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喜剧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005520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星驰:喜剧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周星驰:喜剧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周星驰:喜剧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周星驰:喜剧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周星驰:喜剧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星驰:喜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星驰:喜剧(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星驰:喜剧之王的暗淡岁月大海波涛汹涌,一个年轻人走近,对着那片无边的空旷,大声喊道:“努力,奋斗!”这是喜剧之王的开篇,周星驰出演一个小人物,一个饱尝辛酸却仍时时捧着演员的自我修养,痴迷于表演的临时演员尹天仇。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电影,周星驰说:“喜剧之王已诉尽我当年的经历,情节是虚构的,但感受是真实的。”周星驰正是以跑龙套为起点,一步步成为“喜剧之王”的。在1983版射雕英雄传里,他出场多次,宋兵甲乙丙丁,却没有几句台词,镜头模糊。他苦练演技,1988年在霹雳先锋中担任配角,一炮走红,获得当年台湾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从1990年代起,周星驰转向喜剧,他开创的“无厘头”搞笑风格

2、在香港影坛风光无限,将周氏风格演绎到极致。我本草根熟悉周星驰电影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很喜欢将自己的成长经历融入创作中的人,他最经常表现的题材就是小人物在社会中挣扎。这其实跟他的出身有关。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接连迎来两次内地移民潮,1962年6月22日出生于香港的周星驰就是这一批移民的后代。香港有种说法:周星驰的母亲凌宝儿是在1957年因为父亲被打入监狱,背着“黑五类”的身份,从广东前往香港谋生的来香港后,凌宝儿由于没钱读书,很快就嫁给一个来自上海的移民,住在九龙穷人区,生下两女一子,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家五口挤在一间狭窄的木板房里,睡的是“上下铺”,把豉油捞饭当做天下美食。周星驰的父母始终个

3、性不合,经常吵架,乃至大打出手。凌宝儿是个性格中人,终于宣告离婚,子女的抚养权都归凌宝儿。这个儿子就是周星驰,在家排行老二。父母离婚时他的年龄是7岁。上有姐姐周文姬,下有妹妹周星霞。“我父母都是很有艺术细胞的人,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很有娱乐性,就连打架都很有看头,可能因为妈咪不是那种柔弱的女性,所以他们的吵架、打架往往都有出人意料的战果。”周星驰的母亲个性鲜明又多才多艺,很爱演戏。离婚后的凌宝儿一个人带三个小孩,打着两份工。由于在外面打工赚钱十分辛苦,不能兼顾,周星驰和妹妹曾被寄养在庙街的外婆家。外婆靠摆地摊卖指甲剪维持生活,周星驰和妹妹每天都帮外婆摆摊。但那时周星驰很贪玩,经常找借口溜到其他地方

4、玩耍,让外婆和妹妹看摊。为了生活,凌宝儿再次嫁人,这次婚姻在生下一个女儿后又告解体。就在这个时期,李小龙返回香港拍制的第一部国语片开始公映(1971年),并在香港掀起了一阵功夫热潮。这些事情,对已经9岁的周星驰至关重要。那年妈妈带我第一次进电影院,当时李小龙的唐山大兄刚刚开始放映。那时候我家里穷,除了讨生活,没有什么闲钱,妈妈带着我跟我姐姐、妹妹三人去我们家附近一个当时生意很好的戏院。虽然那是一个很破旧的电影院,但我却完全被电影吸引住了,觉得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来了,在某一时刻,我激动得泪流满面,李小龙真是太神奇了,他占据了整个银幕。不只是他的武术非常精湛,还有他激昂的精神。基本上那时候我就已经

5、梦想自己可以耍功夫。李小龙成为我的一切,我决定要成为李小龙。成为功夫高手是我的第一志愿,当演员只能排在第二。看完李小龙,我整个人充满斗志,真想打一套拳。好,我就去学功夫,我的生活态度积极了。”周星驰从小练得最多的是咏春拳,还玩过铁砂掌,都是自己看着电影瞎学的。他每天勤练功夫不说,甚至与其他小孩打架比试。香港的娱乐周刊曾经公布过几位大牌明星读书时的成绩单,郑裕玲、张学友、莫文蔚都属好成绩,周星驰的却差一大截。小学时的周星驰是个挺顽皮的孩子,个子小又爱引人注意,性格虽然活泼,但是对女生很害羞。他读的是协和小学,位于太子道,直属中华基督教会香港区会,校风非常严谨。那时候,休息时会打两次钟,老师规定同

6、学听到第一次钟响时,就要立刻停下来,第二次钟响才可以再走动,回到自己的班上。可是周星驰每次都做出奇怪动作,别人停下来,他偏要继续走,别人再次走动,他却停下来诸如此类的调皮行为让周星驰颇受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也因此吃了不少苦头:当时的老师都很古板,又爱体罚。周星驰在逃学威龙里对学校的批评与嘲讽,不少都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老师对学生扔板擦啦、突击测验啦、罚站啦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周星驰偏科,各门功课当中只有中文课成绩最好,其他都很差。他在那时候的志愿,第一是当救生员,第二是教武术,第三是当科学家,那时他想拍的是科幻片,因为可以过科学家的瘾。周星驰坦言,自己从来都没有想过去做律师、医生等有前途的职业。16

7、岁那年的暑假,周星驰曾去美孚新世界酒楼卖过点心,推着小车卖虾饺、烧卖,为的是赚钱买李小龙纪念品。第二年家里搬到土瓜湾,他又到一家五金厂当小工,还在尖沙咀骑着自行车卖过报纸。利用课余时间赚钱贴补家用,给自己赚零花钱,买漫画书,看电影,练功夫,沉迷跳霹雳舞,基本上就是周星驰对青春期最深刻的记忆。1970年代的香港,在李小龙电影的推动下,几乎是全民武侠,本地电视台也不甘落后,都迎合潮流推出了各自的武侠剧代表作。1980年3月10日,周润发的上海滩开始播演,那个万人迷的“许文强”也成了周星驰的偶像。可以说,整个中学期间,爱好武功的周星驰是在伴随着这些电视剧长大,痴迷其间,并萌发了做演员的愿望。一波三折

8、读中学时,周星驰认识了一个很重要的朋友梁朝伟。梁朝伟只比周星驰大5天,跟周星驰的身世很相似,也是父母离异,与妹妹随着母亲生活;读完中学,连会考都没有去考,便到姨妈开的超级市场去当送货员,做过百货公司和电器行的售货员。据梁朝伟回忆,那个时期的周星驰整天发白日梦,经常跟他提起TVB无线艺训班的事,幻想成为大明星,而他更是在周星驰的鼓动下一起去报考无线艺员训练班。考艺员训练班可不是那么容易,要过三关。所谓过三关,是初试、复试、面试,能达到面试阶段,已经成功一半。初试比较容易,只是让一些负责人见一见本人,以及选读一段台词而已。由于报名人多,分批接见,每天大概500多人,总共要一星期左右才能全部见完。梁

9、朝伟和周星驰报了名之后,接到通知去初试。据梁朝伟回忆,当时见等候初试的人那么多,几乎想回身就走,可是走了一半,想想花了10元报名费,就这样退场不是太冤枉了?于是再走回去等候接见。可以想象,一心一意地想着报考训练班的周星驰自然是态度坚定不移的了。梁朝伟说,早在进无线艺员训练班学习之前,周星驰和他已私下一起拍过一个8分钟短片。“那都是周星驰的主意,当时我对演戏不开窍,那个短片他既当导演又当演员,我只是演员。故事主要讲好人与坏人在山上打架,最后好人获胜,他安排我演坏蛋,最后,我演的角色被他无情地打死那就是拍给我们两个人看的,我是陪玩。”在当时,无线开办的艺员训练班可以说是进入TVB、步入星途的第一步

10、,当时每期艺训班毕业的学生有不少都能成为日后TVB的当家花旦或当家小生,乃至演艺圈的“一哥”一“姐”。但最后的结果是梁朝伟考上了,周星驰却落选了。周母凌宝儿回忆说:“那天,星仔回家冲进自己的房里,用被子盖住头,我都不知发生什么事,也没有问他。后来是戚美珍帮他,叫刘芳刚收他,他才进了训练班。戚美珍的哥哥是我街坊,认识好多年,所以他们肯帮星仔。”这个刘芳刚就是当时香港TVB艺员训练班的主任,他在任期间的训练班明星辈出,除了周星驰、刘德华、梁朝伟,还有王家卫、刘嘉玲等都受过他的亲身指导。1982年,周星驰连考了两次,才终于进了香港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他进的是第11期夜间训练班,与梁朝伟同期。成名之后

11、,周星驰曾经对电影双周刊的记者很肯定地说:“如果还没有考上,我会继续再考,因为这是我的兴趣。”辛酸岁月跑龙套是TVB艺员训练班里最特别的也是人人必须经历的一节课,当时很多明星都是从跑龙套开始演艺生涯的。1982年春天,周星驰也开始了跑龙套经历。而梁朝伟比他更早得到机会,之前已经在电视剧英雄出少年中演过一个少林弟子,首次露脸几十秒。由于梁朝伟表现好,很快就调去了戏剧部。到1983年,梁朝伟已经作为主要角色之一演出了三部电视剧,他被TVB高层赏识,与黄日华、汤镇业、苗侨伟、刘德华一起被包装成为TVB的“五虎将”。而这一年,周星驰仍是继续在跑龙套,最著名的是他在射雕英雄传里演的几个小角色,由于在大陆

12、广泛播映,至今仍被内地的“周星驰迷”津津乐道,翻来覆去地考证周星驰演过的几个无名角色。周星驰还在第7集中被杨康抓来送给梅超风练功。对这场戏,周星驰回忆说:“导演本来设计我被人一掌打死,但是我认为这样有点不太真实,于是自己设计了反抗的动作。我设计成第一掌用手挡了一下,直到挨第二掌时才倒地死去。我去和副导演商量,问他能不能让我先挡梅超风一招,第二招再被打死?我想这样我就可以多出镜了。但导演马上说快点拍戏,不要话那么多,他认为这个小龙套占用的时间太长,结果除了批评一顿之外,还要重拍。其实当时我还是感觉演戏是个有趣的工作,即使我的意见不被采纳,只要能提出来就很开心。之后我也不断地提出我的看法,当然也被

13、一再拒绝。”这个希望多挡一掌的龙套演员,此时对演戏已经进入痴迷状态。关于这个时期龙套演员的生活,TVB资深电视人黎文卓回忆说:“每天清晨,在电视台的门口,总会见到一大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各式人等在等候着,然后由不同的助导根据预先约定的需要,指挥他们上外景车,出发拍摄去也。这些人不是电视台的职员,而是电视台通过一些特约演员公司请回来的临时演员,也就是一般人俗称的咖喱啡(香港对跑龙套演员的称呼)。咖喱啡的待遇相当低微,每拍一天8小时的工作约有100元左右。而当中又要被特约公司收取若干作为佣金,因此实际工作时薪不足10元,比学生到快餐店当兼职还要少。当咖喱啡确实不需任何技巧,镜头永远不会对着你的正

14、面,对白永远不会轮到你说,你的作用和一块布景板基本上没有什么分别。”周星驰跟这些人不同的是他是TVB的艺员训练班的学员。跑龙套演员在周星驰后来导演的电影喜剧之王里有精彩演绎,这部电影也可以说是周星驰当年跑龙套的心态写照。周星驰说,每当他心情低落、遭受挫折的时候会想李小龙,睡觉时也会梦到李小龙。他喜欢通过看李小龙的传记来调整心态。跑龙套时的周星驰,内心必定是间杂着兴奋与失落的心情,因为他一方面能经常见到仰慕的大明星,一方面又看着老友梁朝伟愈演愈好。学习等待毕业后,周星驰被安排进了四三零穿梭机节目组。这是当时TVB电视台于每天下午4时30分播放的一个儿童电视节目,以太空生活作为背景。周星驰主持四三

15、零穿梭机的态度和行为是颇自我的:他看见一些乖乖听话的小孩,会骂他们蠢如果那时高层留意去看周星驰在“四三零”表现的话,真有可能一早就撵走了他,他决不是典型的那种爱护小朋友的儿童节目主持人,他现在的这一套可说是完全秉承自那时。周星驰的主持风格在当时确实是引起了注意,因为在这期间甚至连报纸上都有篇文章专门讲到周星驰只适合做儿童节目主持人,不适合在娱乐圈发展。这不知是褒还是贬,但周星驰却是认认真真地把这个报道剪下来贴在床头上,以此勉励自己,发誓要创一番事业。成名后的周星驰这样话当年:“那个时候我认为是一个打击,但现在回想起又不是那个样子。那时我有些好朋友,天天我都对他们谈论表演方法、好莱坞男影星艾尔帕

16、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呀什么的,我的好朋友都说我很努力,戏都知道好多,可惜做的是四三零穿梭机,用尽力量都是没什么人来看那时我整天钻研演技,观察别的演员表演,看好莱坞的电影,对比、思考,攻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那本书。喜剧之王里的角色就是我自己的写照。”周星驰时刻都在准备着。准备好,机会一来,立即发力别人都认为你不行,你偏偏去研究,完全陷在里面。感觉很孤独,但也很浪漫就那么努力地研究了6年表演。”这时的周星驰是缺乏自信的周星驰。“每天一照镜子,就更没有自信了。尤其是在前路还看不清楚的时候,很早期的时候,风格上没有什么机会,也没有什么可以发挥的,不知道前面是什么,不知道走下去可以有什么结果,那个时候对自己特别没有信心。”与周星驰同期的梁朝伟一出道即光芒万丈,名利随即而来,早在25岁以前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