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0269303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现与探索-四年级下册教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对 称 一、教学目的 1通过以对称物体和图形为内容的学习研究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积极研究问题的科学态度,感悟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对“对称”现象的感受和理解,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使他们感受美、欣赏美,提高审美水平。 3通过学习与体验活动,使学生了解对称的意义,并能观察、判定生活实践中和建筑物中对称与不对称的物体或图形。对建筑艺术中的对称作用有一定体会。二、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准备有关的投影与实物,使研究气氛更具有趣味性。应对实验一制作相应课件。 2制做好各小组的四叶风车。 三、教学要点及建议 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科学态度,了解

2、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教学的难点是分析对称现象的意义。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主要是通过美丽的图片引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入新课。 六幅图分别是:(自左至右,自上至下)天安门、河北赵州桥、西安大雁塔、天坛、人民大会堂。 (2)探索课题 明确研究的课题:探索“对称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初步向学生解释一下“对称”的概念,最好用实例说明。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准备好实验活动的物品。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活动课活动是通过实验、研究了解“对称”和“对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解释一些“对称现象”。进一步明确学习目

3、标。 活动过程: 本课分四个环节分别为: 第一个环节是实验一“认识对称图形”初步认识对称现象,通过动手实验感知对称的概念,让他们体会出“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东西的特点。 教学中可以将小组内同学分成三个小小组对三个图形分别进行实验,然后交流,启发印证“思考问题”栏目的结论。 第二个环节是实验二“验证对称图形”是通过用第一个环节的结论验证六幅图中哪个是对称图形。仍以小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再次印证对称就是一条轴线的两边具有大小、形状、和排列完全一样的东西的特点。 教学中教师可以再引进一些事例进行练习。但教师要注意的是本课只讲授 “轴对称”不涉及其它对称形式。 第三

4、个环节是实验三“研究在建筑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通过对北京天坛的祈年殿的建筑分析来研究对称的作用。建议以小组讨论形式来进行。可以让参观过天坛祈年殿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此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建筑艺术上对称图形的作用。再用以上结论研究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座建筑,对称在这里所起的作用。 第四个环节是实验四“进一步研究对称的作用”是对称作用的延伸。教学中可以先安排小实验活动,制作一个四叶风车进行实验。让学生感悟对称作用不仅是建筑物艺术之美,还有一定科学道理和作用。对六幅图让学生逐一展开讨论,有的若能通过实验或亲身体验,会有更好的效果。 (4)探索发现 这一栏目分三段对课题研究做了相

5、应的结论,教学中要让学生自我梳理总结,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所学内容的延伸。要使学生明白对称是一种美,同时不对称也是一种美,要具体事物具体分析。让学认真观察这两幅图,可以提出哪个更美的问题,在讨论中不一定形成统一结论。同时也使学生在观察、思考中逐步形成辩证思维的方法。 2应注意的问题 (1)实验要让每个同学都参与,使他们获得感性认识,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2)尽可能采用课件和让学生的体验的方法进行教学活动。 (3)要注意进行安全教育。 (4)本课建议用1课时。五、背景资料 1什么是对称? 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直线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

6、关系。如人体、船、飞机的左右两边,在外观上都是对称的。 2对称的几种形式 (1)镜象对称性或左右对称性 (2)转动对称性 (3)平移对称性 3对称形式的意义 不同对称形式给人以不同的感觉:如庄严肃穆、坚固耐久、和谐优美。对称在很多方面来看不仅是感觉方面的,闹钟的对称保证了走时的均匀性,飞机的对称使飞机能在空中保持平衡稳定。 对称还是自然界的一种生物现象。不少植物、动物都有自己的对称形式。比如人体都是以鼻尖、肚脐眼的连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形体,眼、耳、鼻、手、脚。眼睛的对称使人观看物体能够更加准确;双耳的对称能使所听到的声音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确定声源的位置;双手、双脚的对称能保持人体的平衡。 4建筑

7、艺术离不开对称。凡庄重、严肃、正式的建筑物往往具有很高的对称性,体现出一种对称美。清代帝陵很注重对称美。以主陵孝陵为中心的神道,成为整个陵区布局的中轴线,其它各陵均以孝陵为中心向两侧排布。每一座帝陵都有一条与地球经线平行的中轴线,中轴线的两旁都是成对的建筑,彼此呼应。紫禁城的古建筑群更是注重对称原则。通过紫禁城的核心位置,贯穿着一条中轴线;从外城永定门开始,经过内城正阳门,然后进入宫廷广场的大明门(清朝改为大清门,辛亥革命后又改为中华门),穿过广场,便是皇城上的承天门(即现在的天安门)。承天门内有端门,端门以内迎面而来的才是紫禁城正面的午门,又叫五凤楼。在这条中轴线的东西两侧,所有建筑都采用了

8、更加严格的的对称排列形式。其中,只有代表皇权统治中心的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及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才端端正正地布置在正中央。 2.溶解的作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以“溶解的快与慢中的一种情况及溶解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为内容的学习探讨活动,引起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学习研究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研究事物的科学精神。 2通过学习和实验活动,体验研究事物的“基本功”,培养学生实验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与实验活动,使学生知道溶解快与慢的道理及应用方面的有关知识。 二、课前准备 1课前教师要注意收集相关的资料,做好相关实验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实验的物品,并进行熟悉实验操作的演练工作。 2

9、关于“探索延伸”栏目三个问题,教师最好能围绕其内容制作视频课件,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效果。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学习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操作基本要领。培养动手实验能力。 教学的难点是实验的观察与结论的推导。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各栏目教学指导策略: (1)引言 以导语开始进入本课学习探索活动,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性。 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科学课有关溶解的知识。归纳出加快溶解的方法: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研成粉末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进一步研究加快溶解的有关知识。以此导入新课。 (2)探索课题 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观察研究溶解的快与慢中的一种情况

10、及溶解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课前教师要按小组准备活动器材: 3个实验杯、一把直尺、盛水器具、细线、铁架台等。 准备糖块和食用油、食用醋等。 做好小组实验分工 进行安全教育。 活动设计: 提示本节课是通过实验、观察研究溶解的快与慢中的一种情况及溶解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过程: 本课安排了两项实验 实验一是通过“糖块放在什么位置上溶解得快”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糖块放在水杯的液体中位置不同而溶解得快与慢的不同,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可安排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装配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的装配要求学生按步骤顺序进行,

11、要求学生认真仔细的去完成。提醒学生准备好后先不要放入水中。 教师设问:将三块糖分别放杯中,一块糖吊在水的表面,一块糖吊在水的中间,一块糖放在杯底,哪块糖溶解得块呢?在学生提出自己看法后,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实验。 按教材要求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实验,要求认真观察实验情况。 思考问题,得出结论。 进一步探讨为什么糖块在水的表面溶解得最快,而在杯底溶解得最慢? 这一步骤可以以小组形式组织讨论。教师适时点拨或播放视频课件,辅导学生完成这一步骤的教学活动。 研究“冰糖块快些溶解在水里” 的问题。启发学生结合上学期科学课有关溶解的知识一并进行思考。 实验二 是通过“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实验让学生初步感知有些液

12、体可以溶解在水里的情况。 在教学活动中,将油与醋对比进行实验,解决“思考问题”栏目的问题。 (4)探索发现 这一部分既总结了全课的两个实验,又把课题研究引伸到由于许多的物质能溶解到水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帮助。这实际也是新内容,也是教学目标之一,教师举一些事例安排教学活动。 (5)探索延伸 这一部分是本课教学又一个提升, 教师要做一些启发,或引导学生学习小资料内容,来思考为什么寒冷的冬季,厨房里的水结冰了,而盐水、食醋却不容易结冰的道理。 此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酌情考虑解决。 2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好实验活动是本课较为困难的地方,教师要细心做好组织工作。 (2)实验后的油、糖、醋都要做废

13、物处理。 (3)本课建议用1课时。 五、背景资料 1溶液: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液体物质里所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 2对比实验:客观事物之间具有复杂的联系,在探究某种事物的原因时,往往会发现可能有多种因素与这种事物有关联,究竟哪种因素有关系,哪种因素没有关系,必须通过实验一个个地确定。实验的方法就是进行单因素比较,看有某种因素存在与没有某种因素存在是不是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要进行单因素比较,则必须控制其他可能有影响的因素,使这些因素完全相同。这种实验方法叫做对比实验。 3物质的溶解可分为两

14、类。一类是物质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如蔗糖溶于水等。这一类物质溶解后,利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可以把溶质与溶剂分离开。还有另一类完全不同意义的溶解。如锌溶于稀硫酸、大理石溶于盐酸等,在这样的溶解中,物质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用简单的物理方法不能把溶解的物质提纯出来。 3.“静电”小实验 一、教学目的 1通过“静电”小实验的活动。引起学生对静电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科学问题答案的意识。 2通过活动,锻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探究其中原因的意愿。 3通过活动,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静电相吸、相斥的科学道理。 二、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按教材内容准备好所需器材

15、,并逐一对三个小实验亲自演示几次,以便指导学生的分组实验。注意安全教育。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材中的三个小实验都验证了两种不同材料相互摩擦而产生了静电。 2在干燥的环境中才能产生摩擦起电的现象。 3相互吸引的物体所带的静电是不同种类的电荷;相互排斥的物体所带的静电是同一种类型的电荷。 四、教学要点及建议 1“引言”:教师还可以自行设计静电实验,引发学生的质疑及学习兴趣。 2“探索课题”:启发学生谈谈亲身感到周边静电的存在,锻炼学生思考科学问题的能力,探究其中原因的意识。 3“探索活动”: 通过三个小实验,用身边物品验证生活中静电的存在,并了解产生静电的基本条件及静电相吸、相斥的科学道理。 4“探索发现”: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巩固本课的重点: 摩擦起电现象:摩擦起电必在干燥条件下产生;异性电荷互相吸引、同性电荷互相排斥三个科学道理。 5“探索延伸”: (1)指导学生做好“静电”干扰收音机的实验,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 (2)了解静电对人类的“利”与“弊”,学会“防静电”和“放静电”的方法。 6提示: “贴”在墙上报纸的实验,成功与否的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