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内外并举注重因势利导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60193132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内外并举注重因势利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坚持内外并举注重因势利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坚持内外并举注重因势利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坚持内外并举注重因势利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坚持内外并举注重因势利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持内外并举注重因势利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持内外并举注重因势利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坚持内外并举 注重因势利导促进企业科技人才成长在中国科协人才和调宣工作会议上的发言辽宁省科协辽宁省是“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以下简称“讲、比”活动)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发源地。新时期,辽宁省科协紧紧围绕中央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和省委、省政府人才战略,坚持以“讲、比”活动和 “院士专家工作站”为依托,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服务意识,开发企业内外资源,借势助推企业科技人才成长,为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广泛开展“讲、比”活动,推进企业一线科技人才成长 “讲、比”活动开展以来,在辽宁企业中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辽宁

2、省科协赋予“讲、比”活动以新的内涵,坚持以“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主题,以“节能、降耗、减排、增效”为重点,积极引导企业科技工作者把发挥创新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同企业发展、国家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广泛参与企业的创新实践,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2009年,全省参加“讲、比”活动的科技工作者146627人次,立项24439项,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企业采纳49302项,创经济效益21.4亿元。一是在“讲、比”活动中培养开发科技人才。企业科协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科技工作者在“讲、比”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围绕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技术工艺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等课题立项攻关,开展建言献策,搭建人才成

3、长的实践平台。本溪钢铁集团公司科协在“讲、比”活动中开展“七赛七比”活动,有近26万人次参加,研发新产品386项,获部级科技进步奖91项、国家专利123项,有213人荣获公司科技标兵,163人被评为市级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40人被评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二是在“讲、比”活动中评价激励科技人才。“讲、比”活动作为一项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已经成为发现人才、举荐人才的重要途径。2008年,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6个单位、张新斌等9名个人荣获中国科协、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资委奖励。此后,省科协会同省发改委、省经委、科技厅、国资委和中小企业厅下发了关于在企业深入开展讲、比活动的意见,出台了表彰奖

4、励办法。2009年联合表彰60个集体、147名个人。这些先进典型不仅是全省“讲、比”活动的旗帜,也是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支撑。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每年拿出80万元用于奖励在“讲、比”活动中业绩突出的个人和团队,在职称评定中,将参加“讲、比”活动为企业建功立业情况作为考核内容,使科技工作者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增强了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在“讲、比”活动中凝聚保障科技人才。“讲、比”活动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寓思想教育和企业文化建设于科技活动之中。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科协把倡导和树立鞍钢“钢铁强国”的核心价值观、弘扬“创新、求实、拼争、奉献

5、”的企业精神和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作为活动目标。大连机车厂科协在活动中倡导“敢为人先、持续超越”的“火车头精神”,以“讲、比”促“建家”,健全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术交流、成果奖励和利益表达等机制,许多科技工作者面对三资企业的高薪、重奖和优厚待遇,不为所动,坚守岗位,形成了有凝聚力的服务于企业发展的一流科技人才队伍。二、 借助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提升企业科技骨干的创新能力企业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辽宁省科协紧紧盯住重点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动院士专家等高端智力向企业聚集。2003年在沈阳黎明航发(集团)公司创建全国首家院士工作站,20

6、08年启动了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2009年召开了全省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经验交流会,不断扩大院士工作站的覆盖面。目前,全省建站56家,进站院士 220名,企业科技人才培养也借力升级。一是由院士专家“点将”,组织企业科技骨干参与课题研发。邀请企业科技骨干与进站院士共同参与课题研发团队,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共同完成研发任务。沈阳黎明航发(集团)公司承担的RO110重型燃气轮机研制项目,是国家“863”重大科技专项。刘大响等9位院士率领专家团队进站后,与黎明研发团队合力攻关,经过4年的艰苦奋斗,我国首台自主研制的R0110重型燃气轮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二是拜院士专家为师,定向委托培养企业科技骨干。引导建

7、站企业充分利用院士专家的科技资源,与院士专家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有计划、有目的地选送企业科技骨干到高校和科研院所学习深造,掌握前沿技术,塑造一流人才。沈阳鼓风机集团先后与进站院士所在的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共建科研基地,每年选派300名科技骨干接受培训,实现了科技骨干优先开发。 三是请院士专家授课,优化企业科技人员知识结构。进站院士专家针对企业科技发展趋势、生产技术需求和科技人员知识更新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讲座、论坛和研讨活动,面对面地传帮带,提升了科技人员的培训层次。沈阳黎明航发(集团)公司建立专家院士工作站后,开办院士学术讲座12场、培养博士31名,公司科技人员在国际核心刊

8、物发表论文69篇,其中21篇被引用89次。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科技骨干经院士推荐参加了国内外有关TBM盾构技术的高级研讨会,公司还派出10名骨干到德国和法国相关公司学习培训,掌握了大量的行业发展动态和关键技术信息,形成了具有带动作用的创新创业人才梯队,增强了公司人才竞争的优势。 三、注重基础性建设,营造企业科技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科协组织服务企业,最重要的是服务于企业科技人才的成长,努力为科技人才的成长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一是注重政策引导,助推企业科技人才成长。2004年,省科协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下发了关于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要站在人才强省的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企业科技

9、人才队伍建设。2007年,省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以及其他科技工作者比较集中的企事业单位建立科协组织,要把开展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企业科技人员作为科协主要任务之一。2009年,辽宁省科协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建家”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建家创优工程,促进企业科协建设,坚持每年拿出专项资金择优扶持企业科协 “建家”项目,培养企业科技人才。 二是建设“高层次科技专家库”,盘活用好企业科技人才。省科协瞄准辽宁省重点发展的九大新兴产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建立了 “辽宁高层次科技专家库”,直接联系和掌握一批辽宁省各领域高层次科

10、技人才。首批入库专家1351人,涉及全省九大领域、60个学科专业,其中在辽“两院”院士51人,企业科技专家占25%。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人才潜力,推动了企业科技人才社会共享。三是实行有效激励,促进企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省科协联合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科技厅开展了7届“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联合省人社厅开展了6届“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活动。表彰对象注重向企业一线倾斜,获奖的1292名科技工作者中,企业科技工作者占到35%,两个奖项已成为辽宁省发现和举荐科技企业人才的重要渠道。2009年,省委、省政府首次评选的50名领军人才中,有22人获得过“辽宁省青年科技奖”或 “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注重鼓励企业科技人员多出学术成果,2009年,启动了资助出版自然科学优秀学术专著工作,计划5年时间资助出版专著100部。首批资助出版的11部优秀著作中,有4部为指导企业创新生产的理工类著作。连续7年开展全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评选,共评出企业获奖论文和专著2200余篇(部),占获奖总数的23%,调动了企业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研发的积极性,促进了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成长。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