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25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0078258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25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院感染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25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院感染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25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院感染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25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院感染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25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2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25(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感染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25一、名词解释:针对相关问题作简明扼要的回答。1医疗垃圾指在诊断、治疗、预防和卫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患者 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及垃圾,这些废弃物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2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入院时已处 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3保护性隔离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他病人、医护人员、探视者以及病房环境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感染而采取的 隔离措施。4标准预防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

2、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 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5层流洁净手术室采用层流空气净化方式的手术室。即空气通过高效过滤器,呈流线状流入室内,以等速流过房间后流出。室内产生的尘粒或微生 物不会向四周扩散,随气流方向被排出房间。6医院污物指在诊断、治疗、卫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患者生活过 程中产生的排泄物及垃圾,这

3、些废弃物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可能。7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系统、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 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 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包括(1)综合性监 测:是指对全院住院病人进行综合性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因素的监测。(2)目 标性监测:是指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对选定目标开展的医院感染监 测,如 ICU 病人的监测、外科术后病人的监测、新生儿的监测、抗感染药 物耐药性监测等。8消毒:是指杀灭或消除医院环境中和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9灭菌:是指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媒介物携带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10灭菌法:

4、可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物理、化学方法。1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 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皮肤粘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或血液 流经其中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 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 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查钳等。二、问答题:针对相关问题作简明扼要的回答。1何谓保护性隔离? 是指为避免医院内高度易感患者受到来自其他患者、医护人员、探视者及 环境中各种致病性微生物和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而采取的隔离措施。 2医院感染的感染链包括哪些部分?医院感染的感染链由3 部分组成,

5、分别为感染源、感染传播途径和易感者。3简述医疗垃圾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的危害。医疗垃圾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以下危害:传播艾滋病,传播乙型病毒性肝 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传播胃肠道、呼吸道感染,造成血流感染、皮肤感 染,甚至造成放射性损害或中毒。4试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侵入性诊疗操作,破坏皮肤黏膜屏障,如外科 手术、各种穿刺、各种插(留置)导管、气管切开等;现代医疗新技术, 如器官移植、人工装置(人工瓣膜、人工关节、人工晶体等);损伤免疫 功能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药、放射治疗等的广泛使用,如抗肿瘤 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环孢素、60Co治疗等;基础疾病致宿主免疫功能 低下,

6、如糖尿病、肝硬化、慢性肾炎、艾滋病、恶性肿瘤等;使用能引 起正常微生态失衡的抗菌药物,破坏机体正常微生态屏障;其他原因, 如医院消毒灭菌存在缺陷、医疗场所过于简陋等。5试述标准预防及其基本特点。 标准预防是指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 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基本特点为:既要防止血源性 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 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患者;根据疾病的 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 离。6何谓高度

7、危险物品?指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的组织或器官内部的器材,或与破损的组织 皮肤黏膜密切接触的器材和用品,或血液流经其中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的药物和液体、透 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 织检查钳等。7请写出六步洗手法的六步。 六步洗手法的六步分别是掌心对掌心搓擦,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擦,手 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擦,两手互握互搓指背,拇指在掌中转动搓擦,指尖 在掌心搓擦。8医疗废弃物可能对哪些人群造成危害? 医疗废弃物可能对医师和护士、患者、医院后勤支持人员、废弃物收集处 置人员、一般公众造成危害。9试述医院感染

8、的定义。医院 感染 (nosocomialinfection , hospitalinfection , hospitalac quiredinfecri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 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人院前已存在或入院 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10控制医院感染的措施有哪些?控制医院内感染的措施包括医院感染监测,即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和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医院感染散发和医院感染流行、暴发流行的报告与控制消毒灭菌与隔离,消毒药械的管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抗 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医院重点部门的医

9、院感染管理(如门诊、急诊,病房, 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和处置室,产房、母婴室、新生儿室,ICU,血液 净化室,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输血科,内镜室,导管室,检验 科和营养室及洗衣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污物的管理等。 11医院感染病原学具有哪些特点?医院感染病原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医院感染的病原学具有以下特点,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细菌的种类 和分布因感染类型、医院类别、患者具体情况和治疗措施不同而不同。 目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如肠杆菌和非发酵菌。这些细菌常有耐药性。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特别是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感染正在增加。

10、厌氧菌等机 体正常菌群常引起内源性感染,真菌感染正在增加。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的 来源:内源性感染的细菌来自于病人自身储菌库,如肠道、皮肤、口腔、 泌尿生殖道等。外源性感染常来自于其他住院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 陪护人员、医院环境及未彻底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和输液输血等。 12细菌培养阳性后,如何鉴别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多次培养为同一细菌,细菌定量培养达到诊断标准,细菌毒力试验(如表皮 葡萄球菌粘质试验)阳性,宿主血清凝集试验效价达 1:40 以上,特异性抗 体或特异性抗原检测阳性均提示为病原菌。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以对分 离的病原体进行噬菌体、细菌素、 DNA 分析等方法进行鉴定。13分析临床

11、常见病原学检查结果时应注意什么?(1)在各种实验诊断方法中,临床标本分离和培养的阳性结果最具有诊断价 值,在分离到病原体时应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但需考虑由于早期使用抗感 染药物、标本采集或运输不当、培养条件的限制、 L 菌及厌氧菌或苛氧菌感 染等原因,可出现一般病原体检查阴性的假阴性结果。(2)病原体的抗原成分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性疾病,阳性结果提示某种 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存在,但分析此类结果时要考虑不同病原体的共同抗 原所致的交叉反应,必须设立严格的对照实验才能根据阳性结果正确判断(3)核酸检测已成为现代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快速方法,但要考虑PCR方 法由于其高度敏感性,实验影响因素多,易出

12、现假阳性和假阴性。(4)血清学检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感染性疾病检测方法,用已知抗原检测 血清中是否存在特异性抗体,以出现 IgM 抗体或高效价 IgG 抗体或双份血 清 IgG 抗体 4 倍以上增加为阳性判断结果,有重要参考价值,并可做出现 症感染的结论。特异性性 IgM 抗体阳性具有早期诊断意义,并可区分原发 性感染或复发性感染,并需排除类风湿因子的干抗。(5)分析临床常见病原学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资料和标本采集时间、病原体 分离方法、是否使用抗感染治疗药物等因素。14试述微生态失调的生态学分类。 微生态失调是指正常微生物群之间和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之间的微生态 平衡,在外环境影响下,由生理性

13、的组合转变为病理性组合的状态。生态学将微生态失调分为四类。第一类,菌群失调;指原微生境或其他有 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或定性的异常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 分为一度(可逆性)、二度、(表现为慢性病如慢性肠炎等)、三度(表现为急 性疾病状态如二重感染、菌交替症)失调。第二类,定位转移(或易位)分为 横向转移(正常菌群由原位向周围转移如下消化道至上呼吸道 )和纵向转 移,后者是指皮肤或粘膜上的细菌层次发生变化,上。 (表)层的细菌转向 深层,甚至进入粘膜下层引起疾病。第三类,血行感染;可出现在定位转 移之前或定位转移之后,为易位菌传播的一种形式,分为菌血症和脓毒血症。第四类,易位病灶,形成转

14、移性病灶,如肝脓疡、脑脓疡等,常与脓 毒败血症先后或同时发生。15试述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及主要职责各级各类医院必须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处(科)、门诊部、护理部、临床相关科室、检验科、药剂科、消毒供应室、手术室、预防保健科、设备科、后勤等科室主要负责人和抗感染药物临床应用专家等组成,在院长或业务副院长领导下开展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职 责是:(1) 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全院控制医院感染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 施。(2) 根据综合医院建筑标准有关卫生学标准及预防医院感染的要求,对 医院的改建、扩建和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3) 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医院感

15、染管理工作计划进行审定,对其工 作进行考评。(4) 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 项,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开。16如何防止免疫功能低下者发生医院感染?正确答案:(1)保护肌体屏障作用:保护肌体皮肤和粘膜的完整性,防止细 菌等病原体侵入肌体。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 (2)避免扰乱宿主正常菌群: 正常菌群相互之间存在拮抗作用,正常菌群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病原菌在 皮肤粘膜上的定植和感染,如鼻腔鼻粘膜正常菌群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 的定植,口腔菌群能抵抗链球菌定植,肠道菌群能抵抗肠道致病菌的定植。 抗菌药物可扰乱正常菌群组成,尤其是广谱、作用强的抗菌药物和对厌氧 菌有抗菌作

16、用的抗菌药物,可导致人体正常微生态平衡的失调。(3)积极治 疗潜在性感染,凡接受细胞毒药物或可能发生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均应全 面检查有无感染病灶,如龋齿、鼻旁窦炎、无症状泌尿道感染、反复发作 的皮肤感染、肛裂等。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肺炎链球菌、粪类 圆线虫、溶组织阿米巴等病原体的带菌状态,有无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 弓形虫等潜在性感染。有以上情况者,在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前,如造血干 细胞移植、肝脏移植、肾移植前,进行有效治疗。 (4)采取保护性隔离措 施,切断感染途径。病人可隔离在单独的病室或层流洁净病室中。不仅要 控制空气源感染,还必须注意接触隔离和食源性感染。(5) 采用选择性脱污染措施,减少内源性感染。常采用选择性脱污染,如对 肠道进行选择性脱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