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0222935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2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4课 第2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4一、选择题1“五里滩头风欲平,张帆举棹觉船轻。柔橹不施停却棹,是船行。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却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这首浣溪沙是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唐、五代时期多首未署名的作品之一。诗中形象地说明了()A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B物质与意识分不开C运动是有规律的D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答案A解析这首诗体现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故选A。2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

2、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答案A解析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正确;B、C材料未体现;D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3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万物自同的宇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列宁指出:“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最绝妙的说明”。列宁这样的评价是因为这一观点()A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B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C指出了自然界是永恒

3、发展的D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答案D解析列宁的观点认识到物质世界处于运动之中,D正确;其余与材料主旨内容不符。4近两年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环保部门的数据则显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次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ABC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规律的客观性的知识。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规律,说法错误。要解决

4、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故符合题意。故选C5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静止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看到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揭示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ABC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材料中王夫之的观点表明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项符合题意;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选A。二、非选择题6历史上,陕西省吴起县是个林草十美的地方。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快速增加以及“以粮为纲”的政策导向,

5、加之当地群众长期沿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面积开荒种地和漫山放牧,掠夺式经营土地资源,致使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陷入了“越垦越穷、越穷越垦”和“越荒越牧、越牧越荒”的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近几年,当地把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措施走出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生态目标与农民脱贫致富的和谐统一。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如何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答案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承认和尊重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自然规律是客观的。要尊

6、重自然规律,大面积开荒种地和漫山放牧违背了客观规律,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就是自然对人的惩罚。面对客观自然规律,人并非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人们认真总结过去盲目毁林开荒、漫山放牧的教训,把握森林与保持水土之间、农林牧之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的规律性,走上了在经济建设中恢复生态、在生态恢复中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之路,实现了生态目标与农民脱贫致富的辩证统一。解析本题通过陕西省的发展考查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其实质是考查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然后分析规律的客观性及其方法论要求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回答时结合陕西省的做

7、法加以分析,实现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一、选择题1xx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xx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稳中求进”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事物发展都是有规律的D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答案B解析A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D不合题意。故选B。2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静止也是一种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

8、在方式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ABCD答案C解析对联形象地说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的统一,符合题意;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错误,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故选C。3“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无条件的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了运动变化的观点,选A。B说法错误,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C没有体现,D错误,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4荒漠化治理是世界性难题。有专家根据部分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对于

9、人力治理效果不佳的地区,可采用“人退”的方法,创造条件让自然界自我修复,实现“沙退”的目的。这种治理荒漠化的新思路体现的哲学道理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和认识客观规律为前提适当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体现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人的活动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ABCD答案C解析荒漠化现象是人类不遵循客观规律、盲目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的不良后果,要解决好荒漠化问题,解决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仍然需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符合题意;把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尊重客观规律完全对立起来,是错误的,故选C。5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

10、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A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C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意思是遵循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从事生产活动,才能获得粮食丰收,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故C符合题意;A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B、D都是错误的。故选C。6宋代诗人陈简斋的诗作“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万物

11、都在概念中运动B脱离物质的运动是存在的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D事物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引文的意思是如果以船为参考系的话,是云在运动;如果以云为参考系的话,是船在动,故体现了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适合题意;A、B都是唯心主义观点;D只看到了静止,没有体现运动,故选C。7xx年6月份,河南省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组织实施空中、地面立体人工增雨作业,全省多个地区降下中到大雨,有效缓解了前段时间旱情。这说明()A认识和改造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C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就无法促进事物的发展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答案D解析在客观规律面

12、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故D符合题意。A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改变。B与题意无关;C错误,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豫剧历史悠久,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但随着多元文化媒体发展和人们文化艺术需求的多样化,豫剧格式化表演、缓慢板腔体节奏、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豫剧工作者们引入市场机制,把传统戏曲艺术和现代媒体相合;在继承豫剧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它艺术门类优秀艺术元素,大胆探索创新;

13、立足群众,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入群众生活积累艺术素材,通过多种形式调动群众参与创作和展演,经过不断努力,以梨园春为代表的影视栏目品牌和以程婴救孤为代表的舞台剧品牌先后涌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豫剧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运动,把握规律”知识,说明豫剧发展为何能迎来“又一个春天”。答案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豫剧工作者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豫剧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豫剧工作者引入市场机制,融入其他艺术元素(或:尊重市场规律和艺术规律),拓展了豫剧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豫剧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努力,打造了一大批豫剧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促进豫剧的良性发展。解析本题的答题范围非常明确,为“认识运动,把握规律”,题型属于原因类。豫剧发展为何能迎来“又一个春天”,需要根据材料中豫剧的发展措施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对应其发展措施分析体现的哲学道理。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引入市场机制,尊重和遵循规律;适应时代要求,不断努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