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60021960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全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全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全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技术基础知识安全技术涉及各种生产要素、各种性质的作业活动、各种行业。本节重点阐述安全技术基础知识。一、机械、设备安全技术(一)机械安全的共性问题机械对人体的伤害是由于机械的动能和势能产生的。机械对人体造成的直接伤害主有:夹伤,撞伤,切、擦伤,轧伤,卷入伤害,飞出物伤害等。预防机械伤害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设计实现本质安全和安装安全防护装置。1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消除危险在设计控制装置及操作装置时,应遵守如下要求:位置正确,类型合适,避免无意启动,方向合理(部件的运动方向与机械整体的运动相协调),具有明显的识别特性(大小、颜色感觉等)。设计应该保证机械发生故障时不出危险,如操作限制开关、预设制动装置

2、、限电开设计者应考虑到在对机器进行维护和清理时的操作安全问题。在进行常规的调试、上油等工作时,机器的安全装置及其部件不应该被分离或拆除。为此,需要有隔离窗、连锁安全装置。应该对重要的部件设置维护窗口,而对危险的部件进行隔离。对于不易接近的部件,应该设计为自动润滑装置。为防止机器的无意启动,应设计有自动的断开装置。在车间中,合理的机器布局形式可以使事故明显减少。安全的布局要考虑如下因素:(1) 空间:便于操作、管理、维护、调试和清理;(2) 照明:包括工作场所的通用照明(自然光及人工照明,但要防止眩目)和为操作机器而特需的照明;(3) 管、线布置:不要妨碍在机器附近的安全出入,避免磕绊;(4)

3、维护时的出入安全。2安全防护装置当未能实现本质安全时,必须安装防护装置。在机器正常运转时不需要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下,可依次考虑安装防止接触机器危险部件的固定安全装置、阻止身体靠近危险区域的隔离装置以及在操作进行到危险点之前使机器自动停止的跳闸装置。在机器正常运转时需要进入危险区域的情况下,可依次考虑安装连锁装置、自动安全装置(用于低速机器,把任何暴露于危险中的人体部分从危险区域中移开)、跳闸装置(二)特种机械安全1起重机械有关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原理对于起重机械都适用,这些基本原理有:设备本身的制造质量应该良好,材料坚固,具有足够的强度而且没有明显的缺陷。所有的设备都必须经过测试,而且进行例行检

4、查,以保证其完整性。应使用正确设备。( 1) 主要危害类型1) 翻倒:由于基础不牢、超机械工作能力范围运行和运行时碰到障碍物等原因造成;2) 超载:超过工作载荷、超过运行半径等;3) 碰撞:与建筑物、电缆线或其它起重机相撞;4) 基础损坏:设备置放在坑或下水道的上方,支撑架未能伸展,未能支撑于牢固的地面;5) 操作失误:由于视界限制、技能培训不足等造成;6) 负载失落:负载从吊轨或吊索上脱落。( 2) 危害的消除为了防止起重机械事故的发生,应注意以下事项。1) 识别与测试:所有起重机必须经过测试,而厂商需要给出对每一项测试结果的签字证明。测试结果应与使用说明相符,其中必须清楚地注明安全工作载荷

5、。起重机不允许在超过额定载荷的工况下工作。2) 维护:起重机应该进行例行检查,任何缺陷均需立即修复。检查的记录应予以保3) 安全措施:为使起重机安全运行,需要考虑如下一系列安全措施。 载荷显示,有两种类型:a.载荷一半径显示器;b?可提供声音及视觉显示警告的自动安全载荷显示器。 控制:应是“傻瓜”类型的并有明显标志; 限位器:为了防止钓钩、滑轮组超出行程范围,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限位装置; 出入:应该为操作员提供安全的出入条件,这种出入条件在维护、测试及应急时也应具备; 操作位置:应该相对于吊钩及载荷有良好的视线,而且便于控制操作; 乘员:在没有批准时,不允许有外人进入操作室,而且禁止在吊臂上有人

6、; 吊臂:吊环、吊索、缆线、螺栓及钩链等都要经过检测,必须是无损的而且安装适当,有明显的标志和安全的工作负载,并且使用适当(不要在有尖、角处或者不正常的角度下使用)。4) 操作区:邻近作业区的危害,包括上方电缆及裸露的动力设施都应该进行识别,将其移开或者加以安全保护。起重机要有牢固的支撑,对于新安装的起重机,其支撑所需要的尺度及强度都应该明确。要检测是否有与其它起重机或建筑物相撞的可能性。5) 操作人员训练:起重机的操作人员及加载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健康的能适应工作强度要求的人员。作为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厂内机动车辆应该制造良好、没有缺陷,载重量、容量及类型应与用途相适应。车辆所使用的动力的类型应当是经过检查的,因为作业区域的性质可能决定了应当使用某一特定类型的车辆。在不通风的封闭空间内不宜使用内燃发动机的动力车辆,因为要排出有害气体。车辆应加强维护,以免重要部件(如刹车、方向盘及提升部件)发生故障。任何损坏均需报告并及时修复。操作员的头顶上方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应按制造者的要求来使用厂内机动车辆及其附属设备。1)可能出现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