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说课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59863359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夸父追日》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夸父追日》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夸父追日》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夸父追日》说课稿(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夸父追日说课稿夸父追日是一篇略读课文,又是一篇神话故事,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途中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拿到这样一篇文章。可以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根据我们的教研主题“注重积累,学会表达”,我应该教什么呢?如何让学生在一节课内语文能力有所提升,如何使我的课堂不是教课文,而是在教语文呢?我进行了深入思考,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能借助拼音读准“虞渊”“瀚海”等词,读通课文,理解意思。 2、在品读语言文字中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美妙。3、能抓住文章中的主要词语复述课文。为了有效落实目标,我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进行了一番选择。设计了两大教学环节:第一大块是学习课文语言,感受神奇。

2、第二大块是复述故事,再现神奇。这两大块的设计其实就是语言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入是学习者学习的蓝本,也是学习过程的起点,没有语言的输入,根本谈不上语言学习。而语言输出就是语言能力的运用和表现。具体细化就是今天课堂上展示出来的五个环节。具体我就不再重复。设计这几个环节,我是这样想:首先我力求使课堂上能有朗朗的读书声,回归语文的本色。努力体现中段略读课文的要求,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比如课堂上的自由读、默读、展示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技巧上运用夸张的虚声读出神奇。当读不好时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避免他们盲目的、无目地滥读,这样更好地落实学习目

3、标。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抓住文本关键句段,在多元解读中进行个性对话,感受神奇。主要抓住四个重点句子共同学习“ 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通过“像风似的”“一眨眼”感受跑的神奇;“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霎时间”、还没止住口渴“。体会夸父喝的神奇;“以及”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等句子去感受倒的神奇。这样从句到字词层层深入,细细品味语言,渗透着作者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显神奇,在这个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引导学生积累一些表示跑得快、声音响、时间短的词语,丰富了学生

4、的语言积累。整节课下来,同学们能较好地感受到“夸父追日”的神奇,从而落实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本节课又一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复述课文,这个环节的安排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机会,从而使学生获得言语能力。为了降低难度我给学生提供重点词语,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抓住重点词语是复述课文的重要的方法。中年级正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大的困难,只有把握住了课文的内容,深刻理解课文,才能达到精练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目的。所以我把概括主要内容安排在最后环节。让学生在复述的基础上,概括成一两句话,而学生接触的这类神话故事题目以人物加事件的形式出现的比较多,因此最后课文进行浓缩就是课题,其实是在渗透看课题概括的方法。以上是我在设计本课时的一些想法,想法是美好的,但实际操作下来又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希望在座的各位多提宝贵意见,以便我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扬长避短,寻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