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面积守恒》.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60076239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面积守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面积守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面积守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面积守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面积守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面积守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面积守恒》.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面积守恒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面积守恒。活动目的:1、通过自由探究多种操作的方法,比拟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开展观察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才能。2、体验创造的乐趣,激发好奇心及求知欲。3、开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活动准备:洞洞板学具 图形袋人手一份 空白纸两大张活动过程:一、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引导幼儿讨论两图形面积大小,初步感知面积守恒。1.老师出示正方形与长方形,提问: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的什么?这两个图形一样大吗?为什么?2.讨论:可用什么方法比拟它们的大小?3.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究比拟大小的方法。方

2、法1: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两个图形重叠,比拟两个图形的大小。方法2: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方法3:用洞洞板学具摆棋子的方法4.师幼验证寻找的方法,尝试学惯用摆棋子的方法比拟大小。1) 幼儿讲述所找到的各种方法,师幼验证。2) 学习挪动棋子的方法比拟两图形大小在图形上摆上棋子,根据棋子所占格子的数量得出结论。(本文.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量的守恒活动目的:1.通过实验感知守恒得概念。2.在实验过程中能与同伴良好的沟通并大胆,清楚的表述自己实验的结果与想法。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开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重点难点1.能在实验

3、过程中感知量的守恒的含义。2.能大胆,清楚的表述自己实验的结果与想法。活动准备1.量杯、透明瓶子、染色水溶液、不同大小的容器2.老师准备的课件活动过程1.创编故事情节,引发幼儿考虑(1).老师: 有一天小熊小和狗拿着瓶子去猪爸的商店买一斤油,结果小熊和小狗发现猪爸卖出的一斤油不公平。 出示两个装有染色液体高矮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请幼儿观察。2.讨论小熊和小狗的油谁多谁少吗?(1)老师:小朋友请你们说一说小熊和小狗的油谁多?为什么?(2)幼儿表述自己猜测。(3)老师小结。老师小朋友说谁多的都有,那么请小朋友看我做个实验,来检查一下到底谁多。3.老师进展实验(1)老师:老师如今这里有两瓶水,一瓶代

4、表是小熊的,一瓶代表是小狗的,我们来看看到底谁多。(2)老师:首先我把小熊这瓶水倒到量杯里,在水位处用红笔标示画一条线,接着我把小狗这瓶水倒到量杯里,也在水位处用红笔标示画一条线。(3)让幼儿观察水位红笔标示。老师:小朋友你们发现什么啦?看看是不是两瓶水其实是一样多的?(4)老师小结:一样多的液体装在不同容器里,在装的过程中不增加不减少,两个容器中的液体是一样多的。但有的时候看起来是不一样多,其实是一样多的。这就是量的守恒.4.继续故事情节,引出下一个实验(1)老师:小熊和小狗买完油以后,又买了两瓶果汁,熊和小狗又有烦恼了,怎么这回的醋猪爸给的也不一样多?5.幼儿猜测并记录自己的想法(1).老

5、师:请小朋友想想这回的小熊和小狗的果汁谁多谁少,并把猜测的结果记录在表上。6.幼儿进展实验,并在幼儿实验组中设计几组水量不守恒的。(1)老师:小朋友都有了自己的猜测,那么我们想的对不对呢?我们来做实验来检验一下。并把实验的结果记录在表中。(2)指导幼儿进展实验。7.实验结果展示(1)每个小组说自己的实验结果,会有几组小朋友提出不同的意见,发现并不是所有组的水都是守恒的。(2)自己记录的表格。8.老师小结(1)老师: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组的水都是守恒的,有的小朋友的猜测就是错的,不要因为刚刚老师做的那个实验水是守恒的就认为所有水都是守恒的,如何才能知道水量是否守恒,我们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知

6、。9.继续故事,引出下一个实验(1)老师:小熊和小狗继续买东西,这回他们要买两瓶米,请小朋友看看这回他俩遇到什么问题了。(2)老师:这回小熊和小狗也知道想知道谁多谁少要做实验才能知道,可是他们发现实验了好几回怎么答案都不一样,他们想知道为什么?10.老师进展实验。(实验是要说明装容器的瓶子必须是枯燥的)(1)老师拿出2个装有米的一样容器,一个内壁有水珠的量杯,一个内壁枯燥的量杯。(2)先用内壁枯燥的量杯证明这两个容器的米是一样多的。(3)然后再用内壁有水珠的量杯来量2个容器的米。(4)细心的孩子可能会在实验过程中指出内壁沾有前一个容器的米,假如没有在实验中发现,最后实验结果会发现第二个容器的米

7、比第一个容器多。(5)请幼儿考虑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11.老师小结老师:我们会发现两次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是因为量杯内有水珠,.本文教案.网将米沾在了量杯内壁,所以导致第二杯多。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测量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量杯内是枯燥的,这样结果才回准确。12.继续故事情节老师:小熊和小狗知道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了,他们想重新验证,但是又有问题出现了,他们的量杯丢了,怎么办啊?他们很着急,小朋友来帮助想想方法吧,没有量杯怎么才能做实验呢?美工区有一些容器和工具,每组可以利用这些想方法进展实验。13.引导幼儿想方法进展实验。引导幼儿用容器来测量,可以用画水位线来证明多少14.老师小结,联络生活老师:今天我们

8、做了很多实验,发现了我们不能被眼睛欺骗,有时候看着瓶子矮矮粗粗的,感觉装的东西很少,看着瓶子高高细细的,感觉装的东西很多,其实不一定。但是我们也不能认为所有的东西的量都是守恒的,假如想知道量是否守恒,只有通过实验才能证明。并且实验的过程还一定要保证测量物体的容器要是枯燥的,这样结果才会准确。我们生活中也有量的守恒,我们去超市的时候小朋友可以注意一下装食品,饮料,物品大大小小的容器,形状不同,可是他们能装的量是一样多的,看看盒子,瓶子上的标示,你会发现他们到底谁和谁是一样的。活动反思:优点:1、目的制定明确,各环节能围绕活动目的来进展。通过有效策略来突出活动的重点、难点,使活动过程更加顺畅。2、

9、在活动过程中,关注了幼儿的学_点,运用多种的策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激发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实验感知量的守恒,很好地完成了本次教学活动的目的。3、从幼儿参与活动的表现上来看,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老师以故事的形式贯穿始终,超市场景的设置,另外课件的巧妙设计与运用,也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4、在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在集体学习的根底上,关注每位幼儿的开展,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缺乏:相对于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开展程度,课程设计内容相对单一,不够丰富,略显容易,欠缺难度。在课程过程中老师应帮助幼儿理解量的守恒,明确守恒的概念

10、。对幼儿的启发,引导不够,应该在提出更多不同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7的守恒活动目的:1.感知数量的多少,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2.掌握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进步比照观察才能和逻辑思维才能。3.理解数量7的多少不受大小、颜色、形状、排列规律的影响。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才能。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正确感知数量7的多少不受大小、颜色、形状、排列规律的影响,掌握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活动难点:理解数量7的守恒。活动准备:ppT课件,幼儿操作图片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出示小海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1、。你们看谁来了?小海豚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海底世界要举行音乐舞会了,但是参加舞会有两个要求,第一小动物们要组队参加,第二每队必须是7个。你们听清楚有什么要求了吗?如今跟老师一起看看有那些小动物来参加舞会了。二、利用ppT,学习7的守恒。1.数量多少与大小无关大鲨鱼和小乌龟来参加舞会了,小乌龟说:大鲨鱼个数太多了,不能参加。大鲨鱼说:我们不多,是你们太少了。你们来帮助数一数小乌龟有几个?大鲨鱼有几个?它们能不能参加呢?小结:鲨鱼很大,乌龟很小,但是他们都是7个,都能参加舞会。2. 数量多少与颜色无关下一个入场的是谁呢?有多少水母?能参加吗?水母说:我们是按要求来的。小朋友仔细看这些水母它们一样吗

12、?请你们分开来数一数紫色的有几只?蓝色的有几只?是不是一样多?小结:虽然水母颜色不一样,但数量是一样的,都是7个,都能参加舞会。3.数量多少与形状无关小鱼也成群结队的游来了,有什么样的小鱼?它们能参加舞会吗?圆圆的小鱼有几条?能参加吗?长长的小鱼有几条?(六条)能参加吗?原来还有一条小鱼落伍了,如今是几条了?他们一样多吗? 。小结:虽然小鱼长得不一样,但每队都是7个,也能参加舞会。4.数量多少与排列方式无关音乐舞会开场了,第一个表演的是小章鱼,有几只章鱼?它们随音乐翩翩起舞,不停地变换队形,一会变成人字形,如今变成了几只?文章.出自.一会变成十字形,如今又变成了几只? 小结:虽然小章鱼变换不同

13、的队形,但它们的个数没有变化,还是7只。三、操作小动物图片,稳固7的守恒。1.小章鱼的舞蹈太美了,其它小动物也想要表演,你们想帮它们排什么样的队形?2.如今请你翻开信封,看看里面是谁?先把小动物摆成一排数数有几个?3.展示幼儿给动物排好的队形。它们排的什么队形? 每一种小动物有几个?小结:虽然每种动物的样子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排的队形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7个。四、活动完毕小朋友们给小动物排的队形可真好看,小动物很快乐。小海豚说音乐舞会非常成功,谢谢小朋友们,小朋友再见。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利用ppT学习7的守恒环节做得较好。通过设置海底世界音乐舞会这一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点,

14、幼儿很自然的就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随后,幼儿能主动跟随问题情境的开展,通过与同伴、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学习掌握了守恒的意义,到达预期的目的。缺乏之处:1.在数学活动中,老师的语言还需要准确、精炼。如:开场环节提要求时,我说的是排好队,改成组队参加更准确。2.在点数时,一定要正确示范点数方法。在点数之后,要强调一下总数,这些动物一共是7个。3.本次活动最大的问题是操作环节没处理好,时间太长。以后在教具准备上,还要精心一点,应提供易于幼儿操作的材料。4.由于幼儿操作时间长,我过于着急,此环节没能很好的小结。大班数学教案长度守恒活动目的:1、在尝试与比拟中,使幼儿不受位置、形状、粗细的干扰,感知长度

15、守恒。2、鼓励幼儿积极考虑,培养幼儿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3、培养幼儿比拟和判断的才能。4、开展幼儿逻辑思维才能。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经历准备:会使用自然测量材料准备:教具:等长铅笔两支、例图、操作纸、回形针、生活用品伞两把学具:回形针、操作纸、记号笔人手一份、自制牛奶盒容器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走进线条王国2、初步感知:以位置的不同为干扰因素1)出示平行放置的2支等长的铅笔,这两只铅笔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位置干扰:将其中一支铅笔向左或向右错开,如今这两支铅笔是一样长吗?谁有方法,来证明它们到底是一样长还是不一样长?请幼儿上来操作老师小结:一样长的物品,虽然摆放位置改变了,但是长度还是不变。3、初步理解阶段:以形状的不同为干扰因素。出示一张例图:一条直线和一条折线a两条线有哪里不一样?b两条不同形状的线,它们一样长吗?为什么?c你们可以怎么证明谁长谁短?师:我们可以用测量的方法来准确的只是是不是一样长,张老师也给小朋友准备了测量工具,谁来测量?d老师引导幼儿用测量工具来验证e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