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信]长途干线建设规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0022386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3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与通信]长途干线建设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信息与通信]长途干线建设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信息与通信]长途干线建设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信息与通信]长途干线建设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信息与通信]长途干线建设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与通信]长途干线建设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通信]长途干线建设规范(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发布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信部规20033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中讯咨询邮电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51022003)发布,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原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系统线路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编号:YDJ1491)同时废止。本规范由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角释、修订、监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二00三年九月十三日1总则1.0.1长途通信干线光缆传输

2、系统线路工程设计规范(简称本规范)适用于新建长途信干线陆地光缆传输系统的线路工程设计。改建、扩建及其他类似光缆线路工程可参照执行。1.0.2工程设计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建设用地,重视文物和环境保护。1.0.3工程设计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设计中应当进行多方案比较,努力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工程造价。1.0.4工程设计应合理利用已有网络设施和装备器材。1.0.5工程设计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有关技术标准要求的材料和设备,未取得入网许可证的产品不应在工程中使用。1.0.6工程设计与通信发展规划相结合。建设方案

3、、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应以网络发展规划为依据,充分考虑远期发展的可能性。1.0.7当本规范与国家相关网络技术体制、进网要求、技术标准有矛盾时,应以后者为准;与本规范引用的标准及规范有矛盾时,应以本规范为准。1.0.8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范的条款确有困难时,应充分阐述理由,提出解决方案,并呈有关主管部门审批。1.0.9本规范未尽事宜,可参照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或暂行规定执行。2干线光缆传输系统2.0.1干线光缆传输系统构成见图2.0.1。主要的干线光缆输系统,依据每一传输系统(单纤或双纤)所承载的光通路数量,可分为多通路的WDM及单通路的TDM长途干线传输系统。(如图)202 典型的WDM系统由OTM

4、(终端型WDM设备)、OADM(光分插复用设备)、OLA(光线路放大设备)三种网元类型组成。WDM系统构成见图2.0.2。WDM系统站间距离的计算应符合长途光缆波分复用(WDM)传输系统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922000的要求。2.0.3TDM系统中常用于长途干线的SDH系统由DXC(数字交叉连接设备)、TM(终端复用器)、ADM(分插复用器)、REG(再生器)和OA(光放大器)组成。SDH系统构成见图2.0.3。3.0.4SDH系统站间距离的计算应符合同步数字系列(SDH)长途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3光缆线路系统制式及容量的选择3.0.1长途干线光缆所用的光纤类型必须符合ITUT相关

5、建议和我国国家及行业标准。3.0.2光纤类型和使用窗口的选择应当根据业务需求预测,综合考虑业务类型、网络基本结构和业务量的发展趋势,并具有支持未来传输系统的能力。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光纤可能导致不同的设站要求,干线光缆中不宜混合使用多种类型的光纤。303缆中光纤数量的配置应充分考虑到网络冗余要求、未来预期系统制式、传输系统数量、网络可靠性、新业务发展、光缆结构和其他部门的光纤需求等因素。4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4.0.1光缆线路路由方案的选择,应以工程设计任务书和干线通信网络规划为基础,进行多方案比较。必须保证通信质量,使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合量和便于施工、维护。在满足干线通信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考虑沿

6、线地区的通信需求。4.0.2选择光缆线路路由时,应以现有的地形地物、建筑设施和既定的建设规划为主要依据,并应充分考虑铁路、公路、水利、长输管道等有关部门发展规划的影响。4.0.3光缆线路路由,在符合大的路由走向的前提下,宜沿靠公路,但应顺路取直,避开路边设施和计划扩改地段。4.0.4光缆线路路由应选择在地质稳固、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段,尽量减少翻山越岭,并避开可能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危害的地段。路由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线路稳固、运行安全、施工及维护方便和投资经济的原则。4.0.5宜选择在地势变化不剧烈、土石方工作量较少的地方,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及岩溶地表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液化、

7、沙埋、风蚀、盐渍土、湿陷性黄土、崩岸等对光缆安全有危害的地方。应避开湖泊、沼泽、排涝蓄洪地带,尽量少穿越水塘、沟渠,在障碍较多的地段应合理绕行,不宜强求长距离直线。并应考虑建设地域内水利及土地利用长期规划的影响。4.0.6光缆线路穿越河流,当过河地点附近存在可供光缆敷设的永久性桥梁时,光缆宜在桥上通过。采用水底光缆时,应选择在符合敷设水底光缆要求的地方,并应兼顾大的路由走向,不宜偏离过远。对于河势复杂、水面宽阔或航运繁忙的大型河流,应着重保证水线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局部偏离大的路由走向。4.0.7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可利用定向钻孔或者架空等方式敷设光缆过河。4.0.8光缆线路遇到水库时,应

8、在水库的上游通过,沿库绕行时敷设高程应的最高蓄水位以上。4.0.9光缆不应在水坝上或坝基下敷设,如果必须在该地段通过时,必须报请工程主管单位和水坝主管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4.0.10光缆线路不宜穿过大的工业用地,如大型工厂和矿区等。当必须在该地段通过时,应考虑对线路安全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4.0.11光缆线路不宜穿越和靠近城镇及开发区,少穿越村庄。当必须穿或靠近村镇时,应考虑村镇建设规划的影响。4.0.12光缆线路不宜通过森林、果园及其他经济林区或防护林带。对于地面建筑设施和电力、通信线缆等应尽量避开。4.0.13光缆线路应考虑强电影响,不宜选择在易遭受雷击、腐蚀和机械损伤的地段。

9、4.0.14光缆线路路由应考虑到建设地域内的文物保护、环境保护等事宜,减少对原有水系及地面形态的扰动和破坏。5光缆线路敷设安装5.1敷设方式选择5.1.1长途通信省际干线光缆线路在非市区地段敷设时应以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为主。省内干线光缆线路除管道和直埋方式外也可采用架空方式。5.1.2长途干线光缆线路在市区内敷设应以采用管道方式为主。对不具备管道敷设条件的地段,可采用简易塑料管道、槽道或其他适宜的敷设方式。5.1.3长途干线光缆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局部架空敷设方式:1.必须穿越峡谷、深沟等采用其他敷设方式不能保证安全或建设费用过高的地段;2.地下或地面存在其他设施,施工特别困难、原有设施业主不允

10、许穿越或赔补费用过高的地段;3.因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原因无法采用其他敷设方式的地段;4.受其他建设规划影响,无法进行长期性建设的地段;5.地表下陷、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段;6.其他不能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敷设的地段,如陡峻山岭等。5.1.4在长距离直埋地段局部架空时,可不改变光缆外护层结构。5.1.5长途干线光缆穿越河流的敷设方式,应以线路安全稳固为前提,并结合现场情况按下列原则确定:1.路由附近有永外性坚固桥梁可以利用的,光缆应当在桥上敷设。2.不具备桥上敷设条件,或建设费用过高时,河床情况适宜的一般河流可采用定向钻孔或水底光缆的敷设方式。采用定向钻孔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不改变光缆护层结构。3.遇

11、有河床不稳定,冲淤变化较大,或河道内有其他建设规划,或河床土质不利于施工,无法保障水底光缆安全时,可采用架空跨越方式。5.2光缆结构选择5.2.1长途干线光缆应根据其用途和开放传输系系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光纤,通常情况下选用适合在长波长工作的二氧化硅系光纤品种。光纤应通过不小于0.69GP的全长度张力筛选,光缆结构应使用松套填充型或其他更为优良的方式。5.2.2长途干线光缆线路应采用无金属线对的光缆。根据工程需要,在雷害或强电危害严重地段可选用非金属构件的光缆,在蚁害严重地段可采用防蚁光缆。5.2.3光缆护层结构应根据敷设地段环境、采用的敷设方式和保护措施确定。光缆护层结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12、.直埋光缆:PE内护层+防潮铠装层+PE外护层,或防潮层+PE内护层+铠装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53、GYTA33、GYTS、GYTY53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2.管道或采用塑料管道保护的光缆:防潮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GYTS、GYTY53、GYFTY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3.架空光缆:防潮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GYTS、GYTY53、GYFTY、ADSS、OPGW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4.水底光缆:防潮层+PE内护层+钢丝铠装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33、GYTA333、GYTS333、GYTS43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5.局内光缆:阻燃材料外护层;6.防

13、蚁光缆:直埋光缆结构+防蚁外护层。5.2.4光缆的机械性能应当符合表5.2.4的规定。光缆在承受短期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时,光纤附加衰减应小于0.1dB,应变小于0.1%,拉伸力和压扁力解除后光纤应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和应变,光缆也应无明显残余应变,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光缆在承受长期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时,光纤应无明显的附加衰减和应变。表5.2.4光缆的允许位伸力和压扁力光缆类型允许拉伸力(N)允许压扁力(N/100mm)短期长期短期长期管道和非自承架空15006001000300直埋3000100030001000特殊直埋10000400050003000水下(2t)20000100005000

14、3000水下(4t)4000020000800050005.3光缆线路敷设安装的一般要求5.3.1干线光缆的敷设安装方法,可根据敷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在保证光缆不受损伤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采用人工或机械敷设。5.3.2施工中应当保证光缆外护套的完整性。直埋、长途管道光缆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竣工验收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或设计规定。5.3.3干线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表示.5.3.3规定,其中D为光缆外径:表示5.3.3光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光缆外护层形式无外护层或04型53、54、33、34型333型、43型静态弯曲10D12.5D15D动态弯曲20D25D30D5.3.4光缆接续应符合下

15、列要求:1.室外光缆的接续、分歧应使用光缆接头盒。光缆接头盒应采用密封防水结构,并具有防腐蚀和一定的抗压力、张力和冲击力的能力。2.光纤接续应采用熔接法。3.光纤固定接头衰减应从严控制,具体指标应根据光纤类型、站间距离等因素综合考虑。 4.光缆加强件在接头处应有强度可靠的连接。接头盒应设置在安全和便于维护抢修的地点。5.3.5光缆敷设安装的重叠和预留长度可参照表5.3.5,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表5.3.5光缆重叠和预留参考长度项目敷设方式直埋管道架空水底接头重叠长度(一般不小于)12m12m18m5m人手孔内自然弯曲增长0.51m光缆沟或管道内弯曲增长710按实际架空光缆平均预留(除接头预留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