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Word供参考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5989485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题Word供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计算题Word供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计算题Word供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计算题Word供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计算题Word供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题Word供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题Word供参考(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原理自测题库分析计算题(共88题)1、试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必须明确指出)。并判断该机构的运动是否确定(标有箭头的机构为原动件)。若其运动是确定的,要进行杆组分析,并显示出拆组过程,指出各级杆组的级别、数目以及机构的级别。 图a) 图b)题 1 图1、 解: (a)图:n=9,p4=13,p5=0;F=39213=1;原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数,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G处为复合铰链;机构级别为级。拆组图如下(略) (b)图:n=7,p4=10,p5=0;F=37210=1;原动件数目=机构自由度数,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机构级别为级。2、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并

2、判定该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标有箭头的构件为原动件)。 图 a) 图 b)题 2 图解: (a)F=3n2plph =3527=1;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b) F处为复合铰链。机构没有确定的运动。3、计算图示机构自由度,并确定应给原动件的数目。 图a 图b题 3 图解:a) F=3n2plph =37210=1;原动件数=1 b) n=8,pl=11,ph=1;F=3n2plph =1;原动件数=1。4、在图示机构中试分析计算该机构的自由度数,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或虚约束,则在图上明确指出。 图a 图b题 4 图解:a) E处为局部自由度。 b) n=7,pl=10; F、D处为复合铰

3、链。7、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有复合铰链、虚约束和局部自由度请指出) 图 a) 图 b)题 7 图解:(a) n=4,pl=4,Ph=2; A处为复合铰链。(b) (b) n=5,pl=7 ,Ph=1; F处为虚约束,D处为局部自由度。8、图示的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顺时针转动,试用瞬心法求:1)当=15时,点C的速度VC;2)当=15时,构件BC上(即BC线上或其延长线上)速度最小的一点E的位置及其速度值。题 8 图解: E点的位置 作图示出 (略)9、在图示的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1以等角速度1=10rad/s转动。凸轮为一偏心圆,其半径R1=25mm,LAB=15mm,LAD=50mm,

4、1=90,试用瞬心法求机构2的角速度2。题 9 图解:1)作出瞬心(略); 2)10、在图示机构中,已知长度LAB=LBC=20 mm ,LCD=40mm ,a=90W1=100(1/S),请用速度瞬心法求C点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题 10 图11、如图所示偏置曲柄滑块机构。若已知a=20 mm,b=40 mm ,e=10 mm ,试用作图法求出此机构的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K、行程S,并标出图示位置的传动角。题 11 图13、判断下列图示机构为何种铰链四杆机构?并简要说明理由(图中数字代表杆件长度)题 13 图14、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指出)。题 14 图解

5、:n=6,pl=8, Ph=1; B处为局部自由度。15、在图示铰链四杆机构中,已知:lBC=50mm,lCD=35mm,lAD=30mm,AD为机架。试问: (1)若此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且AB为曲柄,求lAB的最大值; (2)若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求lAB的最小值; (3)若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求lAB的取值范围。题 15 图解:(1)因AD为机架,AB为曲柄,故AB为最短杆,有lAB+lBClCD+lAD则:lABlCDlADlBC=(35+30-50)mm=15mm;所以lAB的最大值为15mm。(2)因AD为机架,AB及CD均为曲柄,故AD为最短杆,有下列两种情况:若BC为最长杆,则

6、:lABlBC=50mm,且lAD+lBClCD+lAB ,故lABlADlBClCD=(30+50-35)mm=45mm,所以:45mmlAB50mm。若AB为最长杆,则:lABlBC=50mm,且lAD+lABlBC+lCD ,故lABlBClCDlAD=(50+35-30)mm=55mm,所以:50mmlAB55mm。综上所述:lAB的最小值为45mm。(3)如果机构尺寸不满足杆长条件,则机构必为双摇杆机构。若AB为最短杆,则:lBC +lABlCD +lAD ,故lABlCD +lADlBC =(35+30-50)mm=15mm,若AB为最长杆,则:lAD +lABlBC +lCD ,

7、故lABlCDlBClAD=(50+35-30)mm=55mm,若AB既不为最长杆也不为最短杆,则:lADlBClCD+lAB,故lABlADlBClCD=(30+50-35)mm=45mm,综上所述:若要保证机构成立,则应有:lABlCDlBClAD=(30+50+35)mm=115mm,故当该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时,lAB的取值范围为: 15mmlAB45mm,和55mmlAB115mm,16、试设计如图所示的六杆机构。当原动件OAA自OA y轴沿顺时针转过12 = 60到达L2时,构件OBB1顺时针转过12 = 45,恰与OA x轴重合。此时,滑块6在OA x轴上自C1移动到C2,其位移S1

8、2 = 20 mm,滑块C1距OB的距离为OBC1 = 60 mm,试用几何法确定A1和B1点的位置。题 16 图17、已知曲柄摇杆机构ABCD各杆杆长分别为AB=50mm,BC=220mm,CD=100mm,最小允许传动角min=60,试确定机架长度AD的尺寸范围。解:240.79mmLAD270mm 18、在铰链四杆机构ABCD中,已知LAB=30mm,LBC=75mm,LCD=50mm,且AB为原动件,AD为机架。试求该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时LAD的长度范围。解:55mmLAD75mm20、如图示一曲柄摇杆机构。已知AD=600mm,CD=500mm,摇杆摆角 60,摇杆左极限与AD夹角1

9、60,试确定曲柄和连杆长度。题 20 图解: LAB=198.5mm,LBC=755.5mm,21、如图为偏置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凸轮廓线为渐开线,渐开线的基圆半径r0=40mm,凸轮以=20rad/s逆时针旋转。试求:(1)在B点接触时推杆的速度VB;(2)推杆的运动规律(推程);(3)凸轮机构在B点接触时的压力角;(4)试分析该凸轮机构在推程开始时有无冲击?是哪种冲击?题 21 图解:1) 方向朝上 2)假设推杆与凸轮在A点接触时凸轮的转角为零,则推杆的运动规律为: 3)因导路方向与接触点的公法线重合,所以压力角=0 4)有冲击,是刚性冲击。22、题12图所示对心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

10、机构中,凸轮为一偏心圆,O为凸轮的几何中心,O1为凸轮的回转中心。直线AC与BD垂直,且230mm,试计算:(1)该凸轮机构中B、D两点的压力角;(2)该凸轮机构推杆的行程h。题 22 图解:(1) 由图可知,B、D两点的压力角为:23、如图13所示,已知一偏心圆盘R=40 mm,滚子半径rT=10 mm,LOA=90 mm,LAB=70 mm,转轴O到圆盘中心C的距离LOC=20 mm,圆盘逆时针方向回转。(1)标出凸轮机构在图示位置时的压力角,画出基圆,求基圆半径r0;(2)作出推杆由最下位置摆到图示位置时,推杆摆过的角度及相应的凸轮转角。题 23 图解:取尺寸比例尺作图,得1) 图示位置

11、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为=27.5,基圆半径r0=30mm;2) 推杆由最下位置摆到图示位置时所转过的角度为=17,相应的凸轮转角=90。24、如图所示为偏置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AFB、CD为圆弧,AD、BC为直线,A、B为直线与圆弧AFB的切点。已知e=8mm,r0=15mm,30mm,COD=30,试求:(1)推杆的升程h, 凸轮推程运动角为0,回程运动角0和远休止角02;(2)推杆推程最大压力角max的数值及出现的位置;(3)推杆回程最大压力角max的数值及出现的位置。题 24 图解:取尺寸比例尺作图,得:1) 3) 推杆的升程h=27mm, 凸轮推程运动角0=79 ,回程运动角0=44,远

12、休止角02=208 2) 4) 推程段最大压力角出现在D点,其值为max=443) 5) 回程段最大压力角出现在C点,其值为max=7125、已知偏置式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如图所示),试用图解法求出推杆的运动规律s曲线(要求清楚标明坐标(s-)与凸轮上详细对应点号位置,可不必写步骤)。 题 25 图解:作图过程略26、在如图所示的凸轮机构中,弧形表面的摆动推杆与凸轮在B点接触。当凸轮从图示位置逆时针转过90 后,试用图解法求出或标出:(1)推杆与凸轮的接触点;(2)推杆摆动的角度大小;(3)该位置处,凸轮机构的压力角。题 26 图解:用反转法求出该位置处,凸轮机构的压力角27、一对标准安装的

13、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已知:a=100mm,Z1=20,Z2=30,=20,da1=88mm。(1)试计算下列几何尺寸:齿轮的模数m;两轮的分度圆直径d1 ,d2;两轮的齿根圆直径df1 , df2 ;两轮的基圆直径db1 , db2;顶隙C。(2)若安装中心距增至a=102mm,试问:上述各值有无变化,如有应为多少?两轮的节圆半径r1 ,r2和啮合角为多少?解:(1)几何尺寸计算模数m: m=2a/(Z1+Z2)=2100/(20+30)mm=4mm齿根圆直径d1 ,d2: d1=mZ1=420mm=80mmd2=mZ2=430mm=120mm齿根圆直径df1 ,df2 :df1=d1-2hf=80-24(1+0.25)mm=70mmdf2=d2-2hf=120-24(1+0.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