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60122015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8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云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云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云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云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和指标体系2010年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自评抽查)云 南 省 财 政 厅云 南 省 教 育 厅二O一一年三月2目 录一、云南省2010年高等教育发展专项绩效评价工作方案1(一)项目概况1(二)评价依据3(三)评价对象3(四)评价原则4(五)评价内容4(六)评价目的4(七)评价方法5(八)评价标准5(九)工作组织6(十)工作步骤和进度6(十一)绩效评价结果应用7二、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专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8(一)指标体系制定原则8(二)指标体系框架图9(三)评价指标表9(四)评分表15(五)评分计算方法33(六)评价结果33三、信息调查表34(一)项目信息调查表34(二

2、)省级部门管理信息调查表41(三)信息调查表填写说明42四、项目自评报告编写提纲42五、绩效评价报告编写提纲43 一、云南省2010年高等教育发展专项绩效评价工作方案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11285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6181号)的相关要求,云南省财政厅组织委托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和云南汇众永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2010年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评价。为完成好该项工作,特制定本方案。(一)项目概况为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大力发展现代高等教育,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

3、和社会服务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国家和我省现代化建设,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2008年8月,云南省省委、省政府联合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云发200817号)。根据决定,我省通过5年努力,在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建设、名师队伍建设、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使我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竞争力达到西部省区先进行列,为我省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高校新增面积达500万平方米。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学生总规模76.1万人,其中:研究生2.8万

4、人,普通本专科生47.2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和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学生26.1万人。民办高校在校生数比例提高到30%。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把云南大学建成国家50强高校,昆明理工大学等23所高校建成国家百强高校,67所高校进入全国省属同类院校先进行列,建设好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2所国家百强高职院校及6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一批与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色高校。本科院校均达到教育部教学水平评估良好以上标准。30%达到优秀标准;高职高专院校均实现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达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获得国家“973”、“863”等重点科技项目及省部级纵横向科研课题2000项以上,科研经费达20亿元,形

5、成50项对国家及区域发展影响较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2-3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项。建设30支科技创新团队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团队。教育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鼓励和支持高校与国外合作建立10所孔子学院,在周边国家建设30个汉语培训中心。在校外国留学生规模达到3万人。各层次公派出国留学生达3000人。通过校际交流派出5000名在校大学生到海外学习。根据决定,2010年,省财政预算共下达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全省59所高等院校、二级学院、高职高专院校用于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加强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名师队伍、加强教育国际化等。(二)评价依据1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

6、011285号);2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的通知(云政办发2006181号);3. 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云发200817号)4.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10年度部分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云财绩201131号)5.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0年高等教育发展专项经费的通知(云财教2010406号)6. 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09年度省属院校绩效考评专项资金的通知(云财2010493号)7.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经费管理暂行办法8. 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实施云南省高等

7、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云教高20096号)9.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任务书及资金支出证明等。(三)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是:云南省2010年度财政下达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涉及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承担单位。(四)评价原则1科学规范原则以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为评价重点,严格执行绩效评价的相关程序,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公正公开原则评价坚持客观、公正,标准统一、资料可靠,依法公开并接受监督。3分级分类原则评价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根据高等教育发展专项的特点分类组织实施。4绩效相关原则评价针对具体支出及其产出绩效进行,评价结果应清晰反映支出和产出绩效之间的紧密

8、对应关系。(五)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主要是对项目目标完成、资金管理、项目管理、项目效益、对象满意度进行评价。(六)评价目的了解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取得的成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通过绩效评价,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强化监督,保证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指导预算编制、申报绩效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评价,了解年度高等教育发展专项项目的进展和产出的效益。为2012年顺利实现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出的目标任务,促进我省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参考。(七)评价方法主要

9、采用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0976号)文件确定的绩效评价方法:成本效益法、因素分析法、专家评议法、公众评判法、比较法等方法。(八)评价标准1.计划标准以预先制定的目标、计划、预算等作为评价的标准。2.行业标准以教育行业相关规定作为评价标准。3.历史标准参照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制定的评价标准。4.其他标准参照相关文件规定的程序、资料、要求等作为评价标准。(九)工作组织为使绩效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由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牵头,财政厅教科文处、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汇众永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相关专家等参与,联合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负责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

10、实施工作。工作组构成如下:组 长: 杨红平 财政厅绩效管理处处长副组长: 胡海彦 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 王永全 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樊黎明 财政厅绩效管理处副处长 周正昌 财政厅绩效管理处副处长 朱金陵 省教育厅财务基建处副处长马光宇 省教育厅科技处副处长 王 源 省教育厅对外交流处副处长成 员: 王丽芬(项目负责人)、李辉、刘玲、毛蕾、刘梓伊、王家明、王文婷、尚朝秋、潘荣翠、鲍亦平、邓禹、贺新华、钟翔、姜翠华。(十)工作步骤和进度1、2011年2月3月,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委托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和云南汇众永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作为中介机构,拟定评价工作方案。2、2011年3月4月,云南

11、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和云南汇众永健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收集、整理项目的相关基础信息资料,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交绩效管理处论证、评审。3、2011年5月,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绩效评价通知,布置绩效自评工作。4、2011年6月1日6月25日,项目单位根据该项目实施情况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进行自查自评,填报评分表和信息采集表,撰写自评报告并上报省教育厅;2011年6月26日7月10日,省教育厅负责对各项目单位的评价资料进行审核、汇总,对省本级管理情况评分,形成综合自评报告。5、2011年7月11日8月15日,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组织省教育厅、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汇众永健会计师事务所

12、组成抽查组,按不低于被评价高校30%的抽查面,选择部分项目进行抽查,补充和核实相关信息,形成抽查报告;6、2010年8月16日9月5日,撰写绩效评价报告初稿提交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根据自评和抽查情况,省财政厅绩效管理处组织专家对省科技情报院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评价报告进行论证,根据论证会提出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形成最终的绩效评价报告。(十一)绩效评价结果应用1. 绩效评价结果将提交省财政厅预算编审委员会及省教育厅,作为下一年度财政资金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2. 绩效评价结果将以通报的形式向项目主管部门通报,并通过政务网向社会公布。二、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专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指标体系制定原则

13、本次评价指标体系制定遵循以下原则:相关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有直接的联系,能够正确反映目标的实现程度。重要性原则优先使用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核心指标。可比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针对高等教育发展专项项目的特点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经济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应当通俗易懂、简便易行,数据的获得应当考虑现实条件和可操作性,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系统性原则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应当将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系统反映高等教育发展专项支出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影响等。(二)指标体系框架图根据“2010年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专项”的具体情况,此次绩效评价以“项目”为基础开

14、展绩效评价,在各“项目”绩效评价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对“2010年云南省高等教育发展专项”绩效的综合评价。据此将指标体系分为二个层次:项目评价指标、省级管理评价指标。任务完成项目管理资金管理综合效益对象满意度项目管理资金管理项目评价指标省级管理指标高等教育发展专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高等教育发展专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图(三)评价指标表1.项目评价指标根据各项目实施内容的不同,在此将高等教育发展专项项目评价指标分为办学条件建设类、学科、专业建设类、科研类、人才培养类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类共五大类评价指标。 (1)办学条件建设类 办学条件建设类评价指标分为三级,包括5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6个3级指标。(具体评价标准见评分表一)表1 办学条件建设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1任务完成指标(30%)1.1计划任务完成率(100%)2项目管理指标(15%)2.1项目管理指标(50%)2.1.1项目管理制度的健全性(40%)2.1.2项目管理制度的有效性(60%)2.2资产管理指标(50%)2.2.1资产管理制度的健全性(40%)2.2.2资产管理制度的有效性(60%)3资金管理指标(20%)3.1资金投入指标(40%)3.1.1财政资金到位率(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