条件。也许,当我们试图用某一种理论或策略来帮助学生时,我们的注意力就已经被问题吸引,而却忽略了我们最应该关注的其实是学生。一个鲜活的人和一个问题,谁更重要?答案不言而喻,但当身陷解决问题的苦恼中时,我们却往往迷失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本,让共情先行,这是这个个案带给我的最大的启发和收获。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