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能健康管理引领“新保健革命”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0014193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智能健康管理引领“新保健革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让智能健康管理引领“新保健革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让智能健康管理引领“新保健革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让智能健康管理引领“新保健革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让智能健康管理引领“新保健革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智能健康管理引领“新保健革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智能健康管理引领“新保健革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智能健康管理引领“新保健革命” 疾病往往是生物、心理、 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治疗上,药物和手术的作用非常有限,只有依靠自己 管理健康才能奏效。医学这门神圣的科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是关于“健康”的科学。健康产业和传统疾病产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其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以主动 管理、提前干预为手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编者按:健康管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开展长期连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 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服务。中国的健康管理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已经表现出巨 大的发展潜力,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本期,杭州师范大学郭清教授结合自身 经历,介绍了他在健康管理学科方面的诸多

2、探索,期待智能健康管理的美好愿景能在 不久后成为现实。健康如此宝贵,值得我们下决心好好地维护和管理健康是人类亘古不变的美好 追求。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将失去一切。可是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健康是一种 理想的状态,它仿佛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尽管没有人希望得病,但每个人都不可避免 地会踏进医院。由于医学的未知性和医疗技术发展的限制,患者对医务人员虽然持怀 疑态度,却不得不将重获健康的希望寄托于“三素一汤”(维生素、抗生素、激 素、输液)、重复的身体检查和创伤性很大的手术。人们不禁要问,难道没有一种科 学技术能打破这种劳命伤财的恶性循环,让人少生病、晚生病,将生命保持在充满活 力的健康状态吗?我曾经是

3、一名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严重的疾病困扰我12年之 久,那时我常常在睡梦中被疼醒,深感痛苦。有一年的春节前夕,我觉得上腹非常难 受,到医院检查发现溃疡面已经出血,可以做手术治疗。但我坚持没有入院,而是利 用整个春节假期自我调节,缓解精神压力,调整生活作息,改善饮食习惯,最终恢复 了健康。这一次的经历促使我静心反思疾病与健康的关系,我逐渐意识到,疾病往往 是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治疗上,药物和手术的作用非常有 限,只有依靠自己管理健康才能奏效。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席卷中国,我受邀第一时间赶往北京,为非典 的防控出谋划策。当汽车在长安街上飞驰时,我感到非常震惊:以往车

4、水马龙的长安 街上竟然没有一辆车,连三三两两的路人也是戴着口罩形色匆匆,整个城市俨然陷入 非典的“白色恐怖”中。这时我意识到,健康不是简单的喝水吃饭,有了它,人们才 能正常生活,同时它也非常脆弱,能在一瞬间被毁灭,使人的身体被病魔控制,不能 无拘无束地享受生活。可是很多人在拥有健康时,却没有意识到它的可贵。健康如此宝贵,它难道不值得我们下决心好好地维护和管理吗?如何面对人口老龄化这一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2005年,我应邀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做高级研究学者。哈佛大学公 共卫生学院大楼的外墙上用联合国通用的六种文字醒目地篆刻着一句誓言一一“追求 最高的健康水准是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这句

5、誓言让我 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 使命。我们不仅是卫生工作者,更是守护人类健康的卫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学的发展,人类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在近30年里发生了 显著变化。抗生素的发明、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影响人类健康的急性传染病得到了有 效遏制,但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慢性病却来势汹汹,成为当今乃至未来威胁人类健 康的“头号杀手”。截至2011年,中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已达3亿,由慢性病导致的 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3/4之多。卫生部部长陈竺多次指出,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当今社 会的主要危害,慢性病已走向“井喷”时代。遗憾的是,目前多数慢性病无法治愈, 患者必须长期用药,这使得慢性病造成的疾病负担愈加沉重,给

6、个人、家庭及社会造 成了巨大的损失。目前我国慢性病患者呈现低龄化趋势,这表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一一 劳动力人口的素质受到巨大威胁如果我国劳动力人口素质降低的趋势不能得到有效 控制,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除了慢性病患者低龄化,更为严重的是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据保守估计,到204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2. 56亿之多。赡养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不仅是子女和 家庭的责任,更需要社会政策和卫生体制的支持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庞大的老年人 群将消耗巨大的医疗卫生资源,我国将如何面对这一 “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带着以上诸多疑问,我走上了健康管理的探索之路,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中

7、医“治未病”思想与健康管理主张的“预防为先”有异曲同工之妙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飞跃都要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真理总是在质疑声中发展壮 大,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健康管理也是一样。医疗技术高速发展,人口寿命 不断延长,对健康的需求也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强烈。人口老龄化、急性传染病 和慢性病的双重威胁、环境的恶化加速了医疗卫生需求的攀升。传统的“以疾病为中 心”的医学模式已无法应对新的挑战,动员“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健康管理模式 (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因此应运而生。准确地说,健康管理是以现代健康概念和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运用医 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个体或群体健康

8、状况及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连续的检测、评估和干预,实现以促进人人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服 务过程。医学这门神圣的科学不仅是关于“疾病”的科学,更是关于“健康”的科学。 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的一个真实故事可以看出,健康管 理的思想古而有 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医术高超,魏文王曾求教于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谁的 医术最好? ”扁鹊说:“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最差。大哥治病 于病情发作之前 (上工治未病),此时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铲 除了病根。二哥治病于病 情初起之时(中工治欲病),症状尚不明显,二哥就能药到病除。我治病于病情十分 严重之时(下工治已病),病人痛苦万分,但他们只看

9、到我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 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治未病”的思想源自距今已有两千余年历史的中医学典籍一一黄帝内 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 晚乎?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 重要性,用“口渴了才挖井取水,临到打仗才铸造 兵器”作比喻,引申出“治未病” 的思想。“未病” 一词是中医学术语,指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维护健 康。“治未病”的含义有四:其一,无病养生,防病在先。指当人在健康状态时就要 采取科学的预防

10、措施,防止疾病发生。其二,欲病救萌,防微杜渐。欲病之病,是指 机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病理信息还未“显化”。欲病之人常感全身不适,与现代医学所说的亚健康状态一致。在防治 疾病的过 程中,要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及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其三,已病 早治,防其转变。指在病情将作或转变之后,出现各种可能的变化,此时应尽力控 制,防止疾病威胁其他器官。其四,瘴后调摄,防其复发。有些疾病若康复时调养不 当,容易复发或留有后遗症。病愈后调养身体避免疾病复发,是中医“治未病”的一 大特色。中医学将人体生命曲线总结为“未病一欲病一已病”,出发点和归宿点都落在“防”上。而根据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

11、趋势,现代医学将人体生命曲线归 纳为“健康一亚健康一疾病”。可见,“治未病”与健康管理主张 的“预防为先”有 异曲同工之妙。由此入手,发挥“治未病”思想在现代健 康管理中的引领作用,以 “治未病”理念推进健康管理的发展,医学与现代西方医学相结是祖国传统 合的典范,体现了人类对真理的追求,空、超越民族,殊途同可以跨越时归。健康管理是以最优化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健康效益健康管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开展长期连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 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健康管理有“三部曲”:第一步是了 解和掌握健康水平,即开展健康状况检测和信息收集。第二步是关心和评价个人健 康,根据个人健康信息,对健康状况及

12、未来患病或死亡的危险性进行量化评估。第三 步是改善和促进健康,在前两步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帮助个人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现个人健康管理的目标。健康管理是以最优化的资源投入获取 最大的健康效益。如果将健康管理的“三部曲”落实到具体服务上,其服务流程可由四部分组成:体检、评估、干预、促进。体检是前提,以人群的健康需求为基础,按照早 发现、早干预的原则进行健康体检,其结果对后期的健康干预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评 估是手段,通过分析个人疾病史、生活方式等资料,为服务对象提供评估报告。干预 是关键,其内容包括解释健康评估结果,制定健康 管理计划,提供健康指导等。促进 是目的,通过上述服务流

13、程,最终达到人人健康的目的,这既是健康管理的终点也是 新的起点。尽管这门学科还很年轻,但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拥有锐利目 光的企业家总是善于发现每一处绝妙的商机,期待以此掀起下一次的“财富革命”。美国经济学家、两任总统经济顾问保罗皮尔兹在其著作新保健革命中指出:“健康产业将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财富增长的第 五波,这 一场财富革命被称为新保健革命。”在“大健康观念”的引领下,健康产业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而是提 供与健康 相关产品、服务的行业总称。这一新兴的保健产业和传统疾病产业 的最大区别在于其 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的,以主动管理、提前干预为手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预期 寿命。中国

14、的健康管理产业虽然刚刚起步,但服务需求明显,市场化进程较快,表现 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实践表明,一些通过医疗手段无法治愈的重大疾病,可以通过健康管理得到有效 预防和控制。2005年至今,我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国家级课题研究,如“基于电 子健康档案的社区健康管理HOP模式的研究”。我们运用健康管理的理论与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建立HOPE (健康 Health、组织 Organization、促进 Promotion、评价 Evaluation )健康管理模 式。目前正在开展的社区高血压健康管理就是一种,它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按照 高血压三级管理模式

15、进行血压监测与管理,指导患者用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开展 高血压健康宣教,形成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管 理HOPE模式。与此同时,“治未病”理论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已走进千家万户。实践 证明,采取与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模式,推广和应用“治未病”最符合经济学成本 效益原则。我们已经在社区“治未病”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 索:在“未病先防”层 面,针对老年人开展太极拳、慢跑等健身强体运动;针对妇女提供中医保胎安胎,产 后传统膳食指导等服务;针对儿童加强传统医学普及教育,提高发育质量等。在“既 病防变”层面,主要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患者制定中 医一体化指导菜单,在健康档案中融

16、入中医元素。在“瘗后防复”层面,针对慢性支 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采取“冬病夏治”的疗法;在三伏天开展穴位敷贴治疗服务;在 冬至前后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推荐适宜的保健膏方等。智能健康管理是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新医改 激活了卫生信息化建设,许多与医疗相关的IT新技术和新应用也随之进入健康服务 领域,智能健康管理这一概念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智能健康管理是什么?请试想自己是下述故事的主人公,让我带领大家走入10年后 的世界晚上,您带着轻松的心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母亲在厨房准备晚餐。您按了两下 门铃,先进的门禁系统就清晰地将母亲的声音和影像传送到门口的屏幕上。进门后, 您发现坐在沙发上休息的父亲脸色不太好,您决定为父亲测量血压。您从母亲手中接 过健康管理门禁系统终端,并安装好辅助设备,为父亲测量了血压和脉搏,通过无线 传输设备将父亲的生理指标发送到家庭责任医生处。过了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