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7777食品潜规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59868894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热讯7777食品潜规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质量热讯7777食品潜规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质量热讯7777食品潜规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质量热讯7777食品潜规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质量热讯7777食品潜规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热讯7777食品潜规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热讯7777食品潜规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食品行业还有多少“潜规则”需要拿出来晒晒潜规则:冷冻水产品包冰严重,大部分净含量不达标!潜规则:转基因食用油横行.潜规则:很多糖果生产企业的糖果色素超标;潜规则:大小酒楼自制的腌制肉制品,绝大部分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你去问那些厨师,有多少人知道限量标准?潜规则:盐焗鸡、卤水鸡,若表面颜色较黄,绝对是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日落黄。是到目前为止,大小酒楼的厨房和所有超市的自制熟食,根本没人管!潜规则:去企业现场的监督抽查,有多少是真正去仓库抽样的!质监(包括QS审核时)、商检,很多不过是做做样子,有些甚至是样子都懒得做。这样的结果有多少可信度?潜规则:QS审核已有一条完整的利益链。很多小公司都会请

2、咨询公司帮忙,这些所谓的咨询公司和咨询人员来头都不小,很多甚至就是QS审核部门的内部人员。在中国,所谓熟人好办事,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还有什么不能过的?潜规则:体系审核,包括QMS和HACCP,都已经成了形式。初次审核不过,就拿不到钱;复审不过,说明前面的审核有问题。以利益为导向的公司(认证公司也不例外),为了钱,还有什么原则可言!审核时选一些符合的证据,管他这些证据是真是假。开几项无关痛痒的不符合项。不过是为了应付上面的检查。真正出了事也有理由:审核采用抽样的形式,抽样就有风险。CQC都沦落了,其它的就更不要提了。潜规则:不要迷信所谓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别是农产品。用绿色原料生产的

3、产品就是绿色食品?这不过是绿办那帮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幌子!那些所谓的专家在办公室看看资料,去现场散散步,就能保证绿色食品的质量?也太小看劳动人民的智慧了吧!很多绿色农产品,直接是从外面买回来,不过是挑选、包装了下而已!潜规则:羊肉片、羊肉卷基本上都不是羊肉。潜规则: 面包过期了,更换一下包装就可继续卖了。生产日期也是提早的。潜规则:市面上的箱装火腿肠,特别是街边用来烧烤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残留量超标严重。潜规则:超市销售的产品,生产厂家提前打上所谓的生产日期,当消费者拿到产品的时候,产品就是昨天生产的,很“新鲜”呢。潜规则:计量器具的校准,只要企业拿钱,某些部门根本连校都不用校,甚至连仪器都不

4、用看,企业直接拿校准合格证就行了。有钱真是好事。最近炒热的“毒豆芽”,其实N年前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已经脱离“潜规则”成了明摆着的现象了。但这事该谁来管呢?涮羊肉价钱便宜的是一些鸭肉加上羊油制成。反季节蔬菜基本都是农残超标,只是大家不敢说而已!香油里有多少芝麻?添加了多少香油精看看我们走的路,还是很危险的。领导们光为了预算,盖办公楼,祸到临头不自知。重典应对食品恶性事故和官员、企业主道德沦丧(转自天涯) 说句实话,从这些年来连续发生的一连串重大恶性食品事件,公民们看到的是政府的不作为、乱作为,质疑的是政府的执政能力、领导及组织部门的考核、用人机制。公民们看到的是食品行政执法被强奸,沦为部门获

5、取利益的工具 ,质疑的是“法治政府”的信誉度和道德底线。公民们看到的是专业管理部门实行不科学的食品不良产品“召回制度”,对公众形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质疑的是行政执法者的业务素养和管理能力。公民们看到的是生命长期遭受严重威胁的惨烈现状和对公众生命的漠视,质疑的是各级官员的良知和社会责任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实际上目前部分官员、企业主,已经毫无社会责任,完全道德沦丧了。这些年来连续发生的一连串重大恶性食

6、品事件,只讲道德永远也不会让这些人梦醒的,只能重典以对。 一要修改有关法规,对发生重大食品事故地的官员追究刑事责任,不能只用行政免职或辞职来搪塞公众。 二要改现有检察院为刑事检察院,新设立执法检察院,对行政执法、公安执法、刑事检察院执法、法院执法等进行监督。 三要加大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力度,由人大进行进行公民申诉接待,运用质询权、议案权、罢免权对失职政府部门进行政务监督、执法监督和重大决策监督。 四要加大政府公开办事力度,并建立公民公益性诉讼制度,鼓励公民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五要建立针对政府工作人员营私舞弊、不作为、乱执法行为,针对违法生产食品、超市自制食品的监督举报制度。

7、实行受理、查处行为相分离,便于监督和考核。 六要明确食品药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管理部门、技术监督部门,不能组织成立所监管企业的各种协会组织。已经成立的各种协会,应转交工业、商务部门协调管理。 七要取消不良食品“召回制度”,对不良食品实行在发现地销毁制度由企业派人认定,并承担有关销毁费用及罚款。若需承担法律责任,由发现地进行公诉。 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其中第二十五条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进行了修订。将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修改为:“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

8、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的规定处罚。”该罪名在实际适用中,有几个问题需明确:一、“非食品原料”的认定在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犯罪构成中,“非食品原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理论界对“非食品原料”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非食品原料与食品原料是相对的,食品原料指粮食、油料、肉类、蛋类、糖类、薯类、蔬菜类、水果、水产品、饮品、奶类等可以制造食品的基础原料。此观点的作者认为,在食品制造领域,经常使用一些非食品原料,如食品添加剂、食品强化剂。此观点是基于上述第一种理解。

9、第二,非食品原料是指卫生部发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所列的品种以外的工业原料。此概念认为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属于食品原料。上述两种观点在处理大多数案件时不会出现麻烦。但在食品添加剂是否属于“非食品原料”的定性上,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掺入有毒、有害物质大多是以食品添加剂的形式掺入食品的。在我国,食品添加剂是受到卫生部严格管理的。食品添加剂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下列食品添加剂必须获得卫生部批准后方可生产经营或者使用:(一)未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中的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二)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中的品种需要扩大使用范围或使用量

10、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卫生部公告名单内的食品添加剂应当属于可食用原料。对于那些违反卫生法规,过量或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危害的,不属于“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用物质”的行为,只能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罪。二、罚金的数额刑法修正案(八)没有明确规定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罚金数额标准。这使得“并处罚金”的适用空间过大。食品安全法第九章法律责任中对食品安全违法行政处罚规定的最低罚款数额为2000元,对于违法经营的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为使行政执法与刑法适用有效衔接,体现行为的危害性与处罚的严厉性成正比,罚金的数额应当高于行政罚款,笔者认为,食品犯罪的罚金

11、数额也应明确最低数额,具体数额不应低于食品安全法规定的最低行政罚款标准,即2000元。此外,刑法修正案(八)取消了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罚金的最高限制。但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建立一定的“财产量刑表”以明确具体情形下罚金的幅度或数额,实现量刑的规范化。三、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刑法修正案(八)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规定了情节加重犯,即在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司法实践中,对其他严重情节的认定上,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主观方面的恶性大小,如是否为再犯、惯犯;(2)销售食品的种类,如生产、销售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或与婴儿相关的食品

12、,或者捐赠的救灾物资等;(3)危害社会的程度,如造成一定区域内人民群众恐慌,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国家形象等;(4)涉案数额和涉案产品多少。(作者系东丽区人民检察院预防科 科员)专业的查标准网站-工标网还有标准技术网标准下载网http:/ 这个网标准全,而且都免费,大家试下最易被商家“掺毒”的十五种食品1. 干辣椒 警惕:硫磺熏过,颜色不能太亮丽。 识别方法:硫磺熏过的干辣椒亮丽好看,没有斑点,正常的干辣椒颜色是有点暗的。用手摸,手如果变黄,是硫磺加工过的。仔细闻闻,硫磺加工过的多有硫磺气味。2. 海带警惕:化学品加工,特别绿的不能买。识别方法:海带肥肥的,颜色特别绿,还很光亮,很可能是用化学品加

13、工过的。一般海带的颜色是褐绿色,或是深褐绿色。正常情况下,新鲜海带通常经开水烫后,再晾干处理,颜色是灰绿色的。 3.蘑菇警惕:漂白粉泡过,雪白透亮中看不中吃。 识别方法:有的蘑菇雪白透亮,粒土未沾,价格还便宜,很可能用漂白粉泡过,中看不中吃。好的蘑菇生长在草灰里的,难免会沾上草灰。而且正常蘑菇摸上去,有点黏糊糊的,漂白过的蘑菇摸上去只是光滑,不会有腻腻的手感。 4.水发食品 警惕:甲醛泡发,一握就碎。 识别方法:常见的有水发蹄筋、水发海参、水发酸鱼等。不法之徒常利用甲醛或双氧水来加工水发食品。我国严禁以甲醛作为食品防腐剂食用。鉴别时,一是看,如果食品非常白,体积肥大,应避免购买和食用;二是闻,

14、甲醛泡发的食品会留有一些刺激性异味;三是摸,用甲醛泡发的食品手一握就很容易碎。 5.虾米 警惕:用氨处理,要选干爽不粘手的。 识别方法:有的商家在虾米发潮后,用氨加以处理,使其表面与一般虾米无异。所以挑选虾米一定要选干爽、不粘手、味道清香,细闻一下有没有刺鼻气味的。6.西瓜 警惕:激素催熟,子是白的。 识别方法:用了激素的西瓜瓜皮上的黄绿条纹不均匀,切开后瓜瓤特别鲜艳,但瓜子却是白色的,吃起来没有甜味。这种瓜易出现歪瓜畸果,如两头不对称、中间凹陷、头尾膨大等,表面有色斑或色差大。食用西瓜时,若发现口感不好,尤其是舌头有麻感时,应立即停止食用。7.枸杞 警惕:硫磺熏制,有酸苦味要警惕。 识别方法

15、:颜色特别鲜红的,光光亮亮的可能是“毒枸杞”,颜色略发暗,略带土色的是天然枸杞;“毒枸杞”摸上去有粘黏感,天然枸杞则相对干燥;另外,天然枸杞酸中带甜,而“毒枸杞”则有很重的酸苦味。 8.豆芽 警惕:化肥浸泡,不能选太粗壮的 识别方法:自然培育的豆芽,芽身挺直,芽根不软,有光泽且白嫩,稍细,无烂根、烂尖等现象;用化肥浸泡的豆芽色泽灰白,芽杆粗壮,根短、无根或少根,豆粒发蓝,如将豆芽折断,则断面有水分冒出,有的还残留有化肥的气味。9. 大米 警惕:工业产品白蜡油和矿物油抛光,鲜亮无比可能有毒。 识别方法:购买的大米鲜亮无比时,很可能大米是用矿物油抛光的。用少量热水浸泡这种大米时,手捻之有油腻感,严重者水面可浮有油斑。另外仔细看,因上油抛光米颜色通常是不均匀的,仔细观察会发现米粒有一点浅黄。10. 银耳警惕:硫磺熏制,并非颜色越白就越好。 识别方法:银耳的色泽并非越洁白品质越好。银耳经硫磺熏制可去掉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