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模板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60048982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光的折射教学设计模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物理一节课教学设计模板教学内容光的折射设计者学校/班级物理师范(1)班设计者姓名王 钰选用教材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四节教学时数一节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理念光的折射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光现象之一,在学习本节的内容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有生活实际来探究光的折射。本节的学习,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学生通过自己探究找到光的折射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将光的折射和之前学习的光的反射进行比较学习,从而得出光的折射的规律。教师对于必须掌握的知识采用讲授法和讨论法进行教学。对于本节内容主要通过预习达标测试和课程达标测试进行评价,然后教师就学生普遍不会的问题进行讲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

2、效果。 采用的主要教学策略是:启发式教学策略,组织者教学策略,发现式教学策略,逐级归纳式教学策略学习者分析需求分析 1、通过对光的折射的学习,能够为后面学习透镜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通过光的折射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通过了解光的折射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4折射定律历来是初中生学习的难点。本章对光的折射知识定位较低,重点研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玻璃中光线偏折的方向,只提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光线

3、向法线方向偏折”的结论。至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对学生要求不高,能听懂就可以了,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5、本节课涉及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培养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们也掌握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同时也为他们学习高中、大学里光学部分内容奠定了基础。学情分析1、 见过生活中诸多的光的折射现象,对于光的折射现象有初步了解2、 在光的反射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画图经验和技巧3、 做过一些物理实验,知道基本的方法和完全要求。4、八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很敏感,老师应该合理运用各种资源,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来感受新事物,使得课堂生动活泼。学生意志力不够坚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课堂充满趣味

4、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求知欲。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1、知道光的折射的基本概念和定理,会画光路图。2、会用光的折射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1、了解自然界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认识光的内容,了解光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重点:1、光的折射规律的建立 2、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光的折射现象。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能分辨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 。2、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会正确地画出光路图。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5、。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观察和学习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自主实验探究光的折射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愉悦,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从而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教学策略制定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媒体本节课需要的教学媒体资源:演示实验、模拟实验、课件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入另一种介质时

6、,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1)三线共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 2.光的折射规律 2)两线分居: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光的折射 3)折射光线向发现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3.特例:光垂直入射时,反射角为零,入射角为 零,折射角为零 。 4.应用:能够解释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海市蜃楼等 1)能分辨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 。 技能:会画光路 2)能够正确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 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使得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光的折射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1熟练掌握光的反射的光路图2知道光的反射定律3了解光的折射现

7、象,能分辨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和折射角 。4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5会正确地画出光路图。6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7理解光的折射定律8能够运用类比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习1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光的折射过程1:新课的导入时间:5分钟 教学资源:演示实验教学形式: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和探究导入:学生实验1:用激光笔照射墙壁,使墙壁上形成一个小光斑。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能够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小光斑点呢?(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我们为什么能看见这个小光斑呢?(因为光的反射,使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那么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前提条件

8、是什么呢?(在同种介质里) 如果光不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 (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情况又会怎样呢? 学生实验2:.筷子折断实验 提问:为什么筷子会断呢? 预期效果: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了一定的探究欲望1简单复习之前学习过的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的知识。2引入新的课程的学习。3用实验引入课程,启发学生好奇心和兴趣4该部分的内容从实验开始有感性向理性过度 过程2:引入概念时间:5分钟 教学资源:电子白板 黑板教学形式:教师引导 学生讨论 1)画出筷子弯折的简略图。 2)复习光的反射的光路图。 3)类比得出光的折射的各个图线的名称,得出光的折射的概念 概念:光从一

9、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强调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才会发生折射预期效果:自己总结光的折射的概念,记忆更加深刻4)类比光的反射光路图,做出光的折射光路图。过程3:光的折射规律和特点时间:25分钟 教学资源:PPT图片 电子白板 黑板 教学形式:教师引导 学生讨论1. 回忆光的反射定律a.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b.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b.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特殊情况: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都是零度,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合为一线。2.演示光从空气入射到玻璃砖的实验动画,引导学生总结规律。3类比反射定律,归纳折射定律 光

10、的折射定律:a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b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c光从空气射入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4.提问:若光从水中入射到空气中,前面得出的规律还成立吗?根据光路可逆原理可知,光从水中入射到空气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规律依然成立。5.提问:上述情况下,若把水换成玻璃,那结果又会在怎么样?再次总结:空气、水、玻璃疏密程度不一样,当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是会发生光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的折射过程4: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时间:7分钟 教学资源:PPT图片教学形式: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1)展示海市蜃楼的图片,并且解释形成原因2)请学生运用光的折射知识思考画图分析回答,

11、想要用鱼叉顺利叉到鱼时有什么技巧?这部分的学习要综合运用类比学习,知识迁移和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是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考验。在这部分学生不但要学会类比还要得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教师的问题的步步深入,是对于学生学习的加深和启发。将理论运用到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中,不但考察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而且使得学生更加真切的体会到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重点过程5 :本节课总结时间:3分钟 教学资源:课件 电子白板教学形式:教师讲授运用课件和板书,带领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梳理知识点和重点。布置作业:知道本节课学了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必须掌握的。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2、有清晰的认识教学资源清单教材、教学参考书、网站、课件、实验仪器。板书设计 光的折射一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二折射定律:a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b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c光从空气射入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特例: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角都是零度,法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合为 一线。三. 画折射光路图;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四. 应用 课后反思 从两个小实验开始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又之前所学过的光的反射的相关知识来类比本节课的知识,使得学生能够能加清晰地理解本节课的内容和反射与折射的不同。然后紧跟着对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使得理论能够运用到实践中去。讨论过程中,有目的的将重难点引入,让同学们在讨论与探究的过程中使其的到解决并加深理解与记忆。整节课堂,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由实验到概念,再到现象,最终回归现实的过程,真正的让学生由知识的学会到能力的会学。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有待提高。譬如:对于时间的掌控,对于学生实验的安排等方面。本节课,学生没有进行太多的自主实验,所以以后如果时间足够,可以让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