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Ⅲ卷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0022161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1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全国Ⅲ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7全国Ⅲ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7全国Ⅲ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7全国Ⅲ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7全国Ⅲ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全国Ⅲ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全国Ⅲ卷(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高考新课标 卷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Li 7C 12N 14O 16S 32K39Cr 52Mn 55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7 个小题,每小题6 分,共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M2.5 是指粒径不大于2.5 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C燃煤中加入CaO 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答案】 C【名师点睛】考查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环境污染的来源与防治,其中绿色化学的特点是

2、:(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利用率,力图使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会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C环己烷与苯可用酸性KMnO 4 溶液鉴别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答案】A【解析】 A 组成植物油的高级脂肪酸为不饱和酸,含有碳碳双键, 氢化过程为植物油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A正确;B 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造成它们的分子量不等,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 错误;C

3、环己烷与苯都不与酸性KMnO4 溶液反应, 所以不能用该方法鉴别环己烷与苯,故 C 错误;D溴苯与苯互溶,不能用水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故D 错误。答案选A 。【名师点睛】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涉及油脂的氢化、糖类的组成结构及有机物的鉴别等;常见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酚、醛等;而选择用水鉴别的有机物通常可从水溶性及与水的密度比较角度分析,如存在与水混溶的,难溶于水但密度有比水大的、有比水小的,即可用水鉴别。9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目的操作在 50 mL 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A 取 20.00 mL 盐酸数为 30.00 mL 后,

4、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C测定醋酸钠溶液 pH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 试纸上D配制浓度为 0.010 molL 1 的 KMnO 4称取 KMnO 4 固体 0.158 g,放入 100 mL 容量瓶溶液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答案】 B【名师点睛】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评价,涉及酸式滴定管的结构、碘的物理性质、pH 试纸的使用和盐类水解及溶液的配制操作等,易错点为选项C,使用湿润的pH 试纸测定溶液pH,水稀释了被测溶液,如果溶液为中性则没有影响,如果溶液显酸性,则pH 测定值偏大,如果显碱性,测定值偏小,即使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溶液p

5、H 的操作不规范,测试结果可能有误差;另外滴定管的0 刻度在上方,最大刻度在下方,但最大刻度到尖嘴部分仍有一定的体积无法确定,容易忽视。10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1 mol的 11 B 中,含有0.6NA 个中子B pH=1的H 3PO4 溶液中,含有0.1NA 个 HC 2.24 L (标准状况)苯在O2 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 个CO2 分子D 密闭容器中1 mol PCl 3 与1 mol Cl 2 反应制备PCl 5( g),增加2NA 个P-Cl键【答案】A【解析】A B的原子序数为5,即质子数为5,在质量数为11的B原子中含有6 个中子,0.1

6、mol11B 含有0.6NA 个中子,A 正确;B 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 错误;C标准状况下苯是液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CO2 分子数目,C 错误; D PCl 3 与Cl 2 反应生成PCl5 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1 mol PCl3与 1 mol Cl 2 反应生成的PCl5 小于1mol,增加的P Cl键的数目小于2NA 个, D错误。答案选A 。【名师点睛】考查与阿伏加德罗常数有关计算时,要正确运用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同时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另外还要谨防题中陷阱,如讨论溶液里

7、的离子微粒的数目时,要考虑:溶液的体积,离子是否水解,对应的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涉及化学反应时要考虑是否是可逆反应,如选项 D 涉及可逆反应,反应的限度达不到 100%;其它如微粒的结构、反应原理等,总之要认真审题,切忌凭感觉答题。11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 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 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 xS8=8Li 2Sx( 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 2S6+2Li +2e =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 的导电性

8、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 2S2 的量越多【答案】D【解析】A 原电池工作时,Li +向正极移动,则a 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随放电的进行可能发生多种反应,其中可能发生反应2Li 2 S6 +2Li +2e-=3Li 2 S4 ,故A 正确;B原电池工作时,转移0.02mol电子时,氧化Li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质量为0.14g,故B 正确;C石墨烯能导电,S8 不能导电,利用掺有石墨烯的S8 材料作电极,可提高电极a 的导电性,故C 正确;D 电池充电时间越长,转移电子数越多,生成的Li和 S8 越多,即电池中Li 2 S2 的量越少,故D 错误。答案为A 。【名师点睛

9、】考查二次电池的使用,涉及原电池工作原理,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而电池充电时,原来的负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原来的正极连接电源的正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解题是通过结合反应原理,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放电时正负极发生的反应,再结合电解质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12短周期元素W 、 X 、 Y 和 Z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WXYZA 氢化物沸点:WWC化合物熔点:Y 2X 3YZ 3D 简单离子的半径:YX【答案】D【名师点睛】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其中微

10、粒的半径大小比较是该题的难点,比较方法是:( 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 Na Mg Al Si, Na+ Mg 2+ Al 3+, S2 Cl ;( 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 Na K , Li + Na+K+ ;( 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的离子半径 (包括阴、阳离子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2 F Na + Mg2+ Al 3+;( 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Fe3+ Fe2+ Fe, H+ H H ;(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 Al 3+与 S2 的半径大小, 可找出与 Al 3+电子数相同的 O2进行比较,Al 3+ O2 ,且 O2 S2 ,故 Al 3+ S2 。13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