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60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0280480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60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60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60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60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60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60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60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人工湿地设计案设计单位:净居节能环保工程*设计水量: 160吨/天设计时间: 2021 年4月前 言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明确了生产开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管理*的建立目标。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村容整治的组成局部,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立的重要容。 农村生活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不仅是农村水源地潜在的平安隐患,还会加剧淡水资源危机,使耕地危机得不到有效保障,危害农村的生存开展。因此,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与资源化设施建立,防止因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二引起的农村河道、土壤和农产品污染,确保农村水源的平安和农民身心安康,是新农村建立中加强根底设施建立、推进村

2、庄整治工作的重要容,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约80多亿吨,而96%的村庄没有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重污染了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威胁广阔农民群众的身体安康以及农村的经济开展。一面,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自流到地势低洼的河流、湖泊和池塘等地表水体中,重污染各类水源;另一面,生活污水也是疾病传染扩散的源头、容易造成局部地区传染病、地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目前全国农村的自来水普及率只有34%左右,还有3亿多农民存在饮水平安问题。在省市农民家庭用水水质的抽样检测结果中,63个水样肠杆菌、浑浊度等主要指标超标的占72%。水源地水质低的状况与

3、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有直接因果关系。 目前这局部农村生活污水不经处理均直排入边河道中,对农村边水环境造成重污染,造成水体发黑发臭,对边农村居民的身体安康造成巨大的威胁,重影响了边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农耕,直接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开展,因此必须尽快完成这些自然村落的污水整治与改造。 第一章 工程概况1.设计依据(1)建立提供的有关技术、经济资料(2)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98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11月)(4)中华人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5)室外排水设计规 GBJ1487(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7)城镇污水处理

4、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l8918-2002(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2.设计规模2.1设计围及目的2.1.1设计容:(1)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2)本工程所采用的主要污水处理设备的型号、规格及效能等。 (3)污水处理站平面布置。 (4)对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计算和设计,包括主体构(建)筑物以及必要附属建筑物。 (5)进展整个工程的投资预算。2.1.2设计目的对污水处理处理工艺、设备选型等进展多案比较,确定适宜的污水处理系统建、构筑物布置;采用技术先进、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投资省、运行本钱低的工艺。使工程获得最正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1.3设计围设计围

5、为污水处理工程的工艺设计、设备供货、安装调试、试运行至达标排放标准等。3.处理水量与水质2.1水量*村设置一个集中污水处理系统,按该村总共200户,每户4人,总人口数800人计算,每人处理水量0.20m3/d,总设计出水量160m3/d.2.2污水来源及水质农村生活主要为洗浴、冲厕、洗衣服用水等主要污染物为COD、BOD、氨氮等。参考同类比其他污水水质,确定污水水质如下: 工程CODBODSSTNTP PH单位mg/lmg/lmg/lmg/lmg/l -进水水质40020030030.05.0 6-9注:治理后排放污水排放符合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PH

6、COD(mg/L)BOD5(mg/L)SS(mg/L)NH3-N(mg/l)TP(mg/l)6-9602020150.5 第二章 处理工艺选择2.1概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多种多样,近年来,在全国各地都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试点工程,在原有的技术之上开发出了众多的污水处理技术,除传统的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外,还有土地处理系统,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生物接触氧化槽、生态塘污水处理系统,土壤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厌氧沼气池污水处理技术,各种有无动力式地埋式半地埋式、地面式污水处理设备等新兴的污水处理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利用技术目前缺乏专著、技术规的参考,农村居民区规模较小,污水排放分散、水质污染浓度较城镇

7、的低、管网收集系统滞后且有些地区收集较为困难,同时多数情况下居民区又具有紧邻耕地、绿化带、林地、低洼地、水塘和废弃地等优点,因此要结合上述进展处理工艺的合理选择。农村污水处理的思路和技术路线不同于城市污水处理,更适合采用环境生态工程为主、环境工程为辅的技术路线。因此,在这一技术路线和治理思路指导下,选择一些可能形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工艺技术比较。本工程围处理的进水为分散居民农户的生活污水,要求建立投资省、运行维护简单,且相对独立的工艺,本案选择适合于本工程的工艺,即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及土壤渗滤污水处理系统进展比选。2.2各种工艺比照2.2.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体

8、化污水设备和装置较多,形式也多样,主要是针对污水排放量少的工业企业,未截污又缺乏土地的城市或居住较为分散的农村,以及小型的厂矿、医院、宾馆等地的污水处理式。有的装置利用如硅藻土净化水质;有的则是在装置利用动力消解污染成分。开展集预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于一体的中小型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是国外污水分散处理开展的一种趋势。日本研究的一体化装置主要采用厌氧好氧二沉池组合工艺,近年来开发的膜处理技术、可对BOD5和TN进展深度处理。欧洲多开发了以SBR、移动床生物膜反响器、生物转盘和滴滤池技术为主,结合化学除磷的小型污水处理集成装置,近年来,我国在集成化小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开发、研制和应用面也开场了一

9、些有益的实践,虽然我国多环保公司开发了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少动力或低能耗型集成化污水处理装置,但这些装置的实际运行效果尚缺乏系统地信息。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具有如下的优点:占地小,可埋入地表下。全自动控制,不需人员管理。无污泥回流。操作简单、维护便。噪声低、无异味。使用寿命长。本工艺适合于无可利用空闲地、处理程度要求较高的小型分散村落,以及农村宾馆,别墅区的生活污水处理。处理出水可到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排放标准。2.2.2 土壤渗滤污水处理系统地下土壤渗滤法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中科院应用生态所七五九五期间的研究和过程示说明,在我国北寒冷地区利用地下土壤

10、渗滤法处理生活污水是可行的,且出水能够作为中水回用,其中最典型的实例是处理工业大学学生楼生活污水的中水回用工程.1992年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对地下土壤毛管渗滤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和绿地利用进展了研究.清华大学在2000年科技部重大专项中,在市呈贡县的农村地区推广应用地下土壤渗滤系统,取得了良好效果.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以节能、省资源作为指导思想,予以工程化、实用化而创作出的一种新型小规模的污水净化工艺技术。综合利用土壤填料微生物植物共同作用处理生活污水的复合净化工艺。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整个处理装置放在地下,故不损害景观,不占用地外表积。 净化出水水质良好、稳定、可

11、用于农业灌溉。 对进水负荷的变化适应性强,能耐受冲击负荷。 不受外界气温影响,或影响很小. 不易堵塞 在去除BOD同时,能去除氨、磷。 建立容易,维护简便,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污泥产生少,污泥处置或处理费用低 不污染地下水等。在日本,这种技术正兴未艾,迄今已兴建了20000余套此类净化设施。在美国,据统计农村及零星分散建造的家庭住宅有36%采用了土壤渗滤沟系统。前联也曾组织了一些科研、设计和建筑单位对开发、应用此类小型净化构筑物作了大量工作,在制定工艺流程、净化法、构筑物或是设施以及泵站等面完成了系列工作,做到了定型化、系列化、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2.2.3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美国联邦

12、管理机构曾这样定义湿地的概念,认为湿地就是那些经常或维持被地表水或地下水淹没饱和,在一般情况下,被饱和的土地适合用于特有生物普遍生长的区域。所谓人工湿地是指在人工模拟天然条件下,建造一个不透水层、使挺水植物生长在一个处于饱和状态基质上的一个湿地系统。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s处理系统源于对自然湿地的模拟,它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基质和微生物三者的协同作用来实现水质的净化作用。湿地系统是由按一定级配充填的基质/填料 等组成,并在床表种植经筛选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期长、美观确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芦苇等,构成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当水通过系统时,经过滤、吸附

13、、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等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当基质为碎或沙材料时,这类人工湿地有较好的去除有机污染物的能力,但脱氮除磷的能力较低,。以土壤为基质的下行流垂直天壤湿地,以土壤为基质或以有脱氮除磷能力的复合基质为填料的人工湿地具有很好的去除N、P的效果,通常N去除率85%,P去除率95%,该技术在西欧、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人工湿地适宜处理污染浓度或负荷较低的污水,其处理污染负荷一般低于传统二级生物处理法,但COD、BOD、N、P病原菌去除率高于传统二级生物处理法,处理出水水质更优且稳定。人工湿地系统具有如下特点:建造和运行费用远低于传统污水处理厂。易于维护,技

14、术含量低。可进展有效可靠的污水处理。能耐受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可直接或间接提供效益,如造纸原料、绿化、野生动物栖息、娱乐和教育。荷兰、北美等对湿地的大规模应用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在七五期间开场人工湿地的研究,人工湿地系统作为一种充分利用天然净化处理能力的污水处理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3案选择农村村镇生活污水有以下特征和处理要求: 村镇人口较少,分布广而且分散,生活污水水质、水量波动性大,排水管网很不健全。 村镇经济力量薄弱,因此污水处理应充分考虑造价低,运行费用少、低能耗或无能耗的工艺。 村镇缺乏污水处理专业人员,所选工艺应运行管理简单,维护便。人工湿地系统与其它处理技术相比具有

15、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低维护技术、低能耗等优点,且床体填充改良后的土壤,便于就地取材,因此人工湿地处理系统更适用于本工程。第三章.人工湿地处理系统3.1 概述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展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复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人工湿地生态处理 人工湿地是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构造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正确效益。3.2 特点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具有缓冲容量大、处理效果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