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60019462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与结构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还有很多与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学生会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鬼斧神工,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学生会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 单元设计意图 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

2、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词语盘点” 的内容可放在平时分部分学习,不用集中一节课突击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相关段落。 3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4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壮观、美丽、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5养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规范书写的习惯。 训练重点 四篇课文都描写了大自然的神奇景象,都可以“奇”字为突破口,采用边读边想象的方

3、法,找出描写神奇的地方,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体会,并交流体会。 1、观潮景观之奇可从大潮的声音、形态和观潮者的神态、动作两方面进行感受。 2、鸟的天堂景观之奇可从榕树和鸟两方面进行感受。榕树大,茂密,碧绿,非常美;鸟声鸟影,形态多样,姿势各异,非常热闹。 3、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之奇可从地理位置、峡谷比较、生物多样等方面进行感受。 4、火烧云景观之奇可从色彩绚丽和形态多变两方面进行感受。 5、学习语文园地一基础检测交流收获。本次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内容没有分开,是整合在一起以自然景观为主题展开的。 “我的发现”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生反馈。然后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

4、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日积月累”生自由读,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然后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趣味语文”对联和回文佳句可以先让学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然后师生小结,再读。 6、阅读有关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 三、教学方法概述 1、识字教学应根据课文中生字的数量多少,难易程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形成初步的识字能力 2、导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字识词,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3、凭借课文,联系生活,结合图画,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语文实践。 4、熟读课文,以“奇”字为突破口,找出四处自然景观神

5、奇的地方。 5、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四处自然景观的“奇”,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6、了解更多的自然奇观,更加热爱大自然。 7、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8、重视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精彩语段熟读成诵。 9、运用课堂上获得的阅读方法阅读选读课文五彩池。 10、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学习资料。 11、教学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孩子进行感悟、理解。必要时可以让孩子进行表演以加深理解。 12、提倡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独特感悟,留有余地,拓展空间,发展个性。注意课外适当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以一带多,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第二单元教材分

6、析 一、教材内容与结构 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观察与发现”,包括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一篇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还安排与专题相关的“阅读链接”“资料袋”,有趣的笔比眼力“口语交际”与“习作”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如何写观察日记等内容展开交流;“日积月累”中安排了一首花名歌谣。和“成语故事”-胸有成竹。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既要学习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周围的事物,为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的一系列语文活动。 二、单元设计意图 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课时,“成语故

7、事”1课时,“词语盘点” 的内容可放在平时分部分学习,不用集中一节课突击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22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相关段落。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4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5养成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规范书写的习惯。 训练重点 四篇课文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要让学生明白观察是把握事物的特征,、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的主要手段,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使他们终身受益。 1、古诗两首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名

8、句,体会人生的哲理。 2、爬山虎的脚重点段是第3-5自然段,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懂,并充分交流读书的收获。 3、蟋蟀的住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蟋蟀住宅的特点。同时体会句子拟人写法。 4、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略读课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在第5、7自然段进行重点指导。 5、学习语文园地一基础检测交流收获 “我的发现”通过3个例句和一组对话引导学生体会并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日积月累” 一首花名歌谣可以这样理解:找出花名;说说化的特点;按顺序背诵;拓展说话。 “成语故事”对成语的理解,并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学习和运用。 三、教学方法概述 1、识字教学应根据课文中生字的数量多少

9、,难易程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指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形成初步的识字能力 2、导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认字识词,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3、凭借课文,联系生活,结合图画,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语文实践。 4、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5、充分注意“导语”“阅读链接”“资料袋”等个部分内容的相关性,有机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6、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7、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学习资料。 8、教学过程中注意抓住拟人句、设问句等句子引导孩子进行感悟、理解。必要时可以让孩子进行表演以加深理解。 9、提倡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独特感悟,留有余地,拓展空间,发展个性。注意课外适当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以一带多,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