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0148522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职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职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职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职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 2012a06 高职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课题主持人 范四立 所在单位 机电工程系 课题类型 重点项目 结题日期 2014.3.5 16重点课题高职数控技术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的研究结题报告课题主持人:范四立一、课题提出(一)课题的由来和背景机械制造业是我国的战略性、基础性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在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中心”。我国机械制造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约4万个,总资产约25000亿元,从业人员总数约1300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模具、飞机、汽车等大型企业需要

2、大量掌握数控技术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满足市场与日俱增的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国家己将该专业作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因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显得尤其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的必备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深入研究实践教学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 总结经验和相应的建设思路对提高我院高职实践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国内外状况我国现阶段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实践培养模式上采用集中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不能与与工作需要及学生技能训练相匹配,集中实训一般在学校完成,

3、其环境设计远远不是真实的工厂环境,脱离产品制造的真实体系,仅仅一些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远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工厂的顶岗实习问题更为严重,因为没有对企业学习的内容和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导致工厂顶岗实习就是简单的把学生往工厂一推了之,学生在工厂从事的岗位与学习的专业不一致,甚至成为工厂的廉价劳动力,在本专业技能训练上基本是空白,工厂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德国是世界上职业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其双元制教育主要是指其中职教育,学生最主要的是学习技能,在入校学习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实际上是企业的一名员工,国家对企业资质、教学内容及标准都有明确的规定,学生边工作边学习,效果很好。(三)我院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实践

4、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院数控技术人才实践培养模式上采用集中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不能满足工作岗位需要。1、集中实训一般在学校完成,学校的硬件资源不足以支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习要求。现有数控设备有10台车床、6台铣床、2台立式加工中心,按每台机床同时可容纳2名学生进行实训,最多一次可满足半个班学生的实习要求。2、学校实训室环境不是真实的工厂环境,脱离产品制造的真实体系,仅仅一些加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不能满足岗位的需求。3、现有设备基本上都是低端的国产数控设备,学生没有机会接触高端的五轴加工、车铣复合等现在比较先进的设备,不能体现高职院校与中职的人才培养差异。

5、4、工厂的顶岗实习问题更为严重,因为没有对企业学习的内容和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工厂顶岗实习就是简单的把学生往工厂一推了之,学生在工厂从事的岗位与学习的专业不一致,甚至成为工厂的廉价劳动力,在本专业技能训练上基本是空白,工厂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四)课题含义的界定我们高职教育一是学历教育,二是技能学习,与德国国情不同,现阶段难以按德国的现有模式进行开展。因此,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当务之急。如何改革与创新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数控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提高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本课题旨在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最终根据数控技术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实际,个性化地设计实践

6、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并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为相关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提供操作性强、可资借鉴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便推动高职院校积极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问题,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二、课题研究的理论及实践价值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数控技术专业是大多数工科高职院校的骨干专业,高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该专业在相关高职院校一

7、般均具有较大的在校生规模。为此,探索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的形式多样的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与企业岗位零距离接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高职教育特色的体现。实践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目标任务的具体化。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围绕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按照一定的能力层次将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合理安排到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

8、设计和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 进而组织教学, 这就构成了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清晰,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地集中于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研究要围绕职业能力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一中心任务来进行,通过重点建设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来推动。三、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的分析和研究,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和基地建设的经验,构建适应我校的数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方案,形成并实施2013级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完成数控实训

9、基地的建设并投入实际教学。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一)高职实践教学体系结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面向某一社会职业或技术岗位群,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从事于一线的高级实用型、技术型的专门人才为具体目标的。对数控专业而言,其人才主要具有以下特征:从人才的层次来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的是高级人才。从人才的类型来看,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在培养方式上具有以下特点: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技能型数控技术人才。专业教学内容按照数控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基础课按数控专业学习要求,以必需和够用为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数控实践训练,实践与理论的课

10、时比例为1:1,使学生毕业就能达到基本的上岗要求。推行学历证书与技能考核证书,“双证”毕业制度。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具有“学历教育” 和“技能培训”的双重属性:既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组成部分,又是一种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高专教育过程中的技能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完成,实践教学体系是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目标决定了它的中心地位。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多因素、多层面、多结构的复杂系统,包含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体系、教学内容体系、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保障体系等要素。(二)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高职教育是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能力本位为重心来组织教学的。高职教

11、育实践教学的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相互联系,但它并非完全依附于理论教学内容,而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因此,在构建实践教学模式时,必须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目标的形成机制与规律,既要注意与理论教学的联系与配套,又要注意它自身的完整性和独立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要求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职业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职业岗位的需求,满足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必须确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它充分体现了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为目标,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的现代职教特色。高职教育的实践教

12、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实践”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重点建设数控技术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基地,形成特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三大模块。1.基本技能:即胜任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所必需的基本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 与某一职业群或技术类别相联系,是完成专业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和从事专业工作所必须的基础性技能。这类技能一般以 5 8 项为宜。基本技能训练阶段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认识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工作中实践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初

13、步确立为第一线工作服务的意识。在这一模块的教学中,学生按照实践教学要求完成规定内容,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方法! 基本工艺操作技能等,其中涉及到的专业课知识较少,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基本技能训练一般通过实验、实训课来完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加工技术方向)开设机加工实训、钳工与焊接实训、机械拆装与零件测绘、模具结构拆装实训、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机床电气与PLC实训、特种加工技术实训等7门课程,共17周的集中实训,着重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少,具体见下表:表1 基本技能实训课程表序号名称总周数学期场所备注1钳工与焊接实训21校内2机加工实训32校内3机械拆装与

14、零件测绘实训12校内4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12校内5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23校内加工制作6机床电气与PLC实训14校内2.专业技能:即胜任职业岗位的专业能力所必需的专业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是完成职业岗位群所必须的技能。专业技能训练阶段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常用的技术,要求学生在实践环境中能运用一项或几项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应用性。专业技能训练通过集中安排的实训周来完成。专业课程主要有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应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课程,实训主要有2周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4周数控与CAD/CAM技术一体化实训、3周职业技能考证、3周数控机床故障诊断

15、与维修实训等课程,着重训练数控工艺制定、程序编制、夹具应用、工件加工以及工件测量等技能,实践操作性很强。具体见下表:表2 专业技能实训课程表序号名称总周数学期场所备注1数控编程与操作实训23校内2数控与CAD/CAM一体化实训44校内中级工考证3职业技能考证33校内高级工考证4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实训35巨港机械校中厂真实的数控机床安装调试3.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即胜任职业岗位 (群) 的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综合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以及理论技术和创新技能,它与某几个专业相联系,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训练学生运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这一模块是以实际或模拟实际对象为背景,着重培养学生在更真实的职业环境下,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以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