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_1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005530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_1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_1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_1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_1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_1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_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让我明确了语文课程标准是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上进行的一次系统而大胆地变革。在学习新课程标准这段时间里,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索,对曾经的教学观点和方法进行了重新谛视,这给我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现我将这次新课程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识字写字。根据规范要求仔细写英雄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是学生情趣、看法、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新课标对于学生的识字量做了以下规定:第一学段相识常用汉字16

2、0个左右,其中00个左右会写。其次学段累计相识常用汉字250个左右,其中8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累计相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00个会写。对比以前削减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这样,不但符合低中年级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新课标还提出:“第一、其次、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支配10分钟,在老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每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加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可见,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从我所教的一年级学生中我也深深感到识字写字的重要性,它是学好课文和课外阅读的基础。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

3、要把汉字转化成学生生活中已知的图画,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爱好,把识字写字教学由难变易。 二、适应现代社会要求。 在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依据时代的须要,对义务教化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阅读,驾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实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将听说实力整合为口语交际实力,特殊提出了口头沟通和与社会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特殊提出了对书写姿态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注意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些都从学生的实际动身,适应了社会的发展。 三、坚持“课程基本理念”。 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化的

4、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过分追求学科学问的错误倾向。让我明白了我们应爱惜学生的新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须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实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四、坚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后,让我明白在教学进程中要特殊注意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首次对义务教化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学问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实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要具有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培育策划

5、、组织、协调和实施的实力。突出自主性,主动主动地参加,特殊要注意探究和探讨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建性阅读。激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激励有独到的见解,激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最终激发学生的新奇心、求知欲,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创建潜能。就我教学的第一学段的学生而言,创新精神的培育尤为重要,可以说一旦养成对他们终生受益。五、注意评价和沟通 我们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加者,与学生共同学习沟通。我们参加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视察、倾听、沟通。老师视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看

6、差异,发觉学生的闪光点。老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敬重学生的表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既有认知的沟通,更有情感的沟通,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沟通,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在沟通的时候有效的评价是特别重要的,因为有效的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理论还要有实践来践行,我会在精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动身,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建性地敏捷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实行合适的教学策略,把听说读写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主动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

7、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创建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驾驭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激励学生采纳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加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主动参与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我会更加努力,开展时效性强的教学活动,不负学生所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2 今年暑假,我仔细地阅读了巢宗祺主编的“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老师学习指导(小学语文)”,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相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

8、和紧迫性。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纵观语文教学的历史,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字,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往往就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洁。但尽管简洁。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实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需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当前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受教化部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化的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

9、“练”、“考”中兜圈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当回来到培育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 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酷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须要的识字写字实力、阅读实力、写作实力、口语交际实力。二、注意学生的阅读背诵 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

10、简洁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穿,化为已有。一味的读,一味的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育出了大量儒生?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还是具有相当的作用的。我们看到有些语文老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 老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方法”看似敏捷多样,课堂也颇显喧闹,可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实质却知之甚少,遗忘很快。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有位老师在执教一篇游记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老师采纳小导游的方式让学生先小组合作学习,然后集体沟通,抽学生轮番上台用自己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景点的特点。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向学生展示了一幅

11、幅形象直观的画面图,如同身临其境,美不胜收,接着又让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整堂课内容充溢,模式新奇,学生饶有爱好,也学了许多。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明显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阅读。培育学生广泛的阅读爱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激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探讨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

12、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与活动的协同作用。心理学家早有试验结论:多种分析器官协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三、注意学生自悟探究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牌的“老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老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老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老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状况还是自不待言。其实,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化的教化,才是真正的教化。”“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化的途径。在“读”的基础

13、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当然,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实行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需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探讨下进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维培育,自悟探究中要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要有创新的火花。 四、语文生活化,将语文教学由课内拓展到课外。首先,要更新理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化观。要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让学生成为支配课余时间的主子。教学中要强调“精讲”,使学生能在课内完成大部分作业。为此,要关注儿童的阅历和体验,并以儿童的阅历、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详细性、多样性、独特性的冲突。从儿童的阅历世界动身

14、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既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有悖于常理的看法,也不要轻易否定。 我们经常见到的是,恰恰是学生天真、无趣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耀着才智的火花。生活即课堂。培育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实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反复历练,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累积起来,才会形成一个人的口语交际实力。所以,老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生活到处有语文,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长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总之,在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须要

15、老师引领学生开拓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老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3 工作之余,我又一次学习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索。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阅历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谛视,这给我在小学语文教研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现将这次学习总结如下:(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依据时代的须要,对义务教化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阅读,驾驭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实力;将听说实力整合为口语交际实力,特殊提出了口头沟通和沟通的要求

16、。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意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化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育、过分追求学科学问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主动提倡、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须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实力。并将自己的这些相识通过教研活动传递给全镇的语文老师,提升全体语文老师的业务修养。 (3)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加者。老师参加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视察、倾听、沟通。老师视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看差异,发觉“火花”。老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敬重学生的表现。老师与学生之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