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60250788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经常须要打算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我细心整理的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欢迎大家共享。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指责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傲慢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使学生易于理解故事内容。本课共用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下面我说的是其次课时的内容。

2、、依据新课标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其次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学问与实力: (1)巩固生字读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风伯伯的话,知道小松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教化学生做人要虚心,不行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3、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二、说教法学法 1、读中感悟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特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在教学中,我

3、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3、自主探究法 采纳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能促进学生精神的唤醒和潜能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胜利的喜悦。依据本课的特点,让学生自主读书、表演、评论,懂得做人要虚心,不行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从而感悟课文的内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事?(小松树 大松树风伯伯) 让学生认读生字词,能巩固生字的音和形,同时能使学生更加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精读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问:读完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4、?谁能用“(谁)长在(什么地方)?”的句式说说。(2)谁来帮小松树和大松树找找家?师简笔画“大山”,指名将图片“小松树”和“大松树”贴在相应的地方。(3)齐读第一自然。利用贴图和简笔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同时采纳变换句式练习说话的方法,让学生感悟、体验,了解同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2、精读其次自然段过渡: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肯定常常在一起说话闲聊。这一天,小松树和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1)自由读其次自然段。 边读边想:你从小松树的话中知道了什么?(小松树认为自己长得高,看得远,很傲慢。)(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傲慢的呢?指导读有关

5、词语。(要读出小松树傲慢的样子,“多高哇”、“很远很远”应加重语气读。) ()让学生说说除了看出小松树很傲慢外,还看出他怎么样?(没礼貌,瞧不起人。)指名读读有关词语,(“喂”、“你呢”等词)让学生学小松树说话的语气。()指导朗读。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些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读出小松树傲慢、神气的样子。) “阅读是学生的特性化行为”,通过对重点词的感悟以及演一演小松树傲慢的样子,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自主性、创建性,让他们在动情的语文实践中积淀语感,增加体验。 ()看图探讨:假如你是大松树会怎么样?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以后,生气了吗?它在想些什么?(看图

6、说说) 采纳假设的方法,让学生装扮大松树,把自己的生活阅历引调出来,将自己的做法和大松树的看法进行比较,体会大松树对小松树的爱惜和宽宏大度。3、精读第三自然段。过渡:大松树心胸宽广,不和小松树计较。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它是怎么说的? ()自由读、指名读第三自然段。问:风伯伯的话你们听懂了吗?(指名说说) ()让学生将黑板上的贴图小松树从“山上”拿下来,与大松树比一比,从而体会小松树之所以高是借助了大山的力气。 让学生把两棵松树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比一比,能够形象直观地了解两棵松树的高矮,使学生更易于理解风伯伯的话。这一环节的设计,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指导朗读。(

7、让学生装扮风伯伯,对小松树说几句话。)4、精读第四自然段。()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四自然段)(2)小松树为什么“低下了头”?(理解“惭愧”的意思) ()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引导学生想象:小松树低下头会想什么?会对大松树说什么?(同桌探讨、沟通) 文章没有干脆写出小松树认错的话语,这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索和想像的空间。在这里,我让他们代表小松树,再给大松树说句话,引导他们在相互沟通中,利用原有的学问,补足文章省略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总结全文。 、分角色朗读全文。(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戴上头饰,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在

8、课堂教学中,老师给学生供应一个机会,让他们在组内自由选择宠爱的角色,戴上宠爱的头饰,赐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们会发觉孩子们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2、说说学了课文以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受到思想教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像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白一个道理的文章,我们称为寓言故事。 (四)巩固练习。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检测学生驾驭字词的状况和理解课文的程度,看看是否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五)板书设计。 采纳师生画图贴图的方式板书,图文并茂,色调显明,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8.小松树和大松树贴风伯伯图 贴小松树图 惭愧

9、 画大山图贴大松树图 高得多小松树和大松树说课稿2 说教材 :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指责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傲慢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使学生易于理解故事内容。说目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识字,积累和运用词句,培育阅读实力,养成阅读习惯。因此我确立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 :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两条绿线内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实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

10、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分角色表演。 3情感目标:懂得做人要虚心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说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大量识字,读懂课文,因此,我将学会本课的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进而理解课文内容确立为本课重点。 说教学难点: 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让学生明白做人要虚心谨慎,不要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说学法、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方法得当,就可以起到化难为易,提高课堂效率等多种功效,教学时主要采纳了 1情景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观看课文动画,让学生的思绪跟随画面走进课文。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来相识课文中的人物原型,以表演的形式充分发挥学

11、生阅读欲望。 2.读中感悟法 “阅读是学生的特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 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3.自主探究法采纳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能促使学生精神的唤醒和潜能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胜利的喜悦。依据本课的特点,让学生自主读书、表演、评论,懂得做人的真谛,从而感悟课文的内涵。说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出示图)同学们,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想不想看,你们看到了什么?板书:小松树、大松树。“松”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怎么记住它?看老师把“松”字送回田字格,仔细视察,跟老师书空。我们在写

12、“松”的时候,木字旁要写得小一些,捺要变成点,不和右边打架。右边写得宽一点,左窄右宽,松字才美丽。 、 小松树和大松树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日我们就来读一读,大家一起读课题。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任务呈现: 请同学打开书第课,自由读课文。留意听好老师的要求: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次,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順。 自主学习:生自由练读,师巡察指导。 展示沟通: (一)认读生字词 1、第一组:大山爷爷 风伯伯 孩子 A、刚才小挚友们读得特殊仔细,确定也相识了它(出示大山的图),是谁呀? 出示“大山爷爷”,指名读。 “爷”字上面为什么有个“父”呢?再读。 、(出示风的图),这是谁? 出示

13、词语“风伯伯”,指名读。 C、风伯伯称呼小松树什么呢? 出示“孩子”,指名读。 D、读这三个词语的时候都要留意什么呢?(轻声)开火车读。 2、其次组:惭愧 低下了头 没有回答 托起来 摸着A、小挚友们把轻声读得真棒,这5个词语宝宝也快乐地跑出来了,你们想相识它们吗?生自由认读。 B、指名读:惭愧、低下了头 故事中说谁惭愧地低下了头呢? 对, “惭、愧”两个字都是竖心旁,是说小松鼠心里怎么样呢?再读词,男女分读句子。 C、指名读:回答 “回、答”两个字都是我们这课要学写地生字,两个字中都有什么?与什么有关呢? 对,都有口,与说话有关,我问你说就叫“回答”。再读词语。D、指名读:托起来 这是什么动

14、作呢?大家做一做。 你知道谁把谁托起来的呢?再读词。 E、指名读:摸着 我来摸一摸(师摸若干个小挚友的头),舒适吗? 出示句子: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齐读。 (二)读顺重点句子 1.(出示小松树图),他在对谁说什么呢? 出示句子(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挚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谁来学着读一读? 听了小松树的话,你觉得小松树怎么样?这是一颗()样的松树。 2、.小挚友读得多好呀,把一个傲慢自大、不懂礼貌的小松树呈现在我们面前。咦?刚才得意忘形的小松树在听了风伯伯的话以后,惭愧地低下了头,想知道风伯伯对它说了什么吗? 出示句子(风伯伯摸着小松树的头说:“孩子,山下的

15、松树比你高多了,你能看的远,那是大山爷爷把你托起来的呀!“ 风伯伯和小松树说话的时候,摸着小松树的头,他的表情怎样? 风伯伯多爱惜小松树呀!那风伯伯的话该怎么读好呢? 多亲切,多亲善又关切小松树的风伯伯啊,我们大家一起来做风伯伯。齐读。 、我们读熟了小松树和风伯伯的对话,读好这个故事也就不难了。齐读课文。 任务二:正确书写生字 任务呈现:“松、托、孩、呢、伯”出示生字,读读笔顺,视察结构,比较异同。(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自主学习:自己想方法识记 展示沟通:1、沟通左右结构而且左窄右宽 2、 生谈谈书写时留意事项 3、 师范写, 三、检测导结: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留意写字姿态:头正肩平足安,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 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