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与环境的资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60010034 上传时间:2023-07-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纪与环境的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四纪与环境的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四纪与环境的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四纪与环境的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四纪与环境的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纪与环境的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纪与环境的资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第四纪的特点1. 人类的出现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口第四纪也被称为“灵长美肘代。这一时期出现了人类,并经历不同演化阶段。人类物 质文明也在不断的发展,逐步由石器时代陶器时代一一器时代,发展到今天的计算 机时代,2, 气候发生了显著的降温,并出现明显的冷暖波动口第四纪时,全球气候是在中生代高雄和新生代第三纪缓慢降温的基础上发生突然的降温, 并出现了剧烈的衿暧波动.3、地壳运动异常治跃口大量资料表明逃入第四纪后,地球进入了 个新的活跃期,如青藏高原快速隆升,火山、 地震非常活跃。今天我们都能亲身感觉到.4、哺乳动物为主的时代口第四兄是一个哺乳案动物的警盛时代。5, 陆相沉和物广泛发育口地着地球陆地范

2、围的不断扩大,第四圮陆相沉积广泛发育,旦成因表现复杂多样U陈火 山和部分化学沉枳(如CCO3沉根)外,第四纪批积物大都是松散说枳物-2. 第四纪是什么?第四纪是新生代最新的一个纪,包括更新世(260万年至一万年前)和全新世(一万年前至今)。 其下限年代多采用距今260万年。第四纪期间生物界已进化到现代面貌。灵长目中完成了从 猿到人的进化。其间发生了多次规模大小不等的冰期,全球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四、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1) 岩性松散:第四幻沉积物一般形成不久或正在形成,成岩作用微弱,绝大部分岩性松散,少数半固结,绝少硬结成岩。(2) 成因多样:由于第四纪气候、外动力和地貌多种多样,由此而形成

3、多种多 样成因的大陆沉积物和海洋沉积物.(3) 岩性岩相变化快:即使同一种成囚的陆相第四纪沉积物,由于形成时动力 和地貌环境变化大,因此沉积物的岩性岩相结构变化也大。(4) 厚度差异大:剥蚀区第四纪陆相沉积物厚度一般小,堆积区可达几十米,百多米或几百米日(5) 不同程度地贝化:陆相沉枳物大多出露在地表,受到冷暖气候交替变化的影响,时代越老风化越深,(6) 含有化石及古文化遗存,在有的第四纪陆相堆积物中,含有大型利小型哺乳动物化石、占人类化石、石器和陶器、用火遗迹(如灰烬和炭屑)及村令遗址 等。4. 质谱检测技术简介质谱法(mass spectrography, MS)是通过对样品离子的质量和强

4、度进行定性、定量和结 构分析的方法它是直接测量物质微粒的技术。应用于1.对物质组成、结构进行定性检测2.准确测定物质相对分子量质谱过程简介单*1 日_廨卧新| kh一喜宏机q质谱法一般原理化合物分子在高真空条件下气化成气态分子。气态分子经一定能量的电子流轰击后失去一个电子成为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离子分子。 离子分子进一步碎裂为碎片离子(带正电)。这些带正电荷的离子在电场与磁场的综合作用 下,按照各自质荷比(m/z)的大小依次被收集并记录成谱,叫质谱。所以,以正离子的质荷比(m/z orm/e)为序,排列的图称为质谱(mass spectum MS)。 用质谱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研究分子结构的方法

5、称为质谱法。5. 试述第四纪在地质年代表中的位置,第四纪的划分及其绝对年代:第四纪是新生代最后 一个纪。第四纪还可以分为更新世、全新世等。关于其下限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较多的有 1.8Ma和2.6Ma。虽然国际地层委员会推荐的第四纪的下界年龄为1.80Ma,但是由于2.6(开 始认为为2.48)Ma是黄土开始沉积的年龄,因而我国地质学家,尤其是第四纪地质学家基 本都采用后者。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第四系。6. 第四纪环境学:是研究地球发展历史最新的时期一第四纪时期地球自然环境发展,演变 规律的科学第四纪环境学的内容:a.地球表层各层圈再第四纪期间演变及主要地质事件的发生过程b. 地球系统内部各层圈

6、间及地表系统与其他系统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c.地表系统及各 曾去安演化机制d.未来地表系统发展预测7. 第四纪下限的标准:人类的出现;古冰川出现;冷水型有孔虫某些种属的出现;古植物 演化为标志;古植物演变;古温度变化第四纪下限的划分:350-300万年 250-240万年 180-160万年 70万年中国第四纪下限标志:古地磁事件;构造运动事件;沉积物转型;天体碰撞;生物演变事件; 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地壳进入新的构造活动期;新构造运动速度大于老的;构造应力场发生 变化8. 第四纪沉积圈的特征:a.圈层连续b.主要由未胶结成岩的松散沉积物构成b.松散、不稳 定c.组成成分包括陆相和海相沉积

7、物d.松散不稳定e生物化石以哺乳动物为特征f.沉积圈 厚度变化大g.沉积圈的分布、厚度及组成物质与地貌关系密切9. 第四纪生物沉积圈的特征:a.以哺乳动物为主要代表b.植物群以现生种为主,被子植物 占优势c.时间短,缺少标准化石10. 中国第四纪沉积时空分布规律:a.有明显的纬向和经向地带性,秦岭为界 b.受我国三 大地貌阶梯影响,纬向分布规律受干扰,经向加强c.新构造运动影响很大d.我国第四纪沉 积物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同一类型的沉积物在一个地区可重复出现。11. 建立沉积序列的方法:生物演化法、气候变化、构造运动、地质事件、地磁极性倒转12. 第四纪气候特点:a全球气候显著变冷,气温下降、冰

8、川扩张、气候带迁移b.波动的周 期性变化,冰期与间冰期交替、雨期与间雨期交替、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13. 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规律:a.第四纪古气候特征是气候显著变冷和周期性变化b.第四纪 气候变化在全球各地表现形式多样c.第四纪气候变冷,始于180万年前。标志:冰川扩张, 有孔虫减少,硅藻化石变化 d .以120万年为界,之前为前冰川期,气候波动以出现短暂 寒冷期为特征,之后冰川期e.全球最显著的间冰期的民德-里斯,规模最大的冰期在欧洲是 里斯,最冷的冰期是玉木f.气候从暖变冷为渐变,从冷变暖为突变 g.冰后期全球气候 变暖,最适宜时期为大西洋期14. 第四纪全球气候变化原因:a.太阳活动引起的

9、太阳本身辐射变化b.地球轨道运动状态的 改变引起的地球不同纬度带、季节、半球接受辐射的日射率变化c.地表系统各层圈相互作 用引起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量变化15. 第四纪海面变化原因: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地壳构造运动,上地幔活动,洋脊与海沟的 发展和冰川、水体及沉积物的均衡作用。 (一)海洋水量变化1、地球内部原生水的补给 2、大陆冰川提及的变化3、海盆的干涸4沉积物孔隙水的减少(二)洋盆容积的变化1海底扩 张迅速变化2洋脊体积变化3、地球的膨胀4、沉积物充填 (三)海洋的相对变化1、冰 川水体和沉积物均衡作用2、沉积物的压实作用3、局部构造运动(四)海洋水体的物理 性质变化1海洋水温的变化2、海

10、水盐度变化 (五)天文与地球物理因子的变化1、大地 水准面变形2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3、地极移动 (六)人类活动加强16. 海面变化对人类的影响:1.对自然a.海岸湿地低地的淹没b.海岸侵蚀加剧c.洪泛与风 暴潮灾害d.盐水入侵2.对经济a.直接经济损失b.各种防护费用c.活动机会损失17. 自然环境对人类影响:a.采集和狩猎b.农耕阶段c.工业化阶段d.后工业化阶段18. 现代文明对环境的影响:a.影响固体物质搬运b.改变水循环c.破坏生态平衡d.影响化学 元素迁移e.改变热量平衡19. 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a.分流,气流到达高原时被分为南北两股。蒙古高压出线 并不断加强气流,欧亚大陆由

11、于常年处于高压控制,大陆度增强,造成海陆热力差异变大, 促进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发展b.动力,夏季高原地面温度高,形成热低压,在高空形成 暖高压,建立高原季风,有助于南分支北撤的加快和西南季风北进。c 屏障,青藏高原 一方面对西南季风起着巨大屏障作用,另一方面由于高原热低压形成的上身气流在高原北坡 沉降产生焚风效应,使得欧亚大陆内部大陆度增高,加大了海陆热力差异,促进东南季风的 发展20. 第四纪动物的一般特征:a.在中国南方,古老种属延续时间较长b.一些现生种在南方出 现较早c.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演变不如北方明显d.我国哺乳动物群的南北分异始于早 更新世,中更新世最显著到晚更新世。21.

12、第四纪植物的一般特征:a.我国与北半球其他地区一直,气候变冷开始于第三纪晚期, 到现在植物类群基本无变化b.第四纪冰期、间冰期对中国植物界发展有一定影响c.寒冷气 候在我国植物面貌上的反映,主要为山地植物带的下降和北方耐旱草木植物扩展d.以秦淮 为界我国南北植物界演变明显不同e.一个地区植物迁移并非在冰期、间冰期过去之后能回到 原点。22. 中国北方黄土特征:a.主要出于新构造运动相对比较稳定的大面积隆起区b.沉积物厚度 大,沉积连续,岩性均一 c.气候受东南季风印象,从东南到西北季风影响减弱。d.主要沉积 风成黄土,有部分湖相河流相e.黄土性状从西北到东南规律性变化,剖面也规律变化f.发 现

13、的哺乳动物化石属古北区耐旱种属23. 黄土的岩性特征:1.粒度 a.时间上,从老到新,粒度由细变粗b.空间上,从西北到东 南粒度由粗变细2.矿物特征 a.矿物成分复杂,不同地点不同时期的黄土矿物成分上十 分类似b.矿物组分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有规律变化c.矿物十分新鲜,后期风化蚀变程度 极低24. 晚冰期气候分期:a.最老仙女木期 距今遭遇1.3万年,气候变冷,北欧和中欧以由矮 柳,仙女木等组成的极地苔原植被为特征。b.博林期 1.3- 1.25万年,气温上升,北欧单 卖等地出现桦树。C.老仙女木期 1.25-1.21,气候变冷,苔原重新占据欧洲。d.阿勒罗德期1.21-1.08,气候转暖,桦

14、松繁衍。e.新仙女木期1.08-1.03,气候变冷,欧洲大部分地区遍 布苔原。25. 冰后期气候分期:a.前北方期气候由干冷向温凉转变b.北方期气候变暖c.大西洋期 温暖潮湿d.亚北方期 干燥温暖e.亚大西洋期 温润凉爽26. 显生宙大陆漂移的特征:大陆漂移的总趋势。古生代与中,新生代有明显不同、大陆漂 移在南北半球有截然相反的过程、大陆漂移是南方不断肢解,北方大陆逐渐扩展、大陆的分 离和缝合在地球上同步经行。27. 中国黄土分布特征:主要分布于昆仑,祁连山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北的干旱半干旱地带。 黄土的分布中心在黄河的中游的泾河,洛河流域、黄土分布的高度差别很大、不同时期黄土 的分布中心有所迁移

15、、不同时期黄土分布的面积与厚度有所不同28. 第四纪(地层):指那些含有大量现代种属动植物化石和抱粉的松散堆积物。29. 粉尘黄土化:在生物化学作用下,粉尘堆积经历了弱成土、中成土、强烈成土和土壤化 等演变阶段,逐渐从粉尘转变为黄土,再到古土壤的过程30. 阳伞效应:悬浮在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犹如地球的遮阳伞,能反射和吸收太阳辐射, 减少紫外线的透过,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31. 叠层石:是一种准化石,是原核生物所建造的有机沉积结构,由于蓝藻等低等植物的生 命活动所引起的周期性矿物沉淀、沉积物的捕获和交接作用,从而形成叠层状的生物沉积 构造。32. 重建大陆漂移史的方法:岩石构造组合法、古地磁

16、法、古气候法、生物地理学法33. 地磁极性年表:布容(73-0)、松山(248-73奥尔都维正极性)、高斯(340-248)、吉尔 伯特(450-340)34. 14C测年方法:14C是碳同位素的一种,具放射性,半衰期为5730a,自然界含碳物质 中14C含量与周围处于动态平衡(一方面得到补充,另一方面不断衰变)。有一定初始14C浓 度的地质样品,在停止14C交换后,样品中的14C继续衰变,引起14C浓度下降。因而, 测出与大气发生过交换平衡的含碳物质中14C的含量,即可计算出该样品与外界停止14C 交换后所经历的年代。35. 氨基酸测温方法:活着的生命物质中发现的氨基酸表现为L-型,D-型几乎为零。L-型左 旋,D-型右旋。L-型天然蛋白氨基酸随着温度的升高,将由L-型转变为D-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