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4000吨的氯甲烷氯化吸收工段设计说明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60022368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6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4000吨的氯甲烷氯化吸收工段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年产4000吨的氯甲烷氯化吸收工段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年产4000吨的氯甲烷氯化吸收工段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年产4000吨的氯甲烷氯化吸收工段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年产4000吨的氯甲烷氯化吸收工段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产4000吨的氯甲烷氯化吸收工段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4000吨的氯甲烷氯化吸收工段设计说明(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目年产4000吨的氯甲烷氯化吸收工段的初步设计原始数据:4kt/a二氯甲烷氯化吸收,年工作日330天,其余数据以工厂实际收集为准。说明书内容:1 .进行工段工艺流程设计;2 .进行工段物料、热量衡算,并编制物料平衡数据表;3 .进行工段设备设计或选型,编制设备一览表;4 .编制工段初步设计说明书。图纸要求:1 .绘制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2 .绘制主要设备的设备图及设备布置图;、乙一-刖百二氯甲烷具有溶解能力强和毒性低的优点,大量用于制造安全电影胶片、聚碳酸酯,其余用作涂料溶剂、金属脱脂剂,气烟雾喷射剂、聚氨酯发泡剂、脱模剂、脱漆剂。二氯甲烷为无色液体,在制药工业中做反应介质,用于制备氨苄青

2、霉素、羟苄青霉素和先锋霉素等;还用作胶片生产中的溶剂、石油脱蜡溶剂、气溶胶推进剂、有机合成萃取剂、聚氨酯等泡沫塑料生产用发泡剂和金属清洗剂等。目录第一章总论1 概述1.1.1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1.1.2质量标准1.1.3产品的主要用途1.1.4产品的市场需求1.2原材料的规格来源及净化第二章生产工艺流程简述2.1 二氯甲烷的生产原理及生产方法2.1.1生产原理2.1.2二氯甲烷的生产方法及特点2.2 生产工艺与流程简述2.2.1甲烷氯化物生产工艺流程简述2.2.2二氯甲烷生产工艺流程简图第三章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1 计算基准3.2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2.1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2

3、.2空冷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2.3膜式吸收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3.2.4填料塔第四章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及选型4.1空冷器4.2第一膜式吸收器4.3第二膜式吸收器4.4填料塔4.5硫酸干燥塔4.6热交换器4.7冷凝器4.8盐酸分离器4.9稀酸分离器4.10碱液泵4.11配碱槽4.12浓酸中间槽4.13浓酸泵4.14压缩机4.15粗氯化液液储槽第五章综合表第六章设备一览第七章管路设计评述参考文献第一章总论1概述1.1.1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一.产品的物理性质二氯甲烷是无色透明不分层液体,在氧气中易爆炸,其具体物理性质如下表:表11名称单位产品二氯甲烷分子量84.94外观无色透明不分层液体分子

4、式CH2CI2沸点C40.4液体比重D4201.326蒸汽比重2.93蒸汽密度g/l3.30汽化潜热Cal/g78.7液体比热Cal/g.C0.288蒸汽比热Cal/g.C0.155在水中溶解度g/100g水1.32临界压力Kg/cm260.9临界温度c237临界密度0.427冰点c-96.7在空气中爆炸范围V%13.018.0在氧气中爆炸范V%13.018.0围二.产品的化学性质二氯甲烷是无色、透明、比水重、易挥发的液体,有类似醴的气味和甜味,不燃烧,但与高浓度氧混合后形成爆炸的混合物。二氯甲烷微溶于水,与绝大多数常用的有机溶剂互溶,与其他含氯溶剂、乙醴、乙醇也可以任意比例混溶。室温下二氯甲

5、烷难溶于液氨中,能很快溶解在酚、醛、酮、迩醋酸、磷酸三乙酯、甲酰胺、环己胺、乙酰乙酸乙酯中。纯二氯甲烷无闪点,含等体积的二氯甲烷和汽油、溶剂石脑油或甲苯的溶剂混合物是不易燃的,然而当二氯甲烷与丙酮或甲醇液体以10:1比例混合时,具混合特具有闪点,蒸发后与空气会形成易燃的混合物。二氯甲烷是甲烷氯化物中毒性最小的,其毒性仅为四氯化碳毒性的0.11%。如果二氯甲烷直接溅入眼中,有疼痛感并有腐蚀作用。二氯甲烷的蒸汽有麻醉作用。当发生严惩的中毒危险时应立即脱离接触并移至新鲜空气处,一些中毒症状就会得到缓解或消失,不会引起持久性的损害。有麻醉作用,主要损害中枢神经和呼吸系统。人类接触的主要途径是吸入。已经

6、测得,在室内的生产环境中,当使用二氯甲烷作除漆剂时,有高浓度的二氯甲烷存在。一般人群通过周围空气、饮用水和食员的接触,剂量要低得多。据估计,在二氯甲烷的世界产量中,大约80%被释放到大气中去,但是由于该化合物光解的速率很快,使之不可能在大气中蓄积。其初始降解产物为光气和一氧化碳,进而再转变成二氧化碳和盐酸。当二氯甲烷存在于地表水中时,其大部分将蒸发。有氧存在时,则易于生物降解,因而生物蓄积似乎不大可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柚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1.1.2 质量标准工业二氯甲烷产品的技术指标(GB4117-92)表12指标名称指标优等品

7、一等品合格品纯度(Pt-Co)%99.599.098.0酸度(以HCl计)%0.00040.00080.0010水0.0400.0500.060份%色度101010蒸发残0.00050.00100.0030渣%95.0%(V)水份H2O00.05%(wt)2 .天然气纯度CH496.0%(V)C2和C2以上组分C2+00.6%(V)(净化天然气)C2+0.01%(V)(净化天然气)二 .原料来源1 .氯气:来自烧碱车间电解产生的氯气2 .天然气:因为自贡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因此就地取材第二章生产工艺流程简述2.1二氯甲烷的生产原理及生产方法2.1.1 生产原理甲烷热氯化机理和其它烷姓氯化机理相似

8、,都是自由基连锁反应。氯分子的活化是通过高温来实现的,其自由基连锁反应历程,可分三步表示:1 .链引发C12Cl.+C1-57.8千卡/克分子2 .增链CH4+CrCH3.+HCI+1.0千卡/克分子CH3.+CI2CH3Cl+Cl-25.7千卡/克分子CH3CI+CI.CH2Cl.+HCl+4.6千卡/克分子CH2Cl.+Cl2CH2CI2+CI.+20.7千卡/克分子CH2CI2+Cl.CHCl.2+HCl+8.8千卡/克分子CHCl.2+Cl2CHCl3+Cl.+15.7千卡/克分子CHCl3+Cl.CCl3.+HCl+13.0千卡/克分子CCl3.+Cl2CCl4+Cl.+10.6千卡

9、/克分子3.链终止下列情况存在都可能产生链终止(1)活化分子与器壁碰撞Cl.+Cl.+MCL+M(2)活化分子之间碰撞R+Cl.不活泼产物R+R不活泼产物(3)原料气中氧的存在能阻碍反应。R.N.Pease等人曾研究了甲烷氯化反应中对链终止的影响。在甲烷热氯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不高时,反应按自由基连锁反应进行。当反应温度升高到370C时,连锁反应机理的相对作用随之减低,反应温度超过430C,甲烷氯化反应实际上是一逐级取代不可逆的双分子均相反应。反应过程中四种氯化物同时生成,所以甲烷直接氯化不可能得到单一的产品,其反应方程式如下:CH4+Cl2CH3C1+HC1+24.019千卡/克分子CH3

10、CI+CI2CH2CI2+HCI+23.660千卡/克分子CH2CI2+CI2CHCl3+HC1+24.696千卡/克分子CHCl3+CI1CCl4+HC1+23.930千卡/克分子甲烷氯化反应是强放热反应。在反应开始前供给热量,当反应开始后所需能量可由反应热供给。由于放热量大,如不采取措施控制反应热并及时带走温度会急剧升高,这样会产生剧烈的燃烧反应或氯化物产生裂解反应CH4+2C12C+4HCl+70千卡/克分子2CHC13C2Cl4+2HCl3CHC13C2c16+CH2cI2+HCI2CCl4*02。4+。22CC172。6+02同样局部氯气浓度过浓时,也会使反应进行极为猛烈,甚至产生爆

11、炸。因此,要保证甲烷热氯化反应顺利进行的主要条件是:a.保证原料气的正确配比;b.保证甲烷和氯气充分均匀混合;c.有效和及时引出反应热。2.1.2二氯甲烷的生产方法及特点二氯甲烷的主要生产路线是甲烷和氯甲烷的氯化。其生产方法最早采用甲烷和氯甲烷的高温气相热氯化法,后来发展了光氯化法。1972年美国C-Elummus公司和Arm-strong公司共同开发了甲烷氧氯化法,1979年日本德山曹达化学公司开发了氯甲烷低温液相自由基引发氯化法制取氯甲烷的技术。目前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的是热氯化法。最初的甲烷热氯化以德国Hoechst公司为代表。反应器形式有内循环式、蓄热式、列管式和沸腾床等多种形式。我国多采

12、用内循环式反应器。1 .(甲烷)天燃气热氯化法大燃气与氯气反应,经水吸收氯化氢副产盐酸后,用碱液除去残余微量的氯化氢,再经干燥、压缩、冷凝、蒸储得到产品。甲烷氯化机理是游离基连锁反应,通过升高温度或用30005000A的光源辐射来实现氯分子的活化。在工业操作中,为保持一个稳定的自由基连锁反应,需要将温度维持在380450C。甲烷氯化是强放热反应,反应温度的控制十分重要和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工业上已成功地采用了下列反应装置设计:1、大量循环甲烷或产生的氯代甲烷使用的多级反应器,以保证足够的进料比;2、采用雾化四氯化碳或较低的氯甲烷为热载体;3、采用流化床反应器。2 氯甲烷氯化法将氯甲烷与氯气氯化反应,光氯化法在4000Kw光照下进行,或采用热氯化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