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4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0241560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4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4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4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4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4外国诗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外国诗两首济 慈作者简介: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有感情的朗读:注意把握诗的语调、重音和停顿。整体感知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这两首外国诗并不以词语的精炼见长,而是以意境深远、情感隽永出色。试着体验诗中的情感和意境。1、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你是怎么理解的?诗人把蝈蝈和蛐蛐当作大自然的歌手,把他们的鸣唱当作大自然的诗歌,借以表达对大自然

2、的无限热爱和由衷的赞美之情。2、蝈蝈与蛐蛐哪些句子点明了主旨?“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3、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全诗虽然只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充满生机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4.诗中是怎样体现这一主旨?从内容上来说,夏天,鸟儿不叫了,就出现了蝈蝈的乐音,冬天,夜晚寂寞了,就出现了蛐蛐的歌儿,春秋两季本来就是百鸟千虫欢唱的季节,由此体现了诗歌的主旨。从语言上来,蝈蝈-蛐蛐-蝈蝈,浑然一体,回环往复,主题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疑难探究:蝈蝈与蛐蛐一诗构思有什么特点?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

3、大气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点明主旨)生机勃勃的盛夏(动景)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再次点明主旨)宁寂严冬和温馨家庭(静景)前后呼应联想夏冬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俄叶赛宁作者简介: 叶塞宁,俄罗斯诗人,他的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景色。反复品读 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中所写的夜景,本诗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 静谧 美丽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安适 宁静探究:诗人在描绘夜景时,采用了 哪些不同的角度展开描写?v 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 描写了动景和静景。赏析归纳这首诗的内容,并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美第一节:写夜的静谧第二节:写溪水的歌唱第三节:写月光下大自然的美丽第四节:再次写

4、到美丽的月色拓展链接:静夜郭沫若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天河何处?远远的海雾模糊。怕会有鲛人在岸,对月泣珠?这首诗写得宁静、典雅,遣词造句和诗行的组织,都富有古典诗词的风味。在这笔墨空灵的画图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遐想。异国海边的静夜,有着“对月流珠”的鲛人的幻影,这难道不是诗人眷怀祖国、感怀世事的心灵的投射吗? 课堂 练习 这首诗与郭沫若的静夜给你的感受有什么异同? 同:这两首诗都描绘了静谧的夜景、美丽的月色。异:这首全篇描写眼前的实景,从中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静夜在写景的基础上转入想象的世界,引出诗人对神话传说的遐想。 本节 小结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