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目标地观后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0022495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目标地观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前目标地观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前目标地观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前目标地观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前目标地观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前目标地观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目标地观后感(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目标地观后感 看了前目标地,写几句。澳大利亚拍摄的电影,这部电影的评分是分。这部电影的构思是我多年来看到最好,专题也超出想象。影片贯穿时空穿越这个看起来是有点老套。不过该片的特点是,出现在电影中的,两次出现的那句话“咬着自己尾巴的蛇。”这部电影的结构几乎完美无缺,就如电影数次所说的,咬着自己尾巴的蛇、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等一样,就仿佛整个宇宙一样,是个完美之圆。也就是电影里面所说的,时间的循环,这个所谓循环,或许是一个时间奇点,最终什么全部浓缩到一起,什么全部由此展开。可能更适当更简单的说,是一个莫比乌斯圈。经过几次穿越,结果形成一个循环,这和佛教的圆融的时空观是比较靠近的。这个电影最超出通常

2、人想象的,是里面的主角经过几次时间穿越,原来全部是一个人。这也是我没想到的。拙著秋叶集中有一句“全部的人全部是一个”。一部电影当然不可能拍出全部的人,只可能拍多个主角,任何一部电影全部是不可能拍出全部的人全部是一个,这么庞大的宇宙生命全局的专题的。但这部电影的多个主角原来是同一个人这个专题,而且男女主角竟然也是同一个人,自己的后代和自己竟然也是同一个人,这里面蕴含的比较微妙的含义,确实是值得再三思索的宇宙生命的真相。电影的专题构思确实靠近了佛教所说的众生同体、同体大悲,宇宙生命的圆满圆融轮回、和所谓的清净大海众菩萨这个法界实相。电影的多个主角原来是同一个人,和电影数次说的:生命的孤独,面对真实

3、的自己,另一个我,和生命的意义,也值得观众思索。通常人对于佛教所说的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不太了解的。这个“唯我”,和“无我”异曲同工,是佛教最深刻的看法,是佛教的三法印之一。佛经言:“天上天下,唯我为尊。”表示三界之中,唯佛独尊,当救度天上天下,为天人尊,断生死苦,使一切众生得大安乐,故有此语。另,此语也能够了解为:这里的“我”也可指众生皆有的佛性,从生命的本质看,每一个生命内在关键皆有佛性,这么含有佛性的每一个我、唯一的我是最尊无上的。所以,只要觉悟到自己的真实佛性,每个人全部能见性成佛、唯我独尊。我数次说过,现代的很多科幻魔幻大片,不但贯穿当代物理学的看法,也到处渗透佛教的看法,这几乎是

4、多年来西方大片的时尚。这部电影也不例外。因此,爱因斯坦所说的,佛教是和当代科技最靠近的宗教,是最适应当代文明的宗教,这话不是没依据的。当代物理学包含相对论时空观和量子力学的时空观全部和佛教的看法比较靠近,这是很多东西方学者全部叙述过的。这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电影中表现佛教的看法,只是从文化学,从一个文化观念上的论述和解读而言。此电影再三提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活着的意义何在。根据佛教,生命的意义就是游戏三昧、慈悲普度、智慧觉悟、神通自在,当然,这是佛菩萨的境界,是觉悟了的智慧生命的最高境界。另外,佛教所说的苦,空,无我,无常,觅身心了不可得,和佛教所谓觅男女相不可得,非男非女,亦男

5、亦女,无男无女。在电影的专题中也能够折射出来。电影中所谓的读心术,其实是因为时间穿越的原因,换言之,也就是自己对自己前世记忆的原因,也就是佛教所谓她心通和宿命通的结合吧。这部电影说的也是时间局招募特工,当代西方电影流行将部分特工的身份特异功效化乃至神化,也就是部分特工其实是时空穿越者、特异功效者乃至外星人,这个我以前在对源代码等电影中也解读过。至于电影里面的特工,杀害的一百多人,挽救了三千多人,又杀害了一万多人,等等,一和多,这种数学的增减多少,本身并没有多少意义,不过,这可能也能折射出很多社会政治现象背后不为人所知的深刻的宇宙生命奥秘吧!至于详细到一个人,作为一个正面特工的话,其任务或说其生

6、命的根本的意义,应该在于慈悲,利她。反之,一个反面特工,则更多的是利己,缺乏对生命的敬畏和仁爱。而这部电影,既然男女夫妻母女正反主角,不论是主角简,还是爆炸犯,最终全部是同一个人,那么,这就是从宇宙生命的唯一性圆融性这个根本上说,善和恶,在到底的意义上,全部和真正的我无关,就是奥义书上说的:善行恶行,两皆洒落!也就是六祖坛经中慧能所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原来面目?”“我是谁?”这是永恒的对宇宙生命的追问,是自古至今无数哲学家宗教家思索的问题!佛教禅宗也常常以此作为参禅的切入点。由惠能的这句话,我们再去看看电影中几次出现的一句话:“现在你知道她是谁了,而且你仔细想过以后你会

7、明白你是谁”,电影给出一个答案:原来全部是自己!这个电影情节很烧脑,其实细想起来漏洞百出。我感动是1970年的john在1963年遇见jane的那一刻,镜头以仰拍的角度从后背移到转过身来的john的脸,演员演得真好,那一瞬间看得百感交集,假如你在时光中变得面目全非,假如你能够时光旅行,你会不会爱上以前的自己?整个电影其实不是恐怖游轮式的死循环,因为两个时空的john能够同时存在并友好相处;也不像在表示宿命,因为一切也是小说中人的有意安排。若要解释,能够用佛教的“贪嗔痴”来解释,全部一切全部是因为不甘忘却。结合原著,对这个小说做个简单的梳理,这原著和电影有所不一样,比较能看清前因后果。prede

8、stination1945年7月20日,一个女婴被丢弃在克利夫兰的一个孤儿院门口。这个被取名为jane的女孩儿在孤儿院里孤独而压抑地长大成人,羡慕于围墙外的孩子全部有父母的爱,她暗暗发下誓言:她的每个孩子全部会有一个父亲和一个母亲。她为此发奋读书,再加上不凡的天分,她的强硬和聪明显著高于其余女孩。不过她不漂亮,不可爱,在爱情上不能像其余女孩一样幸运,就在其余方面努努力争取取,她去参与了“太空天使”外星军团辅助护理队,在竞争中过关斩将,一路被看好。1963年4月24日,下雨的夜晚,夜校放学后,jane在路上碰到一个男人,莫名其妙地爱上了她。一夜情以后,男人离开,再没有回来。Jane怀孕了,所以失

9、去了“太空天使”的机会。Jane在医院里破腹产下一个女婴,婴儿健康。不过医生告诉jane一个意外的情况,医生手术时发觉jane有男人和女人两套完整的生殖系统,前者没有好好发育,后者发育良好,不过破腹产时被破坏,不得不切掉;同时医生给jane修正了男性生殖系统,今后jane变成了男人。打击接踵而来,一个夜里,jane的孩子在医院被偷,再也没有找到。Jane坚持认为,是孩子的父亲把孩子偷走了。1970年4月7日,已更名为john的jane坐在纽约市的一个酒吧里,喝酒以后向一个男服务员讲述了自己的过去,她情况很糟,经济拮据,心里充满愤恨,最糟的还不是要去习惯男人的生活习惯,而是她不知道怎样以一个男人

10、的身份活下去,她的生活没有目标。她认为这一切全部是当初那个男人造成的,她恨不能杀了她。男服务员并非一般人,名字也叫john,是个依靠时光机器来自未来的人,问john:假如我能把她带到你面前,而且确保你能洗脱罪名,你能不能杀了她?她们一起穿越到1963年4月24日,仍是那个雨夜,1970年的john碰到了1963年的jane,john激动万分,对jane说:“你真漂亮!历来没有些人告诉过你吗?”1970年的john深深地爱上了1963年的jane。未来的john站在暗处目睹了这一切,她离开这里,穿越到1964年3月10日,从医院里偷走了1963年的jane和1970年的john所生的孩子。又穿越

11、到1945年7月20日,不舍地把婴儿丢弃在克利夫兰的一个孤儿院门口。她再回到1963年4月24日,要带1970年的john离开,1970年的john不一样意,认为自己很爱jane。未来的john问:“你还不明白吗?”1970年的john一脸震惊。1985年8月12日,在洛基地下城,在john的引荐下,john加入了一个组织外星军团辅助护理队,就是当初遗憾错过的“太空天使”,今后能够穿越时空去完成多种任务。在一个任务中,john去往1970年4月7日纽约的一个酒吧里,以一个服务生的身份见到了1970年的john。她告诉1970年的john:“假如我能把那个男人带到你面前”1993年1月12日,洛

12、基地下城,john回到自己的住处,认为自己为组织做的招募活动已成功完成,她想退休了。她想起这一生,深感疲惫和无力。蛇吞食了自己的尾巴,周而复始,何为始?何为终?她所思念的jane,永远全部孤独地待在黑暗中。无限循环一曲悲歌假如你喜爱科幻片,看完前目标地,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外祖母悖论”。“外祖母悖论”一直是穿越题材电影无法回避的一个逻辑漏洞,其实诺兰的星际穿越也没能补好这个漏洞,只是大家已经被诺兰出色的叙事方法,和相对新鲜的科学概念征服,不大在意这个漏洞而已。我们先说下什么是“外祖母悖论”假如一个人真的“返回过去”,而且在其外祖母怀她母亲之前就杀死了自己的外祖母,那么这个跨时间旅行者本人还会不会

13、存在呢?这个问题很显著,假如没有她的外祖母就没有她的母亲,假如没有她的母亲也就没有她,假如没有她,她怎么“返回过去”并在其外祖母怀她母亲之前就杀死她?这就是“外祖母悖论”。诺兰没处理这个问题很正常,当年詹姆斯卡梅隆的终止者也一样没处理,还照样拍了三四部续集。因为穿越题材的科幻电影的关键经常不在于此,更多在于拓宽观众的思维,造成多种奇妙的要求情境,让我们感受那些想象中的情境和困境。那我要说的是什么呢?其实,这个全部科幻穿越题材作品无法绕开的逻辑悖论,是被处理掉过的。前目标地改编自罗伯特A海因莱因的短篇科幻小说你们这些回魂尸,而作者发表小说时是在1959年。作者用一个极其荒诞、孤寒的小说成功绕开了

14、“外祖母悖论”。它的设定很有趣。“外祖母悖论”的基础是我们人类是一代一代有序地传承下来的,每个人全部必需有父母。该书作者发明了一个跳出人类传承结构的人。你们这些回魂尸的时空特工,她的父母全是自己!也就是说,作者发明了一个没有外祖母的人类,父亲母亲全是自己的人类。这么一个人穿越在时空中,能够说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很多年前,我无意中看到这个短篇时,就以为尤其惊艳,现在仍然能记得小说结尾处借主人公的口说道“我知道我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了可是你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你们这些回魂尸?”说回影片,它将“外祖母悖论”推到极致。一句话剧透“自己促成自己跟自己发生关系生下了自己并将自己杀死”,也就是对白中一再

15、提及的,有关鸡和蛋起源的终极奥义。回想一下“还魂尸”这一专有名词,是指一个处于生和死的临界状态之间的活死人,即“会走路的死人”,和传说中的活僵尸极为相同。人类学家梅特罗在她的专著海地的伏全部教中是这么描述还魂尸的:“她能行动, 能吃东西,能听从对她说话人的指令,她甚至还能讲话,但却没有记忆力,也不知道自己身处的环境。”影片中的简、约翰还有代言人,在每次穿越后的时间点全部是一具“孤独”的“还魂尸”。如同约翰手上的那枚衔尾蛇戒指通常,首尾相连,循环往复,从无中来,到无中去。有些人将这归结为“宿命”。影片中的婴儿、简、约翰、特工、老洗衣工全部是同一个人。人类也是如此,你、我、她、男人、女人、婴儿、孩子、青年、中年、老年、黑人、白人、黄种人其实全部人全部是“一个”。 这就像主人公一样,不知道自己的过去,更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因她的过去就是她的未来,而她的未来也是她的过去。可这部影片又并不只是为了重述一个宿命论或试图摆脱宿命的小说,它其实源于更古老的人类之王的俄狄浦斯的讽刺:聪慧的俄狄浦斯猜出了斯芬克斯的谜底,她认识了三条腿、两条腿和四条腿的人,但自己被诅咒的命运恰正由此开始。以后她杀父娶母、自刺双眼、儿女骨肉相残、到老还流离失所这就是人。一个自认为认识了人,认识了自己的人,一个人类中最杰出者的命运。因此索福克勒斯称呼她为“僭主”而不是“王”,意即僭越自己程度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