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60002522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南宁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南宁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南宁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南宁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not for commercial use南宁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 世纪以来,世界高技术产业迅猛发展,以信息产业、 生物技术产业、 新材料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力量。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成长,现已壮大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和动力型先导产业。为了加快发展我市高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制定本规划。一、南宁市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一)“十五”时期发展回顾“十五”时期,我市高技术产业稳步发展,高技术及其产业化对国民 经济增长的贡献日益

2、加大,初步形成以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 心,各功能园区为支柱,以生物工程及制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机电一 体化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高技术产业不断壮大,科技创新对高技术产业推动作用加强。至“十 五”期末,经自治区科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 179 家。“十五”期间, 全市累计上报国家高技术专项 38项,内容涉及信息、 生物及医药、新材料、 先进能源、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等十大领域,其中,广西德意数码 有限公司中间件项目等 16 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获国家资助,项目总投资 15.07 亿元,获国家无偿资助 25143.51 万元。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市组织实

3、施国家 863 计 划、攻关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和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等 1016 项,取得 科技成果 286 项,有 201 项获自治区和南宁市科技进步奖,承担的“十五”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地方试点项目通过了国家验收。 累计专利申请数 2630 件,授权专利为 1368件,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位列 广西首位。全市建有 6家广西重点实验室、 16 家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9家企业技术中心、 2家农业部认定的科技创新开发机构、 5 家科技企业孵 化器和 2 个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在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学科 建设了 7 个自治区级和市级人才小高地, 全市拥有各类专业

4、技术人员 16 万 人。科技投入持续增加,市科技三项费用年均增长 32 %, 2005年占市本级 财政支出达 1.46 % ,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 %;建设了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软件园、生物产业孵化 园等一批激励创新创业的科技园区。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我市主要高技术产业基地。 “十 五”期间,高新区累计开发新产品 450多项, 11 个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其 中,列入国家和自治区的各类项目计划分别为 58项和 95 项。建立 10家自 治区级技术开发中心, 3 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博士后科研工 作站。形成生物技术及医药、汽车配件

5、、电子信息等一批主导产业和龙头 企业。成立了国家级的创业中心南宁新技术创业者服务中心是国家级 创业中心,建成生物工程中心和软件产业技术服务平台两个公共孵化平台, 建立留学人员创业园、南宁软件园、大学创业园、生物产业孵化园,建成 国家“ 863”产业化基地广西生物技术与亚热带生物资源利用成果产业化基地;“十五”期间累计孵化企业 150 家,11个项目填补国内空白。工业 园现有产值过亿元的企业 16 家。实施国家级火炬计划 29 项,获自治区科 技部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 170 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50 %以 上 , 初步形成了生物工程及制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为主导 的高

6、新技术企业集群。到 2005 年末实现营业总收入 256 亿元,年均增长 32.6 %。累计出口创汇 11000 万美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时期,我市高技术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还很不完善;尚未形成高技术产业发展指导与支持服 务体系;高技术成果转化率低、速度慢;技术引进少,消化、吸收和再创 新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产业规模小,缺乏高技术龙头企业;资金 匮乏,融资渠道不畅,缺乏地方性政府扶持资金;激励吸引人才措施的力 度有待加强;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不够大等方面。(三)“十一五”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有利条件进入 21 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

7、发展,资源配置的全球化进程加快,科 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加快发展 高技术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模式的要求,是促进经济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的主导力量。 “十一五”时期,我市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有着诸 多有利条件。是城市品牌及地位优势。以建设“中国绿城”为目标的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良好的人居及投资环境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南 宁的首府地位优势,为我市发展高技术产业提供项目、资金、人才等重要 资源条件。二是科教优势与人才资源优势。南宁是我市作为广西首府,拥有显著 的科教资源优势。截至 2005 年底,驻邕高校达 28 所,占全广西高校总数 的 62

8、.22 %;全市拥有各类科研机构 374家,占全广西 70.30 %;在重点产 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学科方面,建设了 7 个自治区级和市级人才小高地; 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16 万人;“十五”期间,全市共获得授权专利 1368项,其中发明专利 103 项。这些科教人才资源为我市高技术产业发展 提供了技术和人才保障。三是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在充分落实国家沿海开放城市政策、西部大 开发政策、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和边境贸易政策的基地上,政府还制定了鼓 励投资的一系列政策;在政府部门施行 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政府工作 进一步透明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客商服务的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经济 秩序逐步

9、建立完善,企业竞争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四是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2005 年全市生产总值达 722.66 亿元,“十 五”时期年均增长 11.40 % ;财政收入 100.22 亿元,年均增长 22.41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 1094 亿元,年均增长 26.38 ;社会消 费品零售总额 378亿元,年均增长 12.22 %;外贸出口总额 5.77 亿美元, 年均增长 2.42 %。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为我市高技术产业发展奠定坚实 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对高技术产业发展提出了巨大需求,较大幅度提高了 我市高技术产业的聚集度和吸引力。二、南宁市“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

10、 发展战略与 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 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西部大开发、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市等机遇, 发挥区位、资源和首府地位优势,按照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的方向, 大力发展有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坚持以 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重点,以管理创新为手段,完 善各类科技体系和科技能力建设;加强自主创新与引进高技术相结合,提 高我市高技术产业化发展速度和企业竞争力;大力发展新兴高科技产业,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应用高技术改造提

11、升传统产业,推进传统产业 优化升级;不断完善高技术产业发展配套保障设施,营造良好创业环境; 建立健全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和服务体系,形成高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 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机制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加快我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为建设“富裕南宁”、“文化南宁”、“数字南宁”“生态南宁”、“平安南宁” 与构建“和谐南宁”服务。(二)发展战略“十一五”时期,努力营造高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大力扶持发展新兴 高技术产业;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结构,在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 取得突破性进展;着力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加快高技术成果转化速度;大力发展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生物质产业、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和 可再

12、生能源、先进环保产业、特色或优势农业资源深加工等领域的高技术 产业;重点选择发展现代农业、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质 产业,每个领域扶持家龙头企业;发挥原有优势,加快南宁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或区域建设,使之成为我市高 技术产业聚集地和增长极,同时强化其幅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促进我 市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三)发展目标“十一五”时期,力争实现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 %左右;高技术产品出口累计额 2 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 10 %;年销售额超 过 10 亿元的大型高技术企业达到 3 家以上,超过 5 亿元的企业达到 10 家 以上,超过 1亿元的

13、企业达到 30 家以上;期末,全市研究与开发( RD) 投入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1.3 %以上;社会投资的科研机构 30 家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产值占全部高技术产品产值的30 %以上。争取新建或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520 个,其中,国家级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的 23 个,省级的 15个以上。三、南宁市“十一五”时期高技术产业主要发展领域及项目“十一五”期间,我市高技术产业发展重点是现代农业、生物及医药、 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质产业五大领域,同时,依托广西特色优势资源,加快建设一批工程和技术研究中心。(一)现代农业引进或培育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本地农林资

14、源优势, 做大做强农业产业链。重点发展具有我市资源特色的优势项目,包括:亚 热带农产品深加工、动植物新品种繁育、设施栽培、标准化禽畜养殖、现 代食品(绿色食品、 微生态食品、纤维素食品、 保健食品、 超高压食品等)、 新型饲料(秸秆生物蛋白饲料、生物复合饲料、秸秆生物压块饲料等) 、林 业特产资源高效利用、生物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项目。动植物新特品种繁育项目。 利用基因技术、生物技术、胚胎技术等现 代高科技,重点繁育推广具有我市特色优势的动植物良种、良法,包括木 薯、甘蔗、黑山羊、水奶牛、桑蚕、罗非鱼、淮山、亚热带果蔬等良种、 良法,推动产业化规模种养,形成产业集群。秸秆生物蛋白饲料项目 。利

15、用现代生物技术,把农作物秸秆转化为高 营养、高效能、能抗病的“绿色”生物饲料,广泛用于喂养畜禽渔产品, 大幅降低养殖成本。生物高效有机肥项目。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各种农业废料、农产品加 工副产品或废弃物、养殖场废弃物、各种秸秆和草类粉碎发酵后生产高效 生物有机肥。茉莉花产业化项目。 充分利用基因技术、生物技术、良种繁育技术、 萃取技术等生物技术,发挥我市茉莉花资源优势,在茉莉花产区布局茉莉花深加工(香精、香料、有机花茶等)项目及优质品种研究推广示范基地。(二)生物工程及医药产业立足本地资源,引进或、自主开发新特生物及医药产品,重点开发的 产品和建设的项目包括:家畜良种胚胎生物工程、畜禽水产用生

16、物制品、 发酵工程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生物酶菌制剂、基因工程、生物活性成分 提取工程、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制药工程、基因医药工程、 化学制药工程、新型给药系统等。(三)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加快建设科技园,做大南宁软件园,重 点开发和发展的电子信息项目或产品包括:汽车电子、电力电子、家电控 制板卡等微电子以及、光电子、现代通信产品、数字电视应用及数字记录 介质音视频产品、 射频技术产品(RFID芯片、RFID读写器、RFID标准制定)、 电子空调器、数码相机和数字化工业用检测设备。(四)新材料工程利用我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化工原料等资源优势,主要开发或发展的 项目包括:精细化工材料、环境友好材料、工程塑料及新型催化剂、造纸 化学品、纳米化工材料(纳米碳酸钙、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硅等) 、特 种纤维复合材料、铝基复合产品、氢燃料电池材料和生物质基材料等。纳米化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