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60049283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和现代诗的区别(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方面表现在字数的齐整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压韵和平仄相对上。从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有着较为固定的语言形式和比较严格的韵律要求。这让各种形式的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致。从总体上来说,各种形式的古体诗体现了较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这种节奏感和韵律感与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氛围。至于现代诗,它的妙处主要体现在意象的新奇上,并且更符合大部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更容易创造一种气氛。另外,我国的现代诗起源于“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前后,跟随白话文一同成长起来。现代诗打破格律限制之后的自由形式始终是它创作的基础。诗歌的意义、诗歌的真理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辈业余作者妄谈这一话题多少

2、有些贻笑方家。谈论这一话题需要认真深刻的思考与对诗歌本身历史的研究与思考,还须诗人本身具备深厚的诗歌理论修养。有人说诗歌是为自己写的,我不太赞同,但也不全然反对人是社会的人,诗人也一样,具有社会性,诗人永远是社会的一分子,没有诗人不食人间烟火竟能写出绝世华章。水、沙粒、云霞,只是大海或者小溪中的一滴水,沙漠中的一粒沙,天上的一片云。诗人是社会的,同时也是他自己,是个体,有个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与这个社会有共性的东西也有本身的特质,一粒沙子有大小,有质地的分别。这些都可以在某位诗人的诗歌中得到展现“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首诗在我理解,纯为个人心灵与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它

3、的社会价值并不积极,在这里也无客观体现,但这丝毫不影响它作为优秀诗篇留传后世。“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寻找光明。”纯粹而简洁的现代诗,类似真理的诗歌,于社会的价值却同样在这首诗中没有彻底展现,对灵魂的启示作用倒是不容忽视。对比二者,到底是古诗出色还是现代诗歌优秀,谁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无论诗人是孤独无比,灵气非凡还是高瞻远瞩放眼未来铁肩担道义,从本质上说,仍然属于这个社会,同时属于个人。古体诗词与现代诗歌,形式上的区别是最明显也是最根本的区别,尤其是在平仄的讲究上。计较形式,也就是说,固执地以为,写诗一定要精通格律并按照规定的格式字数完成它,是有害的,弊大于利。现代诗歌缘何兴起,是值得

4、我们思考的话题。现代诗歌创作,是这个时代乃至更远的将来诗歌创作的主流,这从我们在网络与传统刊物中所发表的诗歌比例中可以看得出来。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古体格律诗主流地位的约束,只怕现代诗的水平早已超过古体诗了。细说的话,我想古诗与现代诗没有内容上的时代意义与历史意义之分,喜欢古体诗还是精通现代诗,与作者个人的爱好与创作方式有关系,与诗歌质量本身没有关系,或者说关系不大,与诗歌创作要求没有冲突(格律诗和现代诗都要求具备音乐美、跳跃性、辩证法、可以触摸得到的生命体验) 。现代诗歌在中国铟古代已有萌芽,屈原九歌之惜颂 、怀沙离骚、橘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蜀道难,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陈子昂登

5、幽州台歌 ,哪一首又讲究了格律了呢?其中无论是内容还是音乐韵律同样是非常出色的。格律的无所限制影响了它们作为千古名篇的地位吗?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这些诗歌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成就了其伟大。为何我们对此却一直视而不见还自以为是, 沾沾自喜于中国铟古诗词的博大精深?遗憾的是,中国铟古代这样的不为形式所限的诗歌在唐代后受风潮的影响直接没落了,没有得到深化和发展,这与当时的政治以及文人思想的禁铟以及他们所受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律诗在中国铟长期的统治地位,极其残酷地限制了现代诗的发展,以至于自由诗歌的创作最终没有形成气候,几近绝迹,被古体格律诗的成规制约并扼杀,及至到了清代,几乎完全走向了没落,落日的余霞也见不

6、到。近代,怏怏文明古国,现代诗居然需要从国外引进,足见其贻害之深,可是,这一点,上世纪三十四年代前有谁看到过?当代诗坛真正的诗歌创作者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不能否认,古体诗歌创作有利于古体诗歌的发展,它的严格与风格的确为全世界别的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并使之成为一座不可撼动和超越仅仅只能仰望的高峰,不能否认它的历史价值和地位,更不能主观想当然否认它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但我们又不能不说它不是诗歌艺术的悲哀,它使现代诗歌的发展迟滞了至少一千多年,沉默了至少一千多年。当代诗人创作的古体诗几乎无人问津,并不是因为质量问题,也不是因为缺少优秀诗篇,它深刻地反映了诗歌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无可抗拒的历史趋势,毕竟诗歌需要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