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60187069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教学计划(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城第二职业中专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计划专业代码(040100)一、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2、学制:三年制,修满不少于180学分,采用2+1教学模式。 3、学习形式:理论与实践结合,第三年为企业顶岗实习。学生修业合格后,可获得职业中专文凭和相应职业资格证。二、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文化与专业理论基础的学生,使其能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操作和基层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技术基础理论、

2、基本专业知识以及实验、运算、制图等基本技能;有进行一定的建筑结构设计,具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和分析解决施工中一定的技术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有所了解。具有健康的体魄,能精神充沛地工作。 (二)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担任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材料试验工、木工、砖瓦工、抹灰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防水工、测量放线工、架子工等操作岗位的工作和施工员、预算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基层管理岗位的工作。三、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一) 知识结构与要求1、具有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基本知识。3、掌握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建筑工

3、程设备施工图等的基本知识。4、掌握建筑材料、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构造、房屋设备、给排水、建筑电工、建筑工程测量、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建筑施工工艺、建筑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与管理等的基本知识。5、了解行业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发展动态,以及人文、社会方面的基本常识。对于管理和操作岗位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管理型人才应高于操作型人才。(二) 能力结构与要求1、具有比较熟练的建筑工程施工操作岗位的基本技能。2、具有从事建筑施工、预算、质量、材料等基层技术与管理工作的实际能力。3、具有创新精神和立业创业能力,并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三) 素质结构与要求1. 较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意

4、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2. 较强的专业知识、技术、业务能力和创新精神;3. 良好的文化素养、人文知识和环保意识;4. 较好的身体素质。四、培养模式1、培育的重心:以施工能力(包括技术和管理)培养为重点,同时兼顾预算、技术资料管理方面等工作能力的培养;适当进行设计能力(包括建筑和结构)的初步培养,以提高在施工中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2、培养模式:以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分段教学模式,即将三年教学时间分为两段,前两年左右为公共教学阶段,完成文化基础、公共专业课及基本专业技能训练(对砖瓦工、抹灰工、测量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木工等工种按学生要求进行有选择的训练)

5、,最后一年左右时间按专门化方向分流,进行岗位(职业)能力强化训练。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主干课程:建筑制图与设图、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电气与照明、建筑工艺、建筑工程预算、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等。主要实践环节:学校训练,到建筑工地见习,毕业前实习。(一) 文化基础课1、德育(1)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

6、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2) 法律基础知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3) 经济

7、与政治基础知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4) 哲学基础知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

8、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2、语文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3、数学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

9、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象、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4、英语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5、计算机应用基础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

10、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学会电子表格的使用。6、体育与健康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7、物理是必修的重要基础课。了解力学电学基本常识,为学习建筑力学和电气与照明做准备。 (二)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

11、1、建筑材料 基本内容:常用建筑材料及其制品的种类、名称、规格、性能、质量标准、检验方法、保管方法、新材料的动态。基本要求:初步具有合理选用常用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能力,具有对常用建筑材料进行检验的能力。基本教学方法: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展示常用建筑材料实物或组织参观制品厂。有条件的学校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直观性。应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常用建筑材料实验,实验应单独考核。2、建筑识图与构造基本内容: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剖面与断面图,轴测投影,民用建筑常用构造,建筑工程施工图。基本要求:领会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国家房屋建筑的制图标准,具有绘图技能,能运用建筑构造知识正确识读和绘制一般民用

12、建筑施工图。基本教学方法:以正确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为教学目标,以民用建筑构造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进行以民用建筑施工图和常用建筑构造为主要内容的基本训练。3、制图基础 基本内容:制图基本知识,正投影原理,剖面与断面图,轴测投影,专业制图基础。基本要求:领会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国家房屋建筑的制图标准,具有绘图、识图技能。基本教学方法:以正确识读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为教学目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以抄绘一般民用建筑施工图为主要内容的制图基本训练。4、建筑力学基本内容:静力学基本原理,杆件内力分析,杆件应力分析及强度理论,杆件的刚度和稳定性;相应的力学试验。基本要求:领会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条件,

13、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计算原理和方法。基本教学方法:依据建筑结构基本构件及其常用连接的力学模型和常规静力荷载,以杆件内力、应力、强度、刚度、稳定性为重点组织教学。应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生进行力学实验。5、建筑电气与照明基本内容:电工学基本知识,一般建筑常用电气设备,建筑照明与供电,建筑施工用电基本知识,安全用电知识,电气施工图。基本要求:了解建筑施工用电知识和安全用电知识,能正确识读一般建筑工程的电气照明施工图,具有在建筑施工中与有关专业人员协调、配合的初步能力。基本教学方法:以能正确识读一般建筑工程电气照明施工图、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能安全用电、并能与有关专业人员协调配合为教学目标,以此

14、确定教学重点。6、建筑工程测量 基本内容: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丈量及直线定向,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建筑施工测量,相应的测绘仪器、设备的操作实践。基本要求:了解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性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具有常用测量仪器的操作使用和检验能力,具有建筑施工定位放线、抄平及复核工作的能力,能进行小面积的地形测绘。基本教学方法:应结合课堂教学,安排学生进行常用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训练。应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操作并初步掌握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所规定的常用仪器设备。7、建筑结构基本内容: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基本知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基本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混合结构房屋结构构造知

15、识,地基土的基本知识,基础的类型及构造,结构施工图。基本要求:具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基本构件承载力计算能力和构造知识,具有地基基础的基本知识,能正确识读和绘制一般建筑结构施工图。基本教学方法:以基本构件承载力计算和构造为重点组织教学,指导学生进行钢筋混凝土整体楼盖的综合练习。8、建筑施工技术与机械 基本内容: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程序,建筑施工主要工种和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操作)工艺、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安全操作技术措施,常用中小型建筑机械的种类及其性能。基本要求:具有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与安全技术措施的初步能力,初步具有根据施工条件合理选用中小型建筑机械的能力。基本教

16、学方法:结合本地区的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条件,选学相关的常用施工技术及合理选用中小型建筑机械的基本知识。选择本地区的单位工程施工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综合练习或课程设计。9、建筑工程预算 基本内容:建筑工程定额,工程概预算,工程竣工结算。基本要求:熟悉建筑工程概算、预算、竣工结算的编制原理和方法,了解水电预算的编制方法和工程结算方法;能根据本地区现行建筑工程定额要求,按照一般土建施工图,独立编制施工图预算,确定工程造价;初步具有使用计算机辅助编制单位工程预算的能力。基本教学方法: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图及本地区的工程定额进行教学,并指导学生进行一般建筑施工图预算的综合练习。有条件的学校应进行计算机应用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