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59833332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双荣一、小学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管理者,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管理。当前,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常规管理问题中突出表现的学生诸多不良行为习惯的存在,正日益成为令学校管理者尤其是班主任头疼的问题。可以看出,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些:班级管理不公平、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专制化管理、班级管理理论不科学、忽略学生情感、心理的发展等问题。(一)班级管理中存在着不公平1. 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 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交际能力、心理状况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班级中部分学生占据优势位置,部分学生处于不利地

2、位。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着重视处境优势的学生,忽视处境不利的学生,这样最终导致出现两极分化的局面。2. 歧视“差生”。一个“好学生”犯了一个错误不会受到班主任的太大排斥,而一个“差生”犯了同样的错误,班主任则往往会“从重处理”。教育中的许多偏见和失败,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班主任应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尤其对学习成绩差,行为落后的“差生”,更要透过表象,寻求原因,把握特性,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二)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专制化管理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记住你管教的对象应该是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需要别人来管理的人。”我国当代教育家魏书生也说过:“班级管理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现在的小学

3、生见多识广,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其自主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班主任应结合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实施民主管理,让学生找到发展自己的舞台,从而使班级管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的心理意识中,老师的话就是命令,特别是班主任的话就是命令。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事例,有些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却很听班主任的话。还有的学生甚至父母家长都不怕,惟独只怕自己的班主任老师,而这些老师则喜欢学生听命于自己,对不服从者动辄发怒。他们的话就是指示、命令、强制或者批评,威吓和谩骂。让他们跟着自己的思路走,管理与支配学生的一切行为,不由自主地压抑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发挥。(三)班级管理理论不科学 班级管

4、理理论是指导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理论基础。班级管理者需要掌握的理论涉及范围也很广,其中与班级管理密切联系的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以及这些学科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如教育社会学、管理心理学等。当前,小学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缺乏理论的指导,班级管理者掌握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仍停留在传统的师徒经验传递的水平上。由于班主任的工作过度繁忙,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使班主任老师无暇学习教育理论;在“应试教育”思想体制的影响下,班主任作为班级学科的任课教师忙于提高学生的成绩,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使班主任老师没有精力再学习管理知识。(三)忽略学生情感和心理发展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5、,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关注。现在绝大多数小学生从未经受过艰苦生活的磨练,对学习、考试、人际交往、家庭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心理上准备不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二、小学班级管理对策(一)、追求教育公平,实现学生人格的平等。蔡元培认为“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这一思想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很有借鉴性。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作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家庭教养等各自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

6、不同的生活、家庭、学习背景,导致学生的发展水平不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对处于优势的学生更加重视,而忽视了本就处于弱势的群体,甚至歧视他们。(二)、班级管理拒绝专制,提倡民主管理现实中班级管理多以班主任为中心,忽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魏书生老师就曾说:“坚信,坚定的相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我们看学生是我们的助手,不管多后进,多不听话的学生,他的内心深处都有向真、向善、向美、积极乐观、向上学习、爱劳动的一面。当老师的要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能力,让他们也参加班级管理,让他们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引导者

7、和策划者,而不是强制决策推行者。应该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班级管理中应克服强迫命令形式,不能动不动就“叫家长来”、“到办公室去”或以此相威胁,这样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三)、加强班主任的管理理论学习班主任管理理论匮乏导致在班级管理中出现了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对班主任的管理理论的培训,让老师意识到管理理论的重要性,等他们尝到管理理论的甜头后,就会自觉的学习管理理论,以提高工作效率。学校的管理者也应该适当减轻班主任的工作量,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管理理论,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班级管理。(四)、与家长合作,关注学生情感和心理发展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

8、个环境,他们与学生之间有着特有的亲情、血缘关系,具有长期性、感染性等。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的全面负责人,应合理地融合家长与学生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逐渐完善班级管理工作,进而确保学生心理和情感的健康发展。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为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提供条件。 人们常说:“教师是学生的第二位母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严格管理学生,更要用心去关爱学生。爱本身就是一种动力,教师必须用母亲般的心灵去爱护、管理、教育每一位学生,只有当这种爱在学生心中升华,化为积极进取、好学上进、克服困难的内驱力时,学生各方面才能有进步,教师的班级管理才能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