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森林措施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0281598 上传时间:2023-06-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护森林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保护森林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保护森林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保护森林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保护森林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护森林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森林措施(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护森林措施树叶通过阳光进展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氧气供给人类生存,假设我们对森林乱砍滥伐,造成树木大面积的减少,将会造成人类的生存困难,所以要对森林施行保护措施,保护好树木。以下是WTT给大家整理的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保护森林的措施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面对森林严重缺乏,对现有森林资的保护就日益重要。首先制止乱砍滥伐,改变靠山吃山的落后思想。我国政府已规定,对天然林、原始森林一委严禁采伐。这对一些身居深山老林的百姓(少数民族)来说,应该转变过去靠山吃山的观念。山上的森林不是上帝只传给你的,还要留给子孙后代的。假设如今把树

2、木砍伐光了,山秃了,几年后会带来泥石流等灾难。同时,制定并施行多项林业生态工程方案,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主要措施如下:对森林资保护,最重要的是进步民众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此外还要做好以下工作:1、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要管好林业,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严格森林采伐方案、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税的方法,加强森林保护。2、合理利用天然林区利用森林资,一定要合理采伐,伐后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根本平衡。同时要进步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3、分期分地区进步

3、森林覆盖率在本世纪末使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到达20%,应分期分阶段和分不同地区来实现。4、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我国应尽快建立起西北、华北等地区的农田防护林,发挥森林小气候作用,抗御自然灾害。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进步单位面积上的生物消费力和经济效益,同时进步系统的稳定性、改善土地和环境条件,减少水土流失。5、搞好城市绿化地带城市应大力植树造林,把城市变为理想的人工生态系统。我国城市绿化面积很低,上海市仅为人均0.5m2,距国家人均10m2的差距很大,和国外差距更大。6、开展林业科学研究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特别是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

4、意改善生态状况,力求生态、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相对协调开展。7、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如SO2、O2、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显对森林产生不同伤害,影响森林的生长、发育。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也将对森林产生影响,控制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助于森林资的保护。保护森林的必要性1从生态平衡的观点谈保护森林的重要作用森林是陆地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它的构造最复杂,功能最稳定,生物总量最高,在维持人类生存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假设对森林过度砍伐,又不进展培育更新,那么森林的质量就会下降,林中的动物就难以生存,土壤微生物区系也将会改变,生态功能就会受到影响。1958年和1968年前后,我

5、县有些乡镇、村曾一度对森林进展了大面积消灭性地砍伐,因此造成了地表暴露,水土流失,洪水泛滥,河床上升,土壤越来越瘠薄,再种阔叶林也很难成活。有些乡镇、村为了图眼前利益,将山脚到山顶的杂木林全部砍掉,然后再种上幼小的松树,并在幼林中套种玉米、番薯、大豆等旱杂粮。但由于林地土壤瘠薄,抗旱才能差,因此种下去的松树很少成林,变成了荒山。用这种方法来经营管理林业,由于违犯了客观规律,因此最终还是要受到大自然的处分。我们维持生态平衡并不是主张“一草一木都不能动”,让生物资自生自灭,而是要科学开发合理安排森林的采伐量和生长量,提倡采伐不超量,并要经常抓好森林的培育更新及“自我调节”工作,这样森林才能实现青山

6、常在,永续利用。2从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谈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众所周知,地球外表的生物圈是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例如森林、江河、海洋、湖泊、草原及农田等等。它们虽然在形态范围以及生物群落组成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区别,但其构造和功能都是有共同点的。在构造上它们均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所组成的。非生物因素就是指空气、水分和阳光等;生物因素那么是指消费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及部分动物)等。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各种生物成分经常进展不连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例如消费者利用光能,将自然界的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合成有机物,提供给消费者利用,以及为它们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提

7、供足够的养料。而消费者和消费者的尸体及排泄物又提供给分解者进展分解和转化。于是营养物质又从生物体回归大自然,再被消费者所吸收和利用。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主体就是生物群落,由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互相作用共同完成这些复杂的功能。所谓生态平衡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各成分之间互相制约,循环不息。消费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均各有各的特殊地位及作用,任何一种成分,尤其是消费者遭到较大推残或破坏时,就会影响甚至破坏生态功能。二是在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中,其生物种类和数量,生物量和消费力都保持在较高的程度线上而且相对稳定,假设功能受到较大破坏,生物种类和数量,生物量和消费力就会全面下降,平衡就会失调。一般来说

8、生态系统是具有“自我调节”才能的,在允许的范围内,它可以承受各种变化而保持相似的构造和功能,这样就可以维持生态相对平衡。3从生态平衡的观点谈如何抓好环境的保护为了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维护陆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最根本的措施就是保护森林和开展林业。近年来,我县各级政府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茶山竹海”的开展战略和“山头植松、山腰栽茶、山脚种果”加快林业可持续开展的详细措施,狠抓了植树造林和生态公益林的建立。我县地处亚热带地区,县内山多田少,气候温和,雨量充分,野生动植物资相当丰富。目前已查明的野生动物有28个目,76个科241种,野生植物有68科124属356种。其中属于国家保护的一二类动植物

9、也有不少。它们大部分栖居于森林之中,在林地中取食,活动和繁衍后代,因此保护和开展森林就能使动物繁殖加快,物种增多。反之假设破坏森林,那么会使各种野生动物遭受灾难,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对“森林法”加强宣传,对生态环境保护加以稳固。我们不但要稳定山林政策,努力进步林农的思想认识,改变过去那种片面强调伐树增加收益的偏见,充分利用我县山多、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的优势,发动群众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的工作,引导群众在山上搞好多种经营,抓好野生动植物人工繁育和驯养工作,合理开发和保护生物资,以利维持自然生态的平衡。4从生态平衡的观点谈如何抓好封山育林森林具有修养水,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改善

10、环境等多种功能。它在维持人类生存环境中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它的直接产品的价值。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就要有方案地改造自然,合理安排农业消费,交通运输,开发矿藏,使用化学药剂等工作,就要严防人工合成的化合物进入地表对环境造成污染。例如,在林业消费上,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森林砍伐和培育的问题。由于各地人工栽培的阔叶林较少,以杉松等针叶林为主的人工林较多,对保护生态平衡就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以杉松为主的针叶林虽然价值较高,但扎根较浅、水土易流失,而且单独种植一二种树,害虫也较容易发生危害,不利野生动物取食,隐藏和栖息,使野生动物拥有量不断下降,生态平衡也会不断受到破坏。所以说,过去那种放

11、火烧山、成片伐林、毁林种粮的做法,对保护生态平衡是很不利的,必须坚决加以制止。昔日,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人为破坏而遭受大自然惩罚的例子已有不少,教训也很深化。人类依靠森林和自然生态环境而生存,但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也要靠人类。所以我们必须大规模地发动人民群众去植树造林,去开展封山育林,建立生态公益林,努力抓好阔叶和针叶混交的植树造林工作。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我县的森林覆盖率,才能保护生态平衡,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类生存,有利加快小康社会建立的良好环境。森林保护的概述防治或控制森林自然灾害的消费活动。森林经营的内容之一。森林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鸟、兽害以及火、烟和气象灾害等(见森林病害、森林害虫、森林火灾、森林鸟兽害、森林气象灾害),其中病、虫、火对森林的威胁最大。各种森林灾害的发生既有其独立性,又有其相关性。如森林遭受火灾或气象灾害后,除部分林木立即被毁外,留存林木还会因生活力急剧降低而易罹病、虫害而大量死亡,甚至全林被毁。病、虫、火、鸟、兽、气象等因子都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如何使这些因子在这一系统中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是控制灾害发生的关键。预防灾害的首要措施是选用良种造林,注意树种搭配,进步造林质量,实行集约经营,形成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其次同时要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对已发生的灾害采取综合措施,又不能伤害天敌和污染环境。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