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分及全水分的测定方法(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9994837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分及全水分的测定方法(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灰分及全水分的测定方法(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灰分及全水分的测定方法(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灰分及全水分的测定方法(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灰分及全水分的测定方法(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灰分及全水分的测定方法(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分及全水分的测定方法(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灰分及全水分的测定方法灰分的测定GB/T212-2008慢灰测试1.1方法提要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实验煤样,放入马弗炉中,以一定的速度加热到(81510,灰化并灼烧到质量很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1.2仪器设备马弗炉、灰皿、干燥器、分析天平、耐热瓷板或石棉板。1.3实验步骤1.3.1 在预先灼烧至质量很定的灰皿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 g,称准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1.3.2 将灰皿送入炉温不超过100的马弗炉恒温区中,关上炉门留有15mm左右的

2、缝隙。在不少于30min的时间内将炉内温度缓慢升至5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30分钟。继续升温至(81510,并在此温度下灼烧1h。1.3.3 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耐热瓷板或者石棉板上,在空中冷却5分钟左右,移入干燥中冷却至室温(越20min后称重。1.3.4 进行检查性灼烧,温度为(81510,每次20min,直接到连续两次灼烧后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0g为止。以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为计算依据。灰分小于15.00%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快速灰化法将装有煤样的灰皿由炉外逐渐送入预先加热至(81510的马弗炉中灰化并灼烧至质量恒定。以残留物的质量占煤样质量分数作为煤样的灰分。2.1 仪器:马

3、弗炉、灰皿、干燥器、分析天平、耐热瓷板或石棉板。2.2 实验步骤2.2.1 在预先灼烧至恒定的灰皿中,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均匀地摊平在灰皿中,使每平方厘米的质量不超过0.15g,将盛有煤样的灰皿预先分排放在耐热瓷板或者石棉板上。2.2.2 将马弗炉加热到850,打开炉门,将方有灰皿的耐热瓷板或者石棉板缓慢地推入马弗炉中,先使第一排灰皿中的煤样灰化。待(510min后煤样不再冒烟时,以每分钟不大于2cm的速度把其余各排灰皿顺序推入炉炽热部分(若煤样着火发生爆炸,试验应作废。2.2.3 关上炉门,并使炉门留有15mm左右的缝隙,在(81510

4、温度下灼烧40min。2.2.4 从炉中取出灰皿,放在空气中冷却5min左右,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重。2.2.5 进行检查性灼烧,温度为(81510,每次20min,知道连续两次灼烧后的质量变化不超过0.0010g为止。以最后一次灼烧后的质量为计算依据。如遇检查性灼烧时结果不稳定,应改用缓慢灰化重新测定。灰分小于15%时,不必进行检查性灼烧。2.3 结果的计算按下式计算煤样的空气干燥机基灰分:式中:Aad空气干燥基灰分的质量百分数%;m称取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重量,单位为克(g;m1灼烧后残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2.4 灰分测定的精密度灰分测定的精密度如下表灰分测定的

5、精密度灰分质量分数%重复性限Aad/%重复性限Ad/%30.000.500.70全水分的测定GB/211-2007在空气流中干燥仪器设备:空气干燥箱、浅盘、玻璃称量瓶、分析天平、工业天平、干燥器。试剂:无水氯化钙(HGB 3208、变色硅胶(GB/T 7822。实验步骤:称取一定量的粒度13mm(或6mm的煤样,于(105110下,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根据煤样干燥后的质量损失计算出全水分。3.1 粒度13mm煤样的全水分测定3.1.1 在预先干燥和已称量过的浅盘内迅速称取粒度13mm的煤样(50010g,(称准至0.1g,平摊在浅盘中。3.1.2将浅盘放入预先加热到(105110的空气干

6、燥箱中,在鼓风条件下,烟煤干燥2h,无烟煤干燥3h。3.1.3将浅盘取出,趁热称量(称准至0.1g。3.1.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的质量减少不超过0.5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3.2 粒度6mm煤样的全水分测定4、结果计算按下式计算煤中全水分:式中:Mt煤样的全水分,用质量分数表示,%;m称取的煤样质量,单位为克(g;m1煤样干燥后的质量损失,单位为克(g。水分损失补正如果在运送过程中煤样的水分有损失,则按下式求出补正后的全水分值。式中:Mt煤样的全水分,用质量分数表示,%;M1煤样在运送过程中的水分损失百分率,

7、%;Mt不考虑煤样在运送过程中的水分损失时测得的水分,用质量分数表示,%。当M1大于1%时,表明煤样在运送过程中可能受到意外损失,则不可补正,但测得的水分可作为试验室收到煤样的全水分。在报告结果时,应注明“未经水分损失补正”,并将容器标签和密封情况一并报告。5、方法的精密度全水分测定的重复性限如下表规定。煤中全水分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全水分(Mt/%重复性限/%100.4100.56、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包含下列信息:试验编号、依据标准、结果计算、与标准的偏离、试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实验日期。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