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60049666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六石小学 徐斌斌【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是 “化学变化伴随的 现象”系列研究课中的第二课,是物质变化之化学变化探究的深入,前一课时已 经学习了淀粉和碘酒混合颜色会发生,这节课主要是化学变化中产生气体及气体 特点的探究。整堂课可以分为三部分:1.观察小苏打和白醋。2.小苏打和白醋的 混合后的变化。3.产生什么气体?【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长的科学学习经历,但他们的生活经验较浅,白 醋可能接触稍微多点,对小苏打很少了解,但是其科学的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 强烈,这对课堂活动的展开和教学环节的承接是非常有利的,但是他们对于科学 概念

2、的认识和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知识停留在感性的层面,不能科学准确的表述 甚至上升至理性的层面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加以理解。【教学目标】鉴于以上的教材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三维的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2、二氧化碳是具 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 严密的逻辑推理。【教学准备】 我准备的器材包括了小苏打、白醋、玻璃片、烧杯、火柴、蜡烛。【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节的的重难点设置为:教学重点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 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3、教学难点则是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置了四个环节:1. 观察导入。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3.产生了什么气体。4.课堂小结。 【教学过程】1.观察导入:请各小组观察小苏打(事先不告知是什么)又学生观察描述其 特征,猜测是什么物质;再领取白醋,同样观察描述白醋的特征,并记录下。(因为本节课的内容小苏打和白醋与生活联系紧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 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质并会描述物质的特征,同时了解观察的方法不是只有看,还包括了 触摸,闻等等。)2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后的变化:以完整的观察探究实验的形式展开,鼓励 学生猜测小苏打和白醋混

4、合后的变化,再观察,记录,最后进行汇报交流。(整个实验过程用开放式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自由度。在交流时,引导 学生说说有什么疑惑,倾听学生的发言,真正去了解学生的心声,并尊重学生的各种想法, 给他们表达的时间。)3产生什么气体:教材中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气体鉴定,可不可以燃烧?与空 气比哪个重?分别用燃烧的小木头和倾倒气体的方法,证明这种气体不能燃烧和 比空气重。但是此时我要出示常见气体的属性表格发现不能燃烧、比空气重的气 体不止一种,由此引出气体的鉴定光凭两放面是不够的,需要更多的证据。教材 中也写明“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这种气体是二氧化碳。(引导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态度来看待我们的

5、实验,从科学思维的严谨角度要求,提示 学生科学上的结论不是随随便便获得的,借此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上的教育。)之后是一点课外的延生: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我们生活的联系:二氧 化碳灭火器,碳酸饮料,人工降雨,呼吸作用(科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因此加强学生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能力也 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可以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4.课堂小结学生根据板书复述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学生之间相互补充。(以复述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点,可以十分系统的,全面的在回顾一次,巩 固掌握。)【板书设计】小苏打:白邑输末狀晶俸1混洽白酷无色、透明,刺鼻的験味能灭火气俵-比空气重 = 二氧化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